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酒文化(三)
4.漆制酒器文化
漆制酒器,虽然不似青铜酒
器那样品类繁多,也不似瓷制酒
器流传那么久远,但它在中国酒
器史上,的确曾红极一时,大出风
头,乃中国酒器文化史上的一枝
鲜艳的奇葩。
根据出土文物和史料来看,
最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
221年),我国的漆制酒器,就有了
很高的工艺水平。如在长沙楚王
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一只漆制
羽觞,制作已相当精美。这只漆觞
为椭圆形,木胎,是用一块整木雕
刻而成,壁的底部较厚,口缘部分
较薄;其漆直接髹于木股之上,外
部为黑色,底端用朱漆绘边,内部
为朱地黑绘,口缘及耳部的表里,
则是黑地朱绘。这种酒器既轻便
又美观,而且适用,显然比同时
专稿期的青铜酒器,
要优越得多。因
此,据一些史料
称,当时的贵族
们,多以用漆制
酒器待客为荣。
根据一些史
料来看,“汉代漆器制作的盛况,
在中国古代工业史上,达到了高
峰”。现在已发掘出的汉代漆器,
就有漆勺、漆盘、漆奁、漆杯、漆盒
等。出土文物证明,汉代生产漆器
的地方已遍及全国,以四川为最
多,其他如贵州、河南、江苏、河北
等地,也都已普遍生产。近些年
来,在河北省高阳、北京市怀柔、
河南洛阳、湖南长沙、罗布
淖尔、广东广州、湖北光化、山
东文登、江苏扬州,乃至朝鲜平
壤、蒙古诺因乌拉等地,都发现
了保存得很好的漆器,其中不少
是酒器。
从已出土的汉代漆制酒器
看,其精美和适用,是青铜酒器难
以比拟的。因此,汉代人对漆制酒
器的重视程度,要比青铜酒器高
数倍。如西汉人桓宽在《盐铁论》
卷六《散不足》中说:“今富者银钿
黄耳,金巷玉钟;中者舒玉纡器,金
错蜀杯。”书中说的“银钿黄耳”,就
是漆制酒杯中的“钿(同扣)器”(以
纱帛为胎的漆制器皿);“纡器”也
是一种高档漆器,包括酒器。东汉
人卫宏在《汉旧仪》中说:“大官令
⑧
尚食,用白银钿器。”书中说的这两
种“钿器”,是指用金或银镶边的漆
制酒器。
从已出土的漆制酒器来看,
以秦、汉时期(公元前22l一220
年)的最多。其中有漆樽、漆壶、漆
钿、漆盂、漆卮、漆勺、漆耳杯等。其
制作都相当精美,有的要经过12
道工序。已出土的酒器中,又以漆
耳杯为多。如长沙马王堆一号汉
墓出土的84件漆器中,漆耳杯就
有62件;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
土的387件漆器中,就有漆耳杯
114件。
秦汉时期出土的漆制酒器
中,比较多的还有卮,而且制作多
很精美。湖北光化汉墓出土的一
种卮,圆状、带把手、有盖、下有三
足,美观而适用。《史记・项羽本
纪》中说的项羽“赐之卮酒”,樊哙
“立而饮之”的“卮”。指的就是这
种酒器。“卮”,在战国时期是指一
种盛酒的器皿,但秦、汉以后,就
泛指饮酒器皿了。如晋人傅咸在
《污卮赋》中,有“有人遗余琉璃
卮”的词句;唐人于武陵在《劝酒》
中,有“劝君金屈卮”的诗句;宋人
邵雍在《插花吟》中,有“头上花枝
照酒卮”的字句。
5.瓷制酒器文化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
一。从中国瓷器产生的那一天
起,就有了瓷制酒器。瓷制酒器
在各类酒器中,是历史上流传最
广、人们用之最多的酒器。至今
仍是如此。
我国最早的瓷制酒器,可以
追溯到商代。如在河南郑州二里
冈和安阳小屯、江西清江县吴城
等地的商代遗址中,都出土了一
批外施青绿色的、称为“青釉器”
或“原始青瓷”的器皿碎片。专家
们断定,其中不少是酒器碎片,就
是最早的瓷制酒器。这种青釉酒
器,在浙江绍兴一带也有出土,多
宋、元时期的玉制酒器,做工更为精细。如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时期的“白玉葵花龙柄碗”、“蟠龙纹玉觥”、“白玉凤耳杯”,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值得一提的,还有现在仍存放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渎山玉海”,这可是件堪称国宝、举世无双的珍品。这是一个用一整块杂色墨玉雕琢而成的酒海,重达一千多公斤,可储酒一千多公斤。这个气势磅礴的庞大酒海,不仅雄浑壮观,而且雕琢得十分精美,周身布满海龙、海兽,一个个在万顷波涛之中飞跃,栩栩如生。据史料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在建立大元帝国之后,就曾用此酒海大宴群臣。
