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14:56
文档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18分,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葫芦(hú)狭小(xiá)热衷(zhōng)呵叱(chì)B、模样(mú)顽固(wán)引吭高歌(háng)隐瞒(mán)C、纵使(zòng)跃进(yuè)吮吸(shǔn)塑料(sù)D、不妨(fáng)深邃(suì)供应(gòng)弥天大谎(m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C.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D.株连珠联璧合
推荐度:
导读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18分,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葫芦(hú)狭小(xiá)热衷(zhōng)呵叱(chì)B、模样(mú)顽固(wán)引吭高歌(háng)隐瞒(mán)C、纵使(zòng)跃进(yuè)吮吸(shǔn)塑料(sù)D、不妨(fáng)深邃(suì)供应(gòng)弥天大谎(m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C.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D.株连珠联璧合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一、18分,每题3分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葫芦(hú)   狭小(xiá)   热衷 (zhōng)     呵叱(chì)

B、模样(mú)   顽固 (wán)  引吭高歌(háng)  隐瞒(mán)

C、纵使(zòng) 跃进(yuè)    吮吸(shǔn)     塑料(sù)

D、不妨(fáng) 深邃(suì)     供应(gòng)     弥天大谎(mĭ)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    B. 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

C. 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    D. 株连 珠联璧合 大意 微言大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胸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新年来临之际,在北京上大学的姐姐和在遥远边关的我_______向远在四川的妈妈送去了衷心的祝福。

2今年铁路运输提速,邀请代表参加了听政会,重大事件的信息公开化,________了人民的知情权,这已成为当今人民生活的常态。

3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__。

A.一齐  保证  释怀  B.一齐  保障  忘怀

C.一起  保证  忘怀  D.一起  保障  释怀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1300多年后,废科举,兴学校,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方的教育体系登堂入室,私塾成为布满历史尘埃的老朽,而科学成了新宠。

B.为防止有毒豆制品再次流入市场,有关部门迅速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查封加工窝点,堵住了生产的源头。

C.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

D.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们普遍担心,忽视对青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导致北大一研究生跳楼自杀的主要原因。

B.有的同学认为,反正老师要讲,课前预习是多余的,有些则认为,反正有些内容看不懂,预习等于“瞎子点灯白费蜡”……往往这些看法是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C.在数千名巴勒斯坦安全人员和数万名以色列武装人员的严阵以待之下,犹太居民从8月15日开始撤出加沙地带,从而使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边界再次发生严重的变化。

D.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之一是扩大了词的内容,并且为词的发展成为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

6、下列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者。他在小说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

B、“意识流”是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中,特别是小说和电影中广为应用的写作技巧。意识流小说艺术上的共同特征是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C、《半张纸》通过截取生活中的横截面,来表达对人生无常、幸福易逝的感叹。

D、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

二、 阅读题(共35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8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磨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时候,教员夹着一只书包来访问他的父亲,父亲恰巧不在家。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训斥了一顿之后,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清兵卫的母亲却哭了起来,唠唠叨叨发了许多没意味的怨言。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7、选文写清兵卫上课偷偷在桌子底下磨擦葫芦有何用意?(3分)

                                                                                                                                       

                                                                      

8、“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这句话写出清兵卫什么心态?(3分)

                                                                    

                                                                    

9、清兵卫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共8分)

古时候地面上就只有一族人,他们周围三面都是走不完的浓密的森林,第四面便是草原。这是一些快乐的、勇敢的、强壮的人。可是有一回困难的时期到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了一些别的种族,把他们赶到林子的深处去了。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缠结在一块儿,遮盖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然而要是太阳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这个时候妻子、小孩们伤心痛哭,父亲们静默沉思,他们让悲哀压倒了。他们明白他们要想活命,就得走出这个林子,这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往后退,可是那边有又强又狠的敌人;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纠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粘泥里。这些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夜晚人们燃起营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然而他们原是习惯了草原的广阔天地的人。更可怕的时候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然而他们究竟是些强壮的人,他们还能跟那班曾经战胜过他们的人拼死地打一仗,不过他们是不能战死的,因为他们有应当保存的传统,要是他们给人杀死了,他们的传统也就跟他们一块儿消灭了。所以他们在长夜里,在树林的低沉的喧响下面,泥沼的有毒的恶臭中间,坐着想来想去……他们已经准备到敌人那儿去,把他们的自由献给敌人;大家都给死亡吓坏了,已经没有一个人害怕奴隶的生活了……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丹柯,他一个人把大家全搭救了。

10.选文开头所描写的族人生活环境有何特点?作者这样描写的用意是什么?(3分)

                                                                                                                                          

11、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请简要分析下面文段内容的悲剧意味。(3分)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拿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2分)

A.小说沿用了讲故事中最为传统的第三人称叙述口吻,讲述的故事有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感。

B.小说情节发展一波三折,主人公丹柯与族人的对比贯穿始终,最后的结果是正义战胜了。

C.作家歌颂的不是愤世嫉俗的个人主义英雄,而是以自己燃烧着的心为人们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

D.作者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浪漫主义色彩非常明显,但小说中对险恶环境描写的夸张、铺饰却是现实主义的。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共9分)

谁能让我忘记

侯德云

说起来,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怎么忘得了呢?

