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知识精讲.doc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15:45
文档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知识精讲.doc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本讲主要内容】酸碱盐的综合提高有关酸碱盐知识的梳理归纳及专题综合讲解【知识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知识点精析】专题一:物质的鉴别在物质的鉴别中,不用其它试剂或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组物质的问题,是物质鉴别题中的两个重要类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两种:①从具有特征的物质入手,用看颜色(Fe2+溶液,Cu2+溶液,Fe3+溶液的颜色),闻气味等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物质的物质,再用它来鉴别其它物质;②如果被鉴别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不同的沉淀,气体等实
推荐度:
导读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本讲主要内容】酸碱盐的综合提高有关酸碱盐知识的梳理归纳及专题综合讲解【知识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知识点精析】专题一:物质的鉴别在物质的鉴别中,不用其它试剂或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组物质的问题,是物质鉴别题中的两个重要类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两种:①从具有特征的物质入手,用看颜色(Fe2+溶液,Cu2+溶液,Fe3+溶液的颜色),闻气味等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物质的物质,再用它来鉴别其它物质;②如果被鉴别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不同的沉淀,气体等实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

【本讲主要内容】

    酸碱盐的综合提高

    有关酸碱盐知识的梳理归纳及专题综合讲解

【知识掌握】

    

    *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知识点精析】

    专题一:物质的鉴别

    在物质的鉴别中,不用其它试剂或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组物质的问题,是物质鉴别题中的两个重要类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两种:①从具有特征的物质入手,用看颜色(Fe2+溶液,Cu2+溶液,Fe3+溶液的颜色),闻气味等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物质的物质,再用它来鉴别其它物质;②如果被鉴别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不同的沉淀,气体等实验现象),也可以用做鉴别这些物质的方法,现将初中化学中酸碱盐鉴别里有特征的物质进行归纳:

    

    专题二:物质的推断

    物质的推断综合了酸碱盐的相互反应,典型物质的典型反应,反应规律,离子共存等有关内容。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题型多变,思维容量大和能力层次要求高等特点,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反应现象特征有以下内容:

  1.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初中常用的酸均可溶于水

    碱:只有KOH、NaOH、Ca(OH)2、Ba(OH)2可溶于水

    盐:含有K+、Na+、NH4+、NO3-的盐均可溶于水,除此外氯化物只有AgCl不溶

    硫酸盐只有BaSO4不溶

  2. 满足复分解反应的典型离子组合

    

    

    生成H2O: 

  3. 推断题的基本解题思路是:

    

【解题方法指导】

  例1. 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K2SO4、K2CO3、AgNO3、BaCl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同学将它们依次编为A、B、C、D、E,并设计一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提示Ag2CO3溶于稀HNO3,而在盐酸中仍有沉淀生成)

编号A+BC+DA+ED+EB+C

现象记录

沉淀(在HCl、HNO3中均不溶)

沉淀(在HCl、HNO3中均不溶)

沉淀(在HCl、HNO3中均可溶)

沉淀(溶于HNO3)

无沉淀
    由以上实验现象确定: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E是_________。

    解题思路:由题中现象A+B,C+D均生成不溶于HCl和HNO3的白色沉淀,则这两种白色沉淀应该是AgCl和BaSO4,由此可知A、B、C、D这四种物质,两个组合应为K2SO4和BaCl2,KCl和AgNO3,所以E一定为K2CO3,由D+E反应现象可知D为AgNO3,由A+E反应现象可知A为BaCl2,继而推出B为K2SO4,C为KCl。

    解:A、B、C、D、E依次为BaCl2,K2SO4,KCl,AgNO3,K2CO3。

    解题方法与技巧:表格型的推断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根据几种物质相互反应的特征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同时要清楚各种物质的性质(尤其是溶解性)和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

  例2.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少量粉末,加足量水搅拌,只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白色沉淀①,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种可溶性碳酸盐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肯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

    (3)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固体A。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则原混合物中还一定不含_________,加入的碳酸盐是___________溶液,如果A中含两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是___________溶液。

    解题思路:本题利用层层递进设问的方式考查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1)可断定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CuSO4,一定含MgCl2和KOH,白色沉淀①为Mg(OH)2。

