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二 地 理(文科)
(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不用交,自己保管好以备讲评使用。
第I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我国领土的最西、最北、最东、最南端,据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A.a、b B.a、c C.b、c D.b、d
2.四地所在省区陆地面积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3.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4~5题。
4.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
5.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 156米 B. 178米 C. 220米 D. 255米
下图阴影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
7.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降水 D.热量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我国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
分析表中信息,回答10~11题。
| 时间 | 6月~9月 | 9月~次年6月 | 6月~9月 |
| 农作物种植 | 玉米 | 小麦 | 玉米 |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 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
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第12、13题。
12.①②③④依次示意
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13.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A.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右图.完成14~16题。
14.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15.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16.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17.右图甲、乙、丙、丁、戊代表不同的植物景观,甲、乙两种植
物的界线与下列等温线中最接近的是:
A.1月平均气温0℃ B.7月平均气温5℃ C.年平均气温10℃ D.年平均气温—10℃ 18.A、B处的河流: A.流域气候湿润,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以雨水补给为主,冬春有凌汛发生 C.A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处以雨水补给为主 D.A处以雨水补给为主,B处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初级产业产品的外销为澳大利亚重要外汇来源之一,近五年来由于降水极少,该国已面临“百年大旱”。权威人士提出“若再没有足够的雨水,将停止大部分农地的灌溉”。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9.“停止农地灌溉”的措施一旦执行,受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停止农地灌溉最可能带来的国际性问题是:
A.铁矿石和煤炭价格上涨 B.牛羊肉和稻米价格上涨
C.乳品和原油价格上涨 D.羊毛和小麦价格上涨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形名称正确的是( )
A.①海岸山脉、②科迪勒拉山脉、③大草原、④拉布拉多高原
B.①内华达山脉、②落基山脉、③大平原、④阿巴拉契亚山脉
C.①科迪勒拉山脉、②内华达山脉、③密西西比平原、④拉布拉多高原
D.①落基山脉、②内华达山脉、③大平原、④阿巴拉契亚山脉
22.流经图中③地形区最大的河流及其注入的海域,正确的是( )
A.马更些河——大西洋 B.圣劳伦斯河——圣劳伦斯湾
C.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 D.哥伦比亚河——哈得孙湾
2014年2月8日人民网:今日,遥远的南极又增加了一抹中国红——中国在南极的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主楼正式竣工并投入运用。根据图文材料完成23~25题。
23.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每年11月~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24.泰山站雄伟壮观,外形设计采用圆环形外表、碟形结构和高架设计,主要是因为( )
①视野开阔 ②减小风阻 ③防潮 ④避免飞雪掩埋 ⑤保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5.下列对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山站常年吹东北风 B.昆仑站气压最高
C.长城站降雪量最大 D.泰山站年日照时数最长
某游客在日记中记录: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三江平原的乌苏镇。在这个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进行木材、大豆、小麦等交易。据此回答26~28题。
26.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①图 B.②图 C.③图 D.④图
27.依据日记内容判断,当时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8.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可能来自的邻国是( )
A.朝鲜 B.韩国 C.俄罗斯 D.蒙古
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图完成29、30题。
29.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丙丁
3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脉甲以北是准噶尔盆地 B.山脉乙东侧的②地水土流失严重
C.山脉丙位于湖南省与两广的交界处 D.山脉丁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第Ⅱ卷(综合分析题,共40分)
31.(10分)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1月-20°C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分)
(2)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4分)
(3)图示区域所在地区是我国保有湿地最多的省份之一,但近年我国逐渐停止了在本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4分)
32.(12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5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4分)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上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分)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性因素。(2分)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3分)
33.(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4分)
(2) 甲区煤炭资源丰富,指出其运往上海最经济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4分)
(3)水资源短缺是京津区工农业发展的性因素,请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分)
34.(8分)读南美洲地形图及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过程示意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河名称是_______________(1分)。
(2)图中②地区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1分)_,并简析其成因(4分)。
(3)图中③、④两地自然带类型分别为______和_____。这种自然带分布现象体现了非地带性特征。(2分)
(4)图中②地区所在国家为世界重要的____矿产出口国。(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