高考结束了,我闲在家里,苦苦地等待。我在等待大学的录取通知。哪个大学无所谓,只要肯录取我,它就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我很焦急。比焦急更让人闹心的,是无聊。那可真叫无聊。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心里有事嘛。

现在我才知道,无聊,其实是人生的一种痛。

那个命根子一样的录取通知终于来了。

我让自己的心情很尽兴地激动了一会儿,才慢慢打开那封金光闪闪的来信。

信上没多少字。很严肃,公事公办的态度。

我把信上的字,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又一个一个地数了一遍。周围没人。陪伴我的,是偶尔的几声鸟叫,几声蝉鸣,还有一株小白酒草,两株苍耳。

我心里悬着的石头落地了。我踏实了,舒服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我是早晨点钟的太阳了。我将光芒万丈悬挂在刘家庄的上空了。

我没有急着回家。没有。我知道,我的父母也都在烟熏火燎地盼着这个好消息。我的想法是,反正他们已经盼了很久,再多盼一会儿也没关系。

我走到村外,去看望那棵老槐树。我在老槐树下站了很久,默默地流泪。看见老槐树,我的泪水就止不住了。

我听见了自己在老槐树下读书的声音。往日的声音。它们没有走远。它们有着露珠一样的鲜活和清亮。

我不是看望老槐树。我是看望我自己。往日的自己。

好消息传到家里,家里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爹放下饭碗,怔怔地看着他的儿子。那不是一般的看,是发了狠的。是用目光在拧。

爹的目光把我的脸拧红了。爹自己的脸也红了,红烧肉一样闪着油光。他忘记了午睡的习惯,背着手,身子一挺一挺地出了家门。

妈也放下了饭碗。她坐在炕沿上,一会儿撩起衣襟擦擦眼,一会儿又撩起衣襟擦擦眼。她说:“我的沙眼病又犯了。”

爹把他的唾沫星子喷遍了刘家庄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又兴高采烈地接受着每一个角落里喷向他的唾沫星子。爹的得意忘形,让我觉得有点不自在。

也不能全怪爹。刘家庄到地球上定居了上百年,什么时候长出过大学生?

好在,两天以后,爹就清醒过来了。

爹频频地到集市上卖西瓜。爹看西瓜的眼神很慈祥,很博爱,也很无耻。那是他儿子的路费、学费和生活费,不好好看看,行么?

我跟着爹,到集市上去卖过一次西瓜。仅仅一次,我再也不想去了。

那天很热,热得很不要脸。我的手指甲都冒汗了。集市上的人,却很少有来买西瓜的,好像吃了西瓜就会着凉似的。太可恨了。

我脸上的沮丧像汗水一样欢快地流淌着。爹看见了。他皱了皱眉头,弯下腰,从筐里挑出一只最小的西瓜,一拳砸开,递给我。

我说:“爹,你也吃。”

爹说:“我不吃。我吃这东西拉肚子。你吃你吃。叫你吃你就吃,哈。”

西瓜有点生。不甜,有一股尿臊味。我吃得很潦草,匆匆忙忙就打发了。扔掉的瓜皮上带着厚薄不均的一层浅粉色的瓜瓤。

爹狠狠地扎了我一眼,走过去,将瓜皮一块一块捡起来。他用手指头弹弹瓜皮上的沙土,又轮流把他们压到嘴巴上,像刨子一样刨那些残留的瓜瓤。

我的眼圈红了。

那些日子,妈换了一个人似的。她很少说话。她喜欢盯着鸡屁股看。不光看,还经常去抠。抠得一丝不苟。好像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大学,而是鸡屁股。

爹说:“别理她,你妈跟鸡屁股有仇。”

妈的确跟鸡屁股有仇。那一天,她又去抠芦花鸡的屁股。按她的说法,这个挨千刀的货,屁股里夹了一只蛋,两天了,还没生下来。是锈住了么?妈很生气。她把自己的手指头变成了挖掘机,在芦花鸡的屁股上开工了。她成功地从芦花鸡的屁股里挖出了一泡黄水和几小片鸡蛋皮。

我走出家门的那一天,可怜的芦花鸡死掉了。

公共汽车开出很远了。我回过头。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

13.作者等录取通知书时的心情和得知录取后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几个词来概括。(2分)

                                                                    

14.最后一段划线句”我没有看见爹妈。也没有看见刘家庄。我看见的,只是几块西瓜皮和一只死去的芦花鸡”应如何理解?(2分)

                                                                    

                                                                    

15.通过“我”考入大学后爸妈的准备工作可以看出爸妈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6.对于“我”考入大学,文章对父母态度的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的?有何表现效果?(3分)

                                                                    

                                                                    

(四)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共10分)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碑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旧唐书•孟浩然传》)

