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 课题(项目) | 7.2 甘肃省基本概况与主要文旅资源 | 授课时间 | 2020-2021学年第2学期 | ||
| 周次 | 1 周 2 次 | 授课地点 | D406 | ||
| 班级 | 2020旅游管理 3.启发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展示、讨论、点评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行为、思想、观念不当的地方,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启发,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 4.合作讨论法。通过 | 授课教师 | |||
| 教学资源 | 课件、微课、学习通APP、微信等。 | ||||
| 教学内容 | 本章主要介绍了华北各省市自治区基本概况和主要文旅资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地理、历史、人口、区划、交通、旅游资源、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特产美食,以及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等。 | ||||
| 教学目标 | |||||
| 知识目标 | 了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历史、地理、气候、人口、区划、交通等概况; 熟悉这五个省(区、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产地景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遗产项目,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区;汉族及主要少数民族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掌握各地有代表性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国内知名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2020新增) | ||||
| 教学重难点 | |||||
| 教学重点 | 国家 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区;汉族及主要少数民族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 ||||
| 教学难点 | 代表性的饮食特点、主要美食和风物特产;国内知名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特色产业。( | ||||
| 教法学法 | |||||
| 教法 | 1.问题教学法 :教师设置思考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度。 3.“启发引导”教学方法 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在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4.“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5.理论讲授法 | ||||
| 学法 | 1.小组探究法:通过组内讨论学习,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超星泛雅平台自主学习微课、完成课前测试等,为课堂学习储备知识。 | ||||
| 教学过程 | |||||
| 教学过程 | 活动类型 | 活动描述 | |||
课前 导入 学习 (10分钟) | 教 学 活 动 | 1.通过学习通APP考勤。 2.点评上次课程的课后小测和历年真题中错误率高的题目。 3.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 |||
| 学 生 活 动 | 1.登录学习通APP进行签到。 2.通过学习通APP完成课前小测。 3.反思不足。 根据自己课前测试的错误,反思自己课前学习的不足,重新思考测试错误问题的答案,回答教师提问。 | ||||
| 新 课 教 学 (70 分钟)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1:地理与气候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陇”。省会兰州。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千米,南北宽530千米,最窄处仅25千米。 地貌形态复杂,大致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以北地带六大地形区域。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性(千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侯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在40~750毫米,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2:历史沿革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商周之际,周秦部族先后在今甘肃东部崛起并向东发展,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至昭帝间陆续设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安定、武都、金城诸郡,丝绸之路的开通为甘肃带来了繁荣昌盛。隋唐时期,甘肃成为我国联系西域各国和欧洲的重要通道,武威、张掖、敦煌成为经济文化繁荣的国际性贸易城市,整个河陇地区农桑繁盛、士民殷富,《资治通鉴》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记载。至元年间,全国创设省制,甘肃正式设省。至清朝乾隆年间,甘肃辖区除今省境外,尚辖西宁府、宁夏府及东境一部分。清光绪十年(1884年),建省。1929年分置宁夏、青海省,其行政区域大体与今相同。海路开通后,随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特别是由于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变化,甘肃渐渐成为荒僻之地。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3:区划与人口 甘肃共有12个地级市,兰州、天水、嘉峪关、武威、金昌、酒泉、张掖、庆阳、平凉、白银、定西、陇南,2个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所辖17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58个县、7个自治县。 