    实验(2)向滤液①中加入KOH无现象,说明滤液中无Mg2+,当再加入过量碳酸盐后,得白色沉淀②,白色沉淀②只能是BaCO3。说明原混合物中肯定还含有BaCl2。实验②和③中的两个“过量”,说明Ba2+,CO32-,OH-全部参加反应。若固体A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则A应为KCl,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KNO3,加入的应为K2CO3溶液;若固体A中含两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应为Na2CO3溶液。

    解:(1)KOH,MgCl2;CuSO4;(2)BaCl2;(3)KNO3  K2CO3  Na2CO3

    解题方法指导:叙述型的推断题要理解题意,注意叙述过程中的反应条件、特征现象,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典型例题分析】

  例3. (2004,山西中考)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仅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区别开的是(    )

    A. NaCl、Na2CO3、KNO3、HCl

    B. Na2SO4、K2CO3、KNO3、Ba(NO3)2

    C. CuSO4、NaOH、NaCl、Ba(NO3)2

    D. FeCl3、NaOH、KCl、Na2SO4

    分析:不用其它试剂区别物质,首先要观察物质的颜色,利用先看出来的物质去区别其他物质;其次是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产生特殊现象来区别。A、B两组内均无有颜色的物质,只能通过组内物质两两混合,A中有气泡产生的一组是Na2CO3和HCl,无现象的是NaCl和KNO3;B中有沉淀产生的是K2CO3和Ba(NO3)2或Na2SO4和Ba(NO3)2,剩余的是KNO3,但K2CO3和Na2SO4不能区别开;C中蓝色溶液为CuSO4,将其分别加入另三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无现象的是NaCl;D中FeCl3为黄色溶液,再用其鉴别另外三种物质时,KCl和Na2SO4无法分开。

    答案:C

  例4. (2005,广东中考)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溶液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它是含两种阳离子的M、N的混合液,继续分析步骤如下:

    根据过程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若没有产物A,则M、N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有产物A,它是一种复合钾肥,则M、N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采用逆推法,没有A,白色沉淀一定为AgCl,所以滤液中的溶质为NaCl,推出M、N为CuCl2和NaCl;若A为复合钾肥,由于阴离子相同,所以A为KNO3,逆向推理,M、N中还含有KCl。

    答案:(1)CuCl2、NaCl,NaCl

    

    

     复分解反应

    (2)CuCl2、KCl;NaCl、KCl

【综合测试】

一. 选择题

  1. 小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中含有Na2CO3,她设计了下列实验,你认为能对此猜测提供有力实证的是(    )

    A. 滴加CuSO4溶液                B. 滴加稀盐酸

    C. 滴加酚酞试液                    D. 滴加石蕊试液

  2. 正常人胃液的pH范围是0.9~1.5,对它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

    A. 呈中性        B. 呈碱性        C. 呈酸性        D. 无法判断

  3. 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中,质量减少的是(    )

    A. 氢氧化钠固体                    B. 大理石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4. 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

    A. 氯化钡溶液                    B. 紫色石蕊试液

    C. 银溶液                    D. 无色酚酞试液

  5.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 BaCl2、H2SO4、HCl                B. NaOH、KOH、HCl

    C. K2CO3、Na2CO3、HCl            D. NaCl、NaOH、HCl

  6. 一些食品和生活中的物质的pH值大致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肥皂水可使石蕊试液变红

    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 西瓜比酱油的酸性强

  7. 江西素有“红土地”之称,红土壤偏酸性。下列作物不适宜我省种植的是(    )

    A. 茶树        B. 柑橘        C. 西瓜        D. 甘草

  8. 保存或使用浓盐酸的合理方法是(    )

    A. 密封保存在阴凉处

    B. 与碱类物质放在同一个药品橱内

    C. 用广口瓶存放浓盐酸

    D. 用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9. 如图所示,根据你所做过的家庭小实验,判断下列溶液:①食盐溶液;②碳酸钠溶液;③酒精溶液;④糖水,能够导电的是(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0. 下列溶液中能分别跟盐酸、二氧化碳、氯化铜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 H2SO4            B. NaOH            C. KOH            D. Ba(OH)2

  11.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Fe+CuSO4=FeSO4+Cu

    B. 

    C. HCl+NaOH=NaCl+H2O

    D. 

