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对象:学前班~二年级对手工感兴趣的学生
教学目标:1.加强小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们的兴趣
2.增强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参与意识及技巧
3.散发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孩子们的自我肯定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自信
心
教学安排:支教第一周、第四周、第七周、第十周由周邵湘负责教学
支教第二周、第六周、第八周、第十一周由包琳负责教学
支教第三周、第五周、第九周由谭路路负责教学
教学内容:因考虑到安全问题,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些简单的手工叠纸类的小制作,其工具不包含小刀、剪子等任何易对孩子们造成伤害性的物品。
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从整体上来说,基本是采取循环复习式的教学方案,即第一周教一个简单的小制作,第二周上课时教师可先花20分钟队上次所制作的复习,然后再重新教授一种新的小制作,第三周再复习前两节课所学的只是,不再教授新知识。这样的循环复习式教学考虑到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可以使孩子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本教学过程展示: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授课前的准备:
要确保手工制作的手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差,手眼协调能力需要加强,这就决定了手工制作的难易程度。教师应对学生的各方面接受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及动手能力来选用或审计自己的教学内容。
在授课前展示成品,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他们即将完成的目标及结果,并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有完成任务的持久性。同时,老师应当要鼓励学生,说明手工制作是可以在学生的努力下顺利完成的,强化孩子们的自信心。
要明确手工的目的和意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好玩又好动,所以要说明活动目的,以便于孩子们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授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要指定明确的纪律规则,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律能力差,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约束,可在授课时明确纪律要求,如叫孩子们注意先听清看清,然后再跟着做,一步一步地来,避免出现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的情况。因此,课堂纪律必须要保证,向孩子们说明操作过程中保持教师安静的重要性,如果发生争执等纠纷,教师应及时制止。
要明确示范每个步骤,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偏小,观察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都较差,需要教师清楚讲解每个步骤,保证学生能够明确理解,并把重难点反复讲解,知道学生完全掌握为止。
要建立互相合作的关系,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及一帮一等方式进行操作练习。但如果合作过程出现问题名教师应及时帮助解决,杜绝小组成员之间发生纷争问题。
过程中药不断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要善于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当孩子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及时帮助,当他们有进步时,要积极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
教师必须考虑自己与孩子们的年龄差距,认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切忌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急躁心理,从而指责学生或批评学生,应耐心地指导孩子们的学习。
3. 授课结束后有关作品保存问题:
手工作品保存可通过教师制作学生小档案,将优秀的手工作品都收集其中,或让学生自己制作小档案,将每次的作品都保存其中交由父母保管,成为孩子们的成长见证,也可以在一些大型趣味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时拿出来展览以示孩子们的成就感。
教学评价:
有关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参与的时间、广度及课堂纪律问题,学生积极性,学生所完成作品的情况这几个方面来评价,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总结,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制定人:学前~二年级手工组长周邵湘
2012年3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