甘肃省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7.43万。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4:交通与资源 甘肃省初步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民航、普通国省干线、内河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铁路方面,甘肃省是中国铁路东西大动脉的重要地段,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会于省会兰州,随着中欧班列、中亚班列相继开通运行,兰州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铁路网覆盖12个市州。公路方面,实现所有市州驻地以高速公路贯通、所有县市区驻地以二级及以上公路贯通,所有乡镇以沥青(水泥)路贯通。 航空交通方面,甘肃目前建好的民用机场有9个,即兰州中川机场、嘉峪关机场、敦煌机场、天水机场、庆阳机场、酒泉机场、金昌金川机场、夏河机场、张掖机场;已开通兰州至迪拜、圣彼得堡、中国等国际(地区)航线,以及甘肃省至国内大中城市航线,航空运营市场初具规模。内河航运方面,以黄河航道为主。 甘肃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在已查明的矿产中,甘肃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有镍、钴、铂族金属等10种。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农林方面,甘肃省森林覆盖率仅为11.28%;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占全省粮食作物的50%以上;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果树资源丰富, 有109个品种。甘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其中野生药材达951种,如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野生动物有650多种。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被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5:旅游资源 甘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沙漠戈壁、名刹古堡、草原绿洲、佛教圣地、冰川雪山、红色胜迹和民族风情等独特景观。 截至2019年7月,甘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项: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丝绸之路(甘肃 段)。 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5家:嘉峪关、崆峒山、麦积山、鸣沙山一月牙泉、张掖市七彩丹霞景区。 甘肃花儿、甘南藏戏(部分)被列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2处。 截至2016年1月,有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5处:甘南州当周草原、兰州市兴隆山、平凉市崆峒山、酒泉市鸣沙山月牙泉、甘南州黄河首曲。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麦积山、崆峒山、鸣沙山一月牙泉。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座:张掖、敦煌、武威、天水。 国家地质公园9处:敦煌雅丹、刘家峡恐龙、景泰黄河石林、平凉崆峒山、和政古生物化石、天水麦积山、张掖丹霞、宕昌官鹅沟、临潭冶力关 甘肃是秦、汉、明三代修筑长城的起点,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总计超过3600千米,占全国现存总量的60%以上,沿线遗存遗迹十分丰富。在河西走廊,“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长城第一墩”、阳关、玉门关、汉长城等古长城遗存,都已成为游人凭吊历史的旅游名胜。 甘肃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这里不仅是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还是中国西部最早红色政权的诞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红色历史,贯穿了整个中国红色事业和事业,同时也给甘肃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遗址。红军会师纪念地会宁、陕甘边区苏维埃旧址、腊子口战役纪念地、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哈达铺会议纪念地、“岷州会议”纪念馆、榜罗镇遗址、八路军办事处旧址8个景区被纳入了全国重点打造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目录。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化和各类生产要素及商品交换的重要通道,是华夏文明形成的重要源头,文化资源遗存多元而丰富。丝绸之路的甘肃段是新旧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马厂文化类型的典型区域,是中国出土彩陶规模最大、类型最全和价值最高的地区。“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象征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就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的东汉墓,1983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并一直沿用至今。 甘肃拥有丝绸之路中国段的精华区段。绸之路,可以欣赏天水麦积山石窟、伏羲庙。天水伏羲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是历代官方祭祀伏羲的重要地方,游览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兰州,在兰州的“百里黄河风情旅游线”可以看到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的提灌工具—黄河水车、全国黄河雕塑艺术品中最具艺术价值的黄河母亲雕像,以及黄河沿岸古老的摆渡工具—羊皮筏子,领略武威气势恢宏的雷台汉墓、“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举世无双的西夏碑和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白塔寺,观赏张掖世界最大的室内卧佛大佛寺、河西走廊富饶的绿洲、牧马人的乐园山丹马场和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马蹄寺景区,走近“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以及鸣沙山一月牙泉、玉门关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还可以体验戈壁沙漠、雪峰冰川等独特的自然风 光,去酒泉东风航天城一探究竟。 