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15.太阳 | 备课日期: | 授课日期: | |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精神。 | |||
| 教学重点 |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 |||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 教 学 流 程 |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 |||
| 第一课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菌”的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 都 差 漂 3.注意不要读错以下带点字的读音: 比较 疾病 虽然 哪能 那里 抵得上 4.“兽”“殖”“蔬”“蒸”是翘舌音,注意不要读错。 5.正字: 生字中,“殖”的右半部“直”不要少一横;“蔬”字不要少写一点;“菌”的下部不要写成“因”;“疗”是病字头,不是广字头。 “抵得上”的“抵”是“扌”旁,不要写成“亻”旁。 (二)思考解答: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课文?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活动? 这篇是写物——太阳(属天体)的说明文,但不是自然课。学习这一课,除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还要学习介绍有关太阳知识的语言和表现方法。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明确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自己概括拟写。投影幻灯出示: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第一句是第二段的总括句,如画了这一句也不算错误。)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或利用太阳光预防和治疗疾病)。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或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四)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划分出两个结构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太阳离我们很远,它很大,很热。 第4~8自然段为第二段: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五)指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 ||||
| 第二课时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 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 很高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阳…… ②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 读出体会 (四)课外资料交流 (五)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 ||||
| 板书设计: 15.太阳 远 特点 大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热 | ||||
| 课后反思: | ||||
| 课题 | 16.松鼠 | 备课日期: | 授课日期: | |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勇于探索的素养。 3、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培养学生的乐学善学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 |||
| 教学重点 | 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教学难点 | 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的。 |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 教 学 流 程 |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个谜语: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像把伞?(学生回答:松鼠) 二、学生交流资料: 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松鼠》。 (板书课题) 三、自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们谈感受: 美丽的小动物讨人喜欢。四肢灵活、行动敏捷、闪闪发光的小眼睛,全身光滑,尾巴大而漂亮。 (能谈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不强调统一) 从哪几方面体会到小松鼠美丽和可爱? 当学生谈到小松鼠的特点时让孩子从文中去找,切入到文中去学习课文。 学生谈到小松鼠美丽,就让学生到文去找,你从哪看出小动物美丽的?引导学生学习描写小动物外形特点的部分。 学生谈到小动物谈到灵活或机灵时,引导学生到文中去找:你从哪感受到小松鼠的机灵的。 喜欢吃的东西、如何做窝……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进行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的同时,学习描写动物的方法。) 四、学生通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全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从外形上介绍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 第二部分(2——4自然段)介绍了松鼠的生活习性。 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机灵。 学生总结:并板书: 1、活动:喜欢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十分的机灵。 2、住的: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松树上,窝暖和安全。 3、吃食:松子、榛子、橡栗、鸟蛋。 四、交流:学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 ||||
|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课文:你喜欢小松鼠吗? 把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学生朗读课文。 二、看看小作者为什么能把小松鼠写的让我们都非常喜欢呢? 学生谈并学习写好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要从外形特征去观察小动物,再要观察小动物的生活悄习性,如:小动物吃食时的样子,睡觉时的样子,游戏时的样子,喜欢做什么……并学会把小动物写活。(生动、形象) 结合语文天地的读一读,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让学生学习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来练习说话。从而进一步感受作者对于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回顾课文内容,填一填: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的好像搽过油。一条的大尾总是……显得格外……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带刺的朋友》语文天地中的开卷有益。 三、指导本课的字: 鼠 窝 勉 四、习作:认真观察动物: 1、外形特征 2、吃食物时的样子、神态动作。 3、睡觉时的习惯和样子。 4、做游戏时的特点。 五、开卷有益:《带刺的朋友》 | ||||
| 板书设计: 漂亮(外形) 16.松鼠 驯良(活动) 乖巧(搭窝) | ||||
| 课后反思: | ||||
| 课题 | 介绍一种事物 | 备课日期: | 授课日期: | |
