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 周第 课时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C
4.3099答案:A
5.3100答案:D
6.3101答案:C
7.3102答案:C
8.3103答案:C
9.3104答案:A
10.3105答案:B
11.3106答案:C
12.3107答案:C
13.3108答案:B
14.3109答案:C
15.3110答案:B
16.3111答案:A
17.3112答案:D
18.3113答案:D
19.3114答案:D
20.3115答案:D
21.3116答案:B
22.94答案:B
23.95答案:B
24.98答案:C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15: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城
【考纲要求】
| 大纲条目 | 细化要求 |
| 4.北洋军阀的统治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 4.北洋军阀的统治 时间、原因、发展概况、特点、影响 |
一、历史背景——原因
1、内因:(1)辛亥的促进作用;(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实业救国”、爱国心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2、外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侵略——有利的外部条件。
实业救国的含义:是辛亥后,社会经济领域流行的思想潮流。辛亥推翻了封建帝制,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使民族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激发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愿望,于是他们和从封建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提倡和发展资本主义,试图以此实现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政治目的。这种思潮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1、概况(1)时间:1912——1919年
(2)表现 : ①数量:新建厂矿多,新增资本多;②行业:以轻工业为主,尤其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③地区: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④著名实业家代表:张謇、周学熙及荣宗敬、荣德生兄弟。⑤著名的实业团体:中华实业团、中华工业建设会。
2、特点:
(1)总体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
①含义:半殖民地: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自主权。半封建:指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②产生的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的。
(2)具体特点:(从地区分布、行业分布、力量对比、经济地位、时间等方面分析)
①地区分布 :分布不合理,大都集中在沿海沿江一带,内地较少 ;②行业分布: 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③力量对比:无法与外国资本相抗衡;④经济地位: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⑤时间:短暂(1912——1919)——历时较短,一战结束后很快走向萧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生存和曲折发展——认识:不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壮大。帝国主义的压迫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要想发展必须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三、影响
1.为中国转变,为成立提供基础; 2.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3.对外来经济侵略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归纳:资产阶级派维护民主共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1912~1919): 从中华成立到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与民主共和;斗争实质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斗争方式有议会斗争和武装斗争;斗争内容为政治上维护民主共和、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思想上倡导思想。
【重点问题】
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巩固拓展
【收获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
城高三年级文科
班级:
姓名:
日期:
组编: 樊业兵
校对:
审核:
第 周第 课时
高三历史学案
3.3098答案:C
4.3099答案:A
5.3100答案:D
6.3101答案:C
7.3102答案:C
8.3103答案:C
9.3104答案:A
10.3105答案:B
11.3106答案:C
12.3107答案:C
13.3108答案:B
14.3109答案:C
15.3110答案:B
16.3111答案:A
17.3112答案:D
18.3113答案:D
19.3114答案:D
20.3115答案:D
21.3116答案:B
22.94答案:B
23.95答案:B
24.98答案:C
高一历史学案
考点15: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同步)
(同步)
城
【真题演练】
1.(01上海24)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1)把救亡图强作为时代的使命 (2)视创办实业作为救国之要途
(3)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4)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 (1)(2) B (1)(3) C (2)(3) D (3)(4)
2.(04辽宁广东9)辛亥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其特点是
A. 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3.(05江苏11)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4.(2006年广东历史卷)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中学历史教A.五四运动 B.中国民众的抑制日货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5.(07广东单)6.右图所示是九年的一则报纸
广告。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实业救国的思潮
C.工人阶级的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实业强国是近代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完成16、17题。
6.(07北京综)17.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③纺织和面粉的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08天津)17.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
8.(08天津)18.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9.(01广东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初开始在上海、无锡等地投资实业的民族资本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被称为“面粉大王”与“纺织巨子”。据统计,至 1936年,荣家企业年产面粉 1694万袋,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总产量的27%,拥有粉磨机347台,占全国总数的28%;荣家企业拥有纱绽(试题原文有误,应为“锭”)57万枚,织布机5300台,均约占当时全国(东北地区除外)华商棉纺业总数的21%。 ──据《荣家企业史料》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应为“锭”)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应为“锭”),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1938年2月荣宗敬在病逝。有报纸载文称,荣氏兄弟“对于中国经济,已有甚大之贡献;其小则使无锡成为江苏省次于上海之工业区;大则促使内地农产资源之开发。复由其本身经验,深知教育之重要,在无锡本乡创办小学、中学,以至大学,为所办事业及社会培育人材,尤为难能可贵。”数日后该报又称,“荣宗敬兴办实业,历数十年,功效昭著,民生利赖;是次日军侵入淞沪,复能不受威胁,避地远引,志节凛然,尤堪嘉尚。”