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奇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甘肃旅游的又特色。藏回风情草原风光旅游线,经临夏回族自治州,到达被称为“九色香巴拉”天堂之地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沿途可以欣赏临夏浓郁的穆斯林风情、风格各异的清真寺、永靖炳灵寺石窟、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临夏永 靖黄河三峡、甘南玛曲黄河首曲、中国魅力名镇甘南碌曲郎木寺镇。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2020年真题·单选】甘肃的佛教石窟艺术非常发达,其中被誉为中国“石窟鼻祖”的是( )。 A.瓜州榆林窟 B.武威天梯山石窟 C.天水麦积山石窟 D.敦煌莫高窟 1.【2017年真题·单选】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于( )的东汉古墓中。 A.青海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2.【2018年真题·单选】甘肃省武威市擂台东汉墓岀土的青铜器“马踏飞燕”于( )被原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 A.1983年 B.1985年 C.1987年 D.19年 3.【2018年真题·单选】中国历史上秦、汉、明三代修筑的长城,都以( )为起点。 A.维吾尔自治区 B.青海省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甘肃省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6:文化艺术 甘肃文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得到大力发展,1949年9月12日成立了兰州文协(筹),1950年6月又成立了甘肃文联(筹),随即创办了甘肃第一个文学刊物《甘肃文学》,1958年7月,著名诗人李季、闻捷来甘肃 落户,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成立。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远方青年》,歌剧《红鹰》《向阳川》,陇剧《枫洛池》等戏剧文学,文学刊物《飞天》《驼铃》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 甘肃是我国戏剧大省。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为代表的文艺精品,已经成为外界认知甘肃的标志之一。陇剧《枫洛池》作为我国经典戏剧曲目入选《当代中国戏曲百部曲》。以“花儿”的格律为基调创立的花儿 剧,是一种全新的地方性少数民族剧种。2017年甘肃地方戏曲普查显示,甘肃省现存地方戏曲剧种共13个,其中本土剧种10个: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戏、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外来剧种3个:眉户、京剧、豫剧。 甘肃的佛窟艺术精美绝伦。中国四大石窟,甘肃有两个,即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壁画作为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50000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题材类型有佛像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故事画、山水画等,这些绘画内容除装饰图案而外,一般有情节的壁画,特别是经变画和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现实社会生活,如:统治阶级的出行、宴会、审讯、游猎、剃度、礼佛等;劳动人民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冶铁、屠宰、炊事、营建、行乞等;还有嫁娶、上学、练武、歌舞百戏、商旅往来、少数民族、外国使者等各种社会活动,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是珍贵的历史文献。天水麦积山石窟,彩绘泥塑精美绝伦,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甘肃境内的大量佛教窟龛,自河西向陇东,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上,把当时甘肃境内佛教文化的辉煌,表现得淋漓尽致。据统计,甘肃境内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有70多处,除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外,著名石窟还有:保存有国内最早墨书纪年题记的永靖炳林寺石窟寺,开创于隋唐之前被誉为“莫高窟姊妹窟”的瓜州榆林窟,寺中有国内仅有的大型浮雕飞天的肃南马蹄寺石窟,有些壁画内容可弥 补敦煌莫高窟之不足的祁丰文殊寺石窟,创建于十六国北凉王沮渠蒙逊时被 誉为“中国石窟鼻祖”的武威天梯山石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摩崖浮雕拉梢寺摩崖浮雕大佛的武山水帘洞石窟,以及始建于北魏的甘谷大像山石窟和庄浪云崖寺石窟等。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7:民族与宗教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少数民族中,人口在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等16个民族,此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成分。东乡、裕固、保安为3个甘肃特有少数民族。各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民俗风情浓郁,在饮食、服饰、婚丧、节日庆典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如藏族的香浪节、浴佛节,回族花儿会,裕固族婚礼,陇东香包节等。 甘肃现有四种宗教:教、佛教、教、道教。其中教和藏传佛教信仰的人口较多。信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东乡族、撤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圊族。教、道教在各民族中都有信仰,但人数不多。