教学目标 |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2.学习有序观察,并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治热爱生活的情趣。 | |||
| 教学重点 | 1.运用本单元学习的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介一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要突出这种事物的特征。 2.在介绍事物特征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 |||
| 教学难点 | 1.能按一定顺序写作,将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恰当运用到习作中去。 2.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受到热爱科学的教育,陶治热爱生活的情趣。 | |||
| 教具学具 | 多媒体课件。 | |||
| 教 学 流 程 |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 |||
|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精美的物品,大家看:(出示课件)香甜可口的水果、营养丰富的蔬菜、美观实用的电器、漂漂亮亮的玩具…… 多美呀!你最喜欢什么?你了解它吗?想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板书:介绍一种事物 师:要把你喜欢的物品介绍清楚啊,就要用到前面我们前面学过的一种文体一一说明文。大家还记得吗? 二、方法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学过的说明文——《太阳》《松鼠》等,总结学过的说明方法及说明文中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出示课件) 2、出示习作要求:介绍一种物品,选材方面:可以是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等。(出示课件) 提示写作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要抓住所要介绍物品的特点来写。运用我们学过的一些说明方法。语言要淮确、生动。写完后认真修改。(出示课件) 板书:选材 写作方法 三、师生讨论归纳(出示课件) 师: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介绍商品呢?让我们一起读读习作要求,看看文中给我们提示了些什么? 第一步:确定好要写的物品。 第二步:认真观察,找到物品的特点。 1、介绍蔬菜、水果,应重点介绍形状、颜色、味道,还可以介绍种类、产地、产量、营养价值、保鲜等方面的情况 2、介绍玩具、文具、电器,应重点介绍形状、特点、构造、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等。 第三步:具体描写,结构有条理 四、小组交流,练习表达。(出示课件) 1、出示物品,思考物品的特点。 2、同桌间交流:把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物品向同桌介绍。 3、班上交流:如何在介绍物品时用到不同的说明方法。 4、打算介绍同一物品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交流如何突出物品特点。 板书:突出特点 五、确定写作对象,为作文拟提纲并练习写作。(出示课件) 1、在稿纸上简单记录交流后的收获。 2、为自己的作文拟一个提纲,包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如何结尾 3、写作。 六、组内评议,练习修改。(出示课件) 1、展示自己的作文提纲,说说自己打算如何写作,请同桌或写同一物品的同学提建议。 2、用笔试着介绍你手中物品,注意,(出示课件) 一、要有内容,二、要有顺序,三、要有说明方法, 七、集体评议,作业安排。 1、展示优秀习作进行点评,总结优点。 2、继续修改习作,写好这篇说明文。 |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的欣赏课。我们班级中,有很多同学的作文写得很不错。现在我们来看看有哪些同学获得优秀奖。 二、习作欣赏 1.请同学们认真倾听作文的内容,并思考作文的优点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2.听的同时可以在练习本上简单记一记。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在下面说一说。 指名来说。 (1)评价标准 具体,生动,有趣 (2)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然后进行全班的互动交流。 三、总结 在交流中品味写作的美好。 1.说说自己记下的,印象深刻的部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谈谈自己觉得有更好的设想的部分。 希望同学们善于观察,善于积累,写出更多更精彩的小文章。 | ||||
| 板书设计: 介绍一种事物 选材 写作方法 突出特点 | ||||
| 课后反思: | ||||
| 课题 | 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 备课日期: | 授课日期: | |
教学目标 |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要认的生字。 2.通过练习使学生会写本单元要写的生字,并学会辨析形近字。 3.通过练习使学生会背会写本单元要掌握的日积月累,培养学生乐学善学的素养。 | |||
| 教学重点 |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写,会背会写本单元的日积月累。 | |||
| 教学难点 | 理解本单元的课文。 | |||
| 教具学具 | 课件 | |||
| 教 学 流 程 | 个人思考 重点标注 | |||
| 第一课时 结束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现在,我们共同来梳理一下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同时也互查一下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自学部分 首先请同学们把本单元要掌握的知识梳理一下。 二、互学部分 教师出示互相要求 (1)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学,把生字表一、二中的生字,读一读,有问题地请教本小组的同学。 (2)自查生字表中不会写的字。 小组活动时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出示要认的字,全班内开火车进行轮读,教师要把读不准的字音写在黑板上。请同学写音节。 三、导学部分 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同学们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了。有针对性地听写。 形近字组词并选择其中两组词语个写一个句子。 默写本单元的生字生词。听写成语。 把学习过的日积月累和相关课文背一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 ||||
第二课时 一同学们,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了,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看看谁掌握得最好。(板书课题) 过渡:首先请同学们把本单元要掌握的知识梳理一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学,把生字表一中第三单元的生字,读一读,有问题地请教本小组的同学。 自学提示: 1.读准字音,将共性的问题提炼出来,记录员做好记录。 2.小组长进行听写,然后组员内轮流批改。 3.自查日积月累中不会写的字。 互学提示: 1.小组长进行听写,然后组员内轮流批改。 2.自查日积月累中不会写的字。 教师导学: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同学们易写错的字,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了。 2.谁能把学习过的日积月累和相关课文背一下。 请大家试着默写一下 | ||||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太阳》: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松鼠》: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 ||||
| 课后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