17.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振:赈济

B.年四十,乃游京师           游:旅游

C.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     匿:藏匿

D.君与韩公有期               期:约定

1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尝于太学赋诗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维以实对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C.朕闻其人而未见也       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

D.欲荐诸朝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1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评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孟浩然以诗而名,赋诗时,曾令所有在座的人惊叹,无人敢与其抵抗。

B.“不才明主弃”既有谦,又有敬,谦敬非常得当,“明主”此处指“玄宗”。

C.符载请求新到任的节度使,应克服困难,为孟浩然修补破损了的墓碑。

D.樊泽听从了符载的劝告,在凤林山南重新为孟浩然刻了墓碑。

20.翻译文段中画线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译文:                                                        

(2)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

    译文:                                                         

三、填空(3分)

21、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文学创作异彩纷呈,有些生活哲理和思想情感穿越时空而经久不衰,如 “生与死”、 “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等,会反复出现在小说的主题中。这些反复在小说中出现的人类精神现象和基本行为,通常被称为“母题”。

根据你的阅读,写出下面母题的相关作品各两个以上(本试卷上出现的作品不算)。

(1)爱情:《                  》、《                        》

(2)战争:《                  》、《                        》

不同的作家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和个性的艺术手法清晰或隐晦地表现对母题的阐述与发挥,从而出现同一母题下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根据你的阅读,写出下面不同作品的母题。

(3)《丹柯》、《老人与海》、《西游记》、《水浒传》:                   

(4)《雪山飞狐》(金庸)、《哈姆雷特》、《铸剑》(鲁迅《故事新编》)、《俄底浦斯王》(古希腊悲剧):          

四、语言运用(4分)

22.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位古代诗人的名句,仿写句子。要求结构一致。

生活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陶渊明说,生活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恬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书本……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为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答卷纸

一、选择题(共18分)

123456
二、阅读题(共35分)

(一)7、                                                     

                                                                                               

8、                                                               

                                                                

9、                                                                 

(二)10 、                                                                 

                                                                 

 11                                                                 

                                                                 

12、(   )

(三)13                                                                 

                                                                 

14                                                                 

                                                                 

15                                                                 

                                                                 

16                                                                 

                                                                 

(四)17、(   ) 18、(   ) 19、(   ) 

20、(1)                                                              

(2)                                                              

三、填空(3分)

21、(1)                     、                                   

 (2)                      、                               

(3)                         (4)                                                                                                

四、语言应用(4分)

22、                                                                 

                                                                     

五、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书本……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为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参

一、1、D   2、C  3.B  4、B 5.C(A用词不当,“担心”改为“认为”。B语序不当,“往往”应放在“这些看法”之后。D词语搭配不当,“扩大”应为“拓宽”或“丰富”)   6、D

二、阅读题

7、对这个葫芦痴迷到上课也不离手的程度,证明此葫芦不同寻常,为下文被卖六百块埋下伏笔,也暗示了清兵卫独到的审美力。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清兵卫上课不守纪律。

8、既生动地表现了他惊愕、害怕的心理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又强调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大

9、自以为是、粗暴、不理解不支持孩子的家长

10.封闭、阴暗、恶臭、无法生存的特点。(1分)揭示族人“要想活命就得走出这个林子“的进退两难的可怕的生存现状。以此衬托出丹柯的勇敢、乐观、具有号召力的人物性格。(2分)

11、为人物形象增添悲剧色彩,从而使英雄形象显得更加丰厚而饱满,增添小说感人的艺术力量。  12、BD

13. 焦急  无聊(前)(1分)  踏实   忘乎所以(后)(1分)

14. 父亲朴实节俭的品格和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与心切深深打动了作者,牢牢地印在心里。

15. 爹:望子成龙,儿子考上大学后欣喜若狂。保持劳动人民节俭的传统美德,为准备儿子的上学费用无私奉献。对儿子的浪费习惯表示不满。

妈:对儿子的生活体贴又细致,爱子心切,盼望孩子有好前途而又舍不得孩子离开。

16. 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父亲卖瓜和母亲盼母鸡下蛋这一小细节。以小见大,真实可信。

17.B(意为“游学”);18.D(均是兼词;A项分别是介词“在”“到”;B项分别是“拿、用”“因为”;C项分别是“却”“并”)19.A(“无人敢与其抵抗”理解不正确)

20.(1)你不曾经求过为官,我也未尝放弃你,为什么诬陷我(弃“不才”)?

(2)上一任节度使打算为他改建一座大墓,全州的搢绅,听到消息都很兴奋。

(注意(1)中的“奈何”结构,(2)中的“更”“搢绅”等词语)

三、填空

21、(1)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2)战争:《三国演义》、《伊利亚特》(3)英雄(4)复仇

文档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007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18分,每题3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葫芦(hú)狭小(xiá)热衷(zhōng)呵叱(chì)B、模样(mú)顽固(wán)引吭高歌(háng)隐瞒(mán)C、纵使(zòng)跃进(yuè)吮吸(shǔn)塑料(sù)D、不妨(fáng)深邃(suì)供应(gòng)弥天大谎(mĭ)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C.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D.株连珠联璧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