著名的佛教寺庙有夏河拉卜楞寺,是世界最大的藏学学府、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泾川大云寺,历史上是武则天敕令珍藏《大云经》的皇家寺院,曾出土国宝级文物佛祖舍利和金棺银椁;张掖大佛寺,因寺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涅槃像而得名,素称“塞上名刹,佛国胜境”;山丹大佛寺,内设释迦牟尼讲经说法泥塑坐像一尊,高35米,为世界室内坐佛之最;武威白塔寺,是元代忽必烈时期(1260~1295年)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萨班)与蒙元代表、西路军统帅阔端举行“凉州会谈的地方,这一历史性的会谈决定了正式成为中国元朝直接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标志着从此纳入了中国版图;碌曲县郎木寺,素有东方“小瑞士”和香巴拉“小江南”的美誉,是安多地区闻名遐迩的大寺院之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8:民俗风情 甘肃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特色鲜明。其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兰州市的太平鼓、兰州鼓子、苦水高高跷、兰州羊皮筏子、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的松鸣岩花儿会、临夏砖雕、保安腰刀锻制、东乡擀毡技艺;庆阳市的道情皮影戏、香包刺绣;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德尔”、藏族民歌、史诗《格萨尔王传》演唱、舟曲多地舞、卓尼巴郎鼓舞;定西市岷县二郎山的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天水市的伏羲祭典、清水道教音乐、武山旋鼓舞、秦安小曲;河西走廊各市、县的河西宝卷、夜光杯雕、凉州贤孝、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敦煌曲子戏、永昌万字灯会;陇南市西和县与礼县的七夕节(当地人叫“巧娘娘节”)、武都高山戏、文县傩舞“池哥昼”;平凉市泾川县的西王母信仰习俗、庄浪县抬阁等。这些民俗文化或以民族地方特色浓郁见长,或以古老风俗本真性的存留而凸显其价值,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甘肃3个特有少数民族中,东乡和保安族的服饰特点、饮食习俗、礼俗与回族基本相似,信仰教,房屋建筑装饰,室内家具、杯、盘、壶、罐、刀具等生活日用器皿和服饰上的图案花纹大都以各种草木花卉和山水等自然景物为主,朴拙典雅,美观大方。保安族还有不得骑越镰刀、斧子、绳索等生产工具的禁忌。裕固族是回鹘人的后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流行信仰“点格尔汗”(意即“天可汗”)的原始崇拜,部分信仰藏传佛教,凡遇疾病及婚丧大事,皆要请喇嘛念经;未婚女子有戴头面的习俗,流行一种“帐房戴头婚”的婚俗;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裕固族崇尚骑马和射 箭;奶和茶在裕固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民间有一日三茶 一饭或两茶一饭的习惯。禁食马、驴、骡、驼、狗、鱼、鸡、大雁等尖嘴、 圆蹄动物;穿红衣、骑红马者不得进入帐房;到别人家做客,忌带支、弹 药、牧鞭、生肉进屋;客人用餐时,忌来回走动。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 教 学 活 动 |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9:特产与美食 甘肃盛产各种瓜果,陇上“八梨”(冬果梨、软儿梨、酥木梨、八盘梨、猪头梨、长把梨、齐梨、苹果梨)、黄河蜜、麻皮醉瓜、白兰瓜、礼县苹果、静宁苹果、大接杏、李广杏(又名油杏,因飞将军李广而得名)、迟水桃、临泽枣等驰名中外。 甘肃是药材之乡,药材品种繁多,有“甘肃五个宝,归芪黄参草”之说,岷县当归、红(黄)芪、大黄、党参、甘草品质优良,西和被农业部认定为“中国半夏之乡”。 特色工艺品酒泉夜光杯、洮砚(产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庆阳香包、兰州刻葫芦与卵石雕、保安腰刀,既是实用器也是艺术品。天水雕漆、临夏砖雕也精美绝伦。 兰州清汤牛肉面、羊肉泡馍、陇西腊肉、静宁烧鸡、酿皮子、浆水面、臊子面、手抓羊肉、靖远羊羔肉、藏包被誉为甘肃十大特色美食。 兰州清汤牛肉面俗称“牛肉拉面”,是兰州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和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被当地人誉为“兰州的麦当劳”。兰州牛肉面创始于清光绪年间,系回族老人马保子首创。牛肉面以肉烂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 兰州牛肉面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子油红)、四绿(香菜绿)、五黄(面条黄亮)五大特点。 面条根据粗细可分为大宽、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等种类。面条用手工现场拉成,一碗面不到两分钟即可做好,再浇上牛肉汤、白萝卜片,调上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蒜苗、香菜,食之令人叫绝。 根据通知,甘肃甘味肉羊产业集群被列入《2020年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 | ||||
| 学 生 活 动 | 【历年真题】: 通过学习通随堂练习功能让全班学生进行练习,回答正确+2分,回答错误0分,课堂积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让学生进行真题训练,从而加深对知识点掌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 ||||
课
程
小
结
(10
| 分钟) | 教学活动 | 1.课堂总结 对本课堂中重难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总结。 2.课堂表现总结 对开展情况、学生团队表现、学生学习态度等进行总结。 3.让学生手绘思维导图 以“今天我学到了什么”为主题手绘思维导图。巩固课堂所学,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 | |||
| 学生活动 | 1.总结反思 对本堂课中知识点的应用掌握程度进行思考,对自己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提高。 2.通过课后小测和历年真题,归纳总结本次课的相关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 ||||
| 作业布置 | 完成学习通APP课后拓展提高模块(课件、课后小测、历年真题、线上答疑、拓展提高)的内容。 | ||||
| 教学诊改 (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