  12. 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

    A. 水        B. 纯碱            C. 食盐            D. 食醋

  13. 钾肥能促进作物茎秆粗壮,增强对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    )

    A. 尿素[CO(NH2)2]

    B. 铵(NH4NO3)

    C.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D. 硫酸钾(K2SO4)

  14. 有将Na2CO3、NaNO3、Ba(NO3)2三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A. 石蕊试液                B. 稀盐酸

    C. 稀硫酸                D. 氯化钙溶液

  15. 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结晶,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④②③①

  16. 我国研制的大型激光器“神光”二号用了磷酸二氢钾(KH2PO4)大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磷酸二氢钾也可用作复合肥料

    B. 磷酸二氧钾是一种氧化物

    C. 磷酸二氢钾中含有氢气

    D. 磷酸二氢钾中磷元素为+4价

  17. 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目前专家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

    A. 氯化钠  氯化钙            B. 氯化钠  氯化镁

    C. 氯化钠  醋酸钙镁            D. 尿素  钙  镁

 18. 为研究化肥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人员在相同条件下,在实验田地里施用等量有效成分的化肥,对小麦的产量进行对比研究。下表(“√”表示施用化肥,“×”表示没有施用化肥)显示三年实验的结果:

    根据上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氮肥可增加小麦的产量

    B. 没有施肥,小麦不能生长

    C. 对于增加小麦的收成,氮肥比钾肥效果好

    D. 同时施用含N、P、K的化肥可获得最大的小麦产量

  19. 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氯化钾            B. 碳酸钾            C. 硫酸铵        D. 磷酸钙

  20.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小明同学将稀盐酸滴在鸡蛋壳上,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鸡蛋壳一定是(    )

    A. Ca(OH)2            B. CaCO3            C. CaCl2            D. CaO

 

二. 填空题

  21. 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在不使用酸碱指示剂的条件下,通过添加试剂的方法将含有的钙溶液变为中性。甲同学提出选用石灰石粉末,乙同学提出选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甲、乙两同学所选试剂,你认为_________同学的选择不可行,理由是该试剂虽然能除去原混合液中的_________,但___________。

  22. 如图所示,请同学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填写装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实验,能否证明镁、锌、铁、铜、银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说明理由。

    (4)我国古代“湿法冶铜”就是利用了D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3. 某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员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个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所示)。已知它们是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溶液中的一种。请你对该试剂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溶液,也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24.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有碳酸钡、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白色粉末由上述五种物质组成。

    实验探究:

    步骤1:取少量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步骤2:取少量由步骤1得到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后,部分沉淀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

    获得结论:

    (1)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说明假设不成立;

    (2)步骤1得到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白色粉末的组成可能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计算题

  25. 将碳酸钠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6g放入烧杯中(烧杯质量为20g),再加入36.2g稀硫酸,在一定时间内恰好完全反应,无固体剩余,反应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综合测试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C            3. D            4. B            5. D            6. C            7. D

  8. A        9. C            10. D        11. C        12. B        13. D        14. C

  15. A        16. A        17. D        18. B        19. C        20. B

二. 填空题

  21. 乙    石灰水过量或过少都不能使溶液呈中性

  22. (1)AC

    (2)铜片表面有一层银白色物质

    (3)不能,无法证明Mg、Zn、Fe之间的活动性顺序

    (4)Fe+CuSO4=FeSO4+Cu

  23. (1)Na2CO3   Na2SO4

    (2)取少量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为Na2CO3溶液;若无气泡产生,则为Na2SO4溶液

  24. (1)CuSO4

    (2)BaCO3和BaSO4

    (3)BaCO3,Na2SO4,BaCl2或BaCO3,Na2SO4,BaCl2,Na2CO3

三. 计算题

  25. (1)生成气体质量6+20+36.2-60.0=2.2g

    (2)设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生成Na2SO4质量为y

    

    106                  142            44

     x                    y             2.2g

    x=5.3g        y=7.1g

    

文档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知识精讲.doc

初三化学酸碱盐的综合提高【本讲主要内容】酸碱盐的综合提高有关酸碱盐知识的梳理归纳及专题综合讲解【知识掌握】*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知识点精析】专题一:物质的鉴别在物质的鉴别中,不用其它试剂或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两组物质的问题,是物质鉴别题中的两个重要类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通常有两种:①从具有特征的物质入手,用看颜色(Fe2+溶液,Cu2+溶液,Fe3+溶液的颜色),闻气味等方法先确定其中有物质的物质,再用它来鉴别其它物质;②如果被鉴别物质通过两两混合可以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如不同的沉淀,气体等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