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14:31
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教案

平面一、教材分析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教科书以课桌面、黑板面、海平面等为例,对它只是加以描述而不定义.立体几何中的平面又不同于上面的例子,是上面例子的抽象和概括,它的特征是无限延展性.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平面,教材重点介绍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即教科书中的三个公理,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另外,本节还应充分展现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特别注意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二、课时安排2课时(由于学生首次运用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根据学生的程度本人将本节课分2课时教授)课时一:平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
推荐度:
导读平面一、教材分析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教科书以课桌面、黑板面、海平面等为例,对它只是加以描述而不定义.立体几何中的平面又不同于上面的例子,是上面例子的抽象和概括,它的特征是无限延展性.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平面,教材重点介绍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即教科书中的三个公理,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另外,本节还应充分展现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特别注意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二、课时安排2课时(由于学生首次运用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根据学生的程度本人将本节课分2课时教授)课时一:平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
 平面

一、教材分析

    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教科书以课桌面、黑板面、海平面等为例,对它只是加以描述而不定义.立体几何中的平面又不同于上面的例子,是上面例子的抽象和概括,它的特征是无限延展性.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平面,教材重点介绍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即教科书中的三个公理,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另外,本节还应充分展现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特别注意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

二、课时安排

  2课时(由于学生首次运用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根据学生的程度本人将本节课分2课时教授)

课时一:平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生活中的实物对平面进行描述;

(2)掌握平面的表示法及水平放置的直观图

(3)掌握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使学生对平面有了感性认识;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用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空间,进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大家都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如来佛对孙悟空说:“你一个跟头虽有十万八千里,但不会跑出我的手掌心”.结果孙悟空真没有跑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可以看作是一个点,他的运动成为一条直线,大家说如来佛的手掌像什么?对,像一个平面,今天我们开始认识数学中的平面.

2.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

①怎样理解平面这一最基本的几何概念;

②平面的画法与表示方法;

③如何描述点与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④直线与平面有一个公共点,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至少有几个公共点才能判断直线在平面内?

⑤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几个点能确定一个平面?

⑥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它们的位置关系如何?请画图表示;

⑦描述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常用几种语言?

⑧自己总结三个公理的有关内容.

活动:让学生先思考或讨论,然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回答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对有困难的学生可提示如下:

①回忆我们学过的最基本的概念(原始概念),如点、直线、集合等.

②我们的桌面看起来像什么图形?表示平面和表示点、直线一样,通常用英文字母或希腊字母表示.

③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点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外.

④确定一条直线需要几个点?

⑤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门由几个点确定.

⑥两个平面不可能仅有一个公共点,因为平面有无限延展性.

⑦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

⑧平面的基本性质小结.

讨论结果:①平面与我们学过的点、直线、集合等概念一样都是最基本的概念(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只能通过对它描述加以理解,可以用它定义其他概念,不能用其他概念来定义它,因为它是不加定义的.平面的基本特征是无限延展性,很像如来佛的手掌(吴承恩的立体几何一定不错).

②我们的桌面看起来像平行四边形,因此平面通常画成平行四边形,有些时候我们也可以用圆或三角形等图形来表示平面,如图2.平行四边形的锐角通常画成45°,且横边长等于其邻边长的2倍.如果一个平面被另一个平面遮挡住,为了增强它的立体感,我们常把它遮挡的部分用虚线画出来,如图3.

                  

图2                           图3

    平面的表示法有如下几种:(1)在一个希腊字母、、的前面加“平面”二字,如平面、平面、平面等,且字母通常写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锐角内(图4);(2)用平行四边形的四个字母表示,如平面(图5);(3)用表示平行四边形的两个相对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图5).

                

图4                       图5

③下面我们总结点与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如下表:

点在直线上(或直线经过点

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点在直线外(或直线不经过点)
点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点)
点在平面外(或平面不经过点)
3.应用示例

例1  如图10,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图形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0

活动:学生自己思考或讨论,再写出(最好用实 物投影仪展示写的正确的答案).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评价.

解:在(1)中,,.

在(2)中,, , , ,.

变式训练

1.画图表示下列由集合符号给出的关系:

(1), , ,;

(2), ,,,.

解:如图11.

图11

2.根据下列条件,画出图形.

(1)平面平面,直线,,,直线,;

(2)平面平面,的三个顶点满足条件: ,,,,.

答案:如图12.

图12

点评: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是本节的重点,主要有两种题型:

(1)根据图形,先判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然后用符号表示出来.

(2)根据符号,想象出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然后用图形表示出来.

例2  如图15,已知,,,与相交,在图中分别画出平面与、的交线.

图15

活动:让学生先思考或讨论,然后再回答,经教师提示、点拨,对回答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对作图不准确的学生提示引导考虑问题的思路.

解:如图16所示,连接,

∵, ,∴直线.

图16

∵直线平面,∴平面直线.

设直线与直线交于,

∵,∴,D∈平面.

∵,平面,

∴平面直线.

变式训练

1.如图17,平面,平面,请画出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指出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图17

解:和是相交直线,它们确定一个平面,

它与平面的交线为直线,平面,

∴与的交点在直线上. 

4.课堂小结

1.平面是一个不加定义的原始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无限延展性.

2. 点与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如下表:

点在直线上(或直线经过点

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点在直线外(或直线不经过点)
点在平面内(或平面经过点)
点在平面外(或平面不经过点)
5.作业

课本习题2.1  A组1、2、4.

(四)板书设计(略)

(五)课后反思

文档

高中数学必修二《平面》教案

平面一、教材分析平面是最基本的几何概念,教科书以课桌面、黑板面、海平面等为例,对它只是加以描述而不定义.立体几何中的平面又不同于上面的例子,是上面例子的抽象和概括,它的特征是无限延展性.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平面,教材重点介绍了平面的基本性质,即教科书中的三个公理,这也是本节的重点.另外,本节还应充分展现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特别注意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二、课时安排2课时(由于学生首次运用三种数学语言的转换与翻译,根据学生的程度本人将本节课分2课时教授)课时一:平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