明、清两代玉制酒器,较之前代之精美更上一层楼。如明定陵出土的玉兔耳杯和玉碗,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清代的白玉嵌金错宝石碗,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仅白玉嵌金错宝石碗上,就镶有180颗红宝石,而且精美至极,堪称国宝。
再说象牙酒器。象牙,从古至今都是一种珍贵珍品。用以制成酒器,自然会更加珍贵。从出土文物看,我国人民早在商代(公元前16一前11世纪)就能制出精美的象牙酒器了。如1976年在河南安阳殷墟中,就出土了一件鎏虎鏊金象牙杯、一件镶嵌绿松宝石的象牙杯,其工艺水平令今人都叹为观止。此后历代都有象牙酒器出土,但超过以上两件水平的,尚未多见。
关于犀牛角酒器,大概是中国独有的产物。犀牛角,在古代也是一种珍贵物品。我国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就用以制酒器了。《诗经》中多次说的“咒觥”,就是犀牛角杯。我国已出土的明代的“尤侃
苦瓜性寒味苦,食之有利于降低血糖。
黄瓜性味甘寒,供给热量低,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
洋葱含有降血糖物质,可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
莴苣为低糖物质,富含胰岛素激活剂,为糖尿病患者必食蔬菜。
竹笋为低糖低脂高纤维素食物,具有利于
消渴之功效,可
多食。
南瓜促进
胰岛素分泌,对
伴有高血脂之高
血压的患者有治
疗作用。
菠菜促进
胰岛素分泌,素
有“蔬菜之王”的
美称,可多食。
山药益气
补益,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
蘑菇为高蛋白低脂肪食物,药理研
究表明有降糖降脂作用。
此外,油菜、茭白、番茄等蔬菜,糖尿病
患者也可食用。
款犀角山水人物杯”、“莲叶螳螂
纹透雕犀角杯”、“花卉蟠龙纹透
雕犀角杯”,都是古今中外罕见的
酒器文化中的尤物。
8.其它酒器文化
我国的酒器文化,实在丰富
多彩之极。除以上介绍的种种酒
器文化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酒
器文化,我们就概之以“其它”,做
些简要的介绍。
一是我国古人由于对酒的偏
爱,在酒器上也就颇费神思,他们
还以动植物为酒器,千奇百怪,无
所不有。尤为妙者,是古人还都为
这些酒器取了些奇妙的名称,使
人浮想联翩,乐在其中。如以大海
虾头壳制作的酒杯,称之为“海
觞”或“虾头盏”;以鲎鱼甲制作的
酒杯,称之为“鲎尊”或“鲎觚”;以
兽皮制作的酒器,叫“酒囊”或“酒
袋”;以橙皮或橘皮制作的酒杯,
称之为“软金杯”;以菖蒲制作的
酒器,称之为“蒲觞”;金章宗以软
金叶制作了一件薄似冬瓜片的酒
器,称之为“醉如泥”;唐时的虢国
夫人,以鹿肠为酒器,称之为“洞
.天瓶”;有的文人以荷叶为酒器,
称之为“碧筒”或“碧筒杯”;有人
异想天开,以美女双手捧酒敬客,
称之为“白玉莲花盏”,或“玉葱
杯”,等等。以上酒器,几乎每一种
都有一个来龙去脉的优美典故,
不再赘述。
二是还有些更奇特的酒器。
如古时曾有人以人头骨为酒器,
听来使人毛骨悚然。以人头骨为
酒器,在我国古代乃至近代都曾
发生过。一种是以仇人头骨为酒
器或便器,以泄其愤;一种是迷
信无知,以人头
骨为酒器或食
器,以祈福求
祥。其实这都是
一种原始社会遗
留下来的野蛮风
习。专稿
溜丑滴父莹
举世无双的中国酒文化(三)
作者:黎莹
作者单位:
刊名:
食品与健康
英文刊名:FOOD AND HEALTH
年,卷(期):2004,""(3)
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pyjk200403003.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