
1. 目的
本程序的目的是确保检验科使用的仪器设备能够准确可靠地进行测量、检验和校准工作,以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检验科使用的所有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温度计、测量器、计时器等。
3. 执行者
仪器设备校准应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检验科技术人员负责执行。
4. 校准频率
校准频率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重要性和特性进行制定。一般推荐每隔六个月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一次,但具体校准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校准程序
5.1 准备工作
在进行校准之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保校准所需的标准设备和工具齐备;
-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 清洁仪器设备以消除杂质影响。
5.2 校准步骤
实施校准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根据仪器设备的说明书和校准标准,设置校准参数;
2. 将标准设备与待校准设备连接,并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3. 将标准值输入待校准设备,并记录显示结果;
4. 比较待校准设备的显示结果与标准值,记录偏差;
5. 若偏差超出预定范围,则进行调整或维修;
6.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待校准设备的显示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5.3 校准记录
每次进行校准时,应记录以下信息:
- 校准日期和时间;
- 校准技术人员姓名;
- 校准设备的型号、编号和所在位置;
- 标准设备的型号、编号和校准结果;
- 待校准设备的型号、编号和校准结果;
- 任何偏差调整或维修的详细信息。
5.4 校准证明
校准完成后,应签署校准证明,包括校准日期、技术人员签名和校准结果。校准证明应保存在相应仪器设备的档案中。
6. 监督和评估
检验科负责人应定期监督校准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对校准结果进行评估。如发现问题或偏差超出容许范围,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调整。
7. 文件控制
本程序的负责人应确保该程序的最新版本存档,并在必要时对其进行修订。
8. 引用文件
- 仪器设备说明书;
- 校准标准文件;
- 技术人员培训记录。
以上是检验科仪器设备校准程序的相关内容,执行人应严格按照程序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