──据1938年2月11日、18日《新闻报》
回答:
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3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荣家企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6分)荣氏兄弟还有什么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3分)
答案:(12分)
基本出发点:发展民族经济,满足人民需要,抵御外国经济侵略。(3分)
作用:利用中国的农产品发展棉纺业和面粉加工业,发展了民族工业;对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作用;使无锡、上海的地方经济有一定发展。(6分)
其他值得肯定的方面:兴办教育;民族气节。(3分)
10.(02沪春32)我国民族资产阶级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地区,分布在 业。他们诞生于十九世纪 年代。
答案:沿海(广东、上海等)(1分) 轻工(纺织、画粉等)(1分) 70(1分)
11.(02沪春33)1914至1919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l)辛亥以后,中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激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与法令。
(2)不少商人、资本家纷纷成立各种实业团体,以维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3)群众性的抵制外货爱国运动,也支持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4)一战爆发后,列强不仅减少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相反增加了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使商品价格上涨。
(5)丰厚的利润,吸引其它资本向工业资本转移。(5分)(合理即给分)
因此,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出现,成为其发展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
12.(04全国二39)(60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煤已经成为重要的燃料,但清多次禁止开采煤矿,19世纪中叶,洋务派官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认识到煤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指出:“今日万事根本,惟在于煤……煤源一断,机器立停,百举俱废”;煤作为“日用必需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征收)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
1875年清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至1911年,民族资本创办了72家资本额较大的煤矿。著名的开平煤矿1882年产量为3.6万多吨,19年增至77.8万多吨,产品畅销天津、上海、福州等地。
10年,中国人开始创办自己的电厂,但直至1911年,全国的电厂数量极少,规模较小,只能供照明用电。北洋和国民统治时期,中国的电力工业仍较落后。
根据材料一,回答:
(1)概括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对采煤业的认识。(8分)
(2)近代以来,清对采煤业的有何变化?收效如何?(8分)
(3)概括中国近代能源业发展的基本情况。(4分)
答案:
(1)采煤业可以为各项实业提供能源,满足日常所需,为发展经济、军事筹措资金。
(2)从禁止采矿到允许兴办机器采煤;民族煤矿企业得到发展,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内市场需要。
(3)采煤业有一定的发展;电力工业兴起,但仍较落后。
13.(08四川)37.(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14-1835年,英国输往印度的棉布增加了62倍,同期印度输往英国的棉布减少了四分之三。1840年,英国下议院特别委员会询问英国商人麦尔维尔“英国工业不是已经取代了印度的手工业”时,后者说:“是的,在很大程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想,基本上是从1814年起。”“英国工业排挤了印度工业是不是说印度现在的供应主要是依靠英国厂家的商品?”“我认为这样……我毫不怀疑,他们的重大灾难主要是由于英国工业打乱了印度的工业。”
——摘编自汪熙《约翰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英国人开始在印度兴办较大规模的工厂,印度人很快跟进,棉纺织业成为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部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全印度纺织厂增加到2个,绝大多数属于印资,印度工厂生产的棉布和进出口棉布在国内棉布消费总量中的比重,1901-1902年度分别为11.9%、62.7%,1911-1912年度分别为23.3%、54%,但是,这一时期印度工业的发展并没有改变印度作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性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主义史(南亚卷)》。
材料三
1913年—1918年外国输华棉纺织品总值变化表(单位:千关两)
| 年份 | 棉纱 | 棉织品 |
| 1913 | 72537 | 109882 |
| 1914 | 67091 | 111168 |
| 1915 | 68415 | 80885 |
| 1916 | 63977 | 72705 |
| 1917 | 66501 | 93449 |
| 1918 | 55573 | 95807 |
材料四 从遥远的古代直到19世纪最初10年,无论印度过去在政治上变化多么大,它的社会状况却始终没有改变。曾经造就无数训练有素的纺工和织工的手织机和手纺车,是印度社会结构的枢纽……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结果就在亚洲造成了一场前所未闻的最大的、老实说也是唯一的一次社会……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摘自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上半期英国棉纺织业“取代”印度棉纺织业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以后印度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1918外国棉纺织品向中国出口的总体变化趋势及原因。(12分)
(4)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6分)
37.答案提示:
(1)印度棉纺织业仍停留在手工生产阶段;工业后,英国棉纺织业采用机器生产,产量剧增,质优价廉。
(2)棉纺织业是印度民族工业的主要部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得到迅速发展;印度仍是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民族工业仍然处于从属地位。
(3)趋势:出口额虽有起伏,总体呈下降趋势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的外来竞争减弱;辛亥推翻了清朝统治,解除了对民族资本的束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4)英国的殖民侵略与扩张给印度等亚洲国家造成了沉重灾难,但客观上打破了这些国家的传统社会结构,将其纳入世界市场;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变革,导致亚洲的觉醒,走上了民族的道路。
考点15: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重点问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萌芽——明朝中后期;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进一步发展——一战期间(即1914-1919年)。
【巩固拓展】
【真题演练】
1-5 AACCB 6-10 CAC
13\答:(1)全国人民拥护共和,宋教仁威望很高(或宋是资产阶级家)等(1分)。(2)袁世凯(1分)。(3)袁世凯怕暴露他的野心(1分)。他正忙于抵制责任内阁制,破坏新生的民主政治(或忙于向列强借款,准备)等(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