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柱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15:21
文档

柱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资料1.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1.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染填土,层厚约0.6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5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黏土,层厚1.8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细砂,层厚2.0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强风化砂纸泥岩,厚度为揭露,承载力特征值。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表1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重度比孔隙比e液性指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压缩模量Es()标准灌入锤击数N
推荐度:
导读1设计资料1.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1.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染填土,层厚约0.6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5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黏土,层厚1.8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细砂,层厚2.0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强风化砂纸泥岩,厚度为揭露,承载力特征值。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表1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重度比孔隙比e液性指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压缩模量Es()标准灌入锤击数N
1设计资料

1.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1.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号土层:染填土,层厚约0.6m,含部分建筑垃圾

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5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

号土层:黏土,层厚1.8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

号土层:细砂,层厚2.0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

号土层:强风化砂纸泥岩,厚度为揭露,承载力特征值。

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土层编号土的名称重度

比孔隙比e液性指数

黏聚力c()

内摩擦角

压缩模量Es()

标准灌入锤击数N承载力特征值

杂填土18
粉质黏土200.650.8434137.56150
黏土19.40.580.7825238.211190
细砂210.623011.616240
强风化砂纸泥岩221822310
1.4水文地质条件

(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位于地表下1.5m。

1.5上部结构材料

拟建建筑物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框架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350mm。柱网布置如图所示。

1.6上部结构作用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1.2所示,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1.3所示。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题号
A轴B轴C轴D轴A轴B轴C轴D轴A轴B轴C轴D轴
11032161512521362112522116055605256
21090173013121208190150242185626657
3115018151370117021017527119271736772
4121818731433128123519329722880837482
5128218831496135925721832524686908388
61339197015601679284242355275969594
7140220571618150231126637722610210498100
81534214016771487335288402304109113106112
915982205172715365309428355120117114118
101659226817781560405329446286130121132106
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值为标准组合值的0.8倍。本次设计采用的题号为1。

1.7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335级。

2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易浅于0.5m,因为表土一般都松软,易受雨水及外界影响,不宜作为基础的持力层。另外,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避免基础外露,遭受外界的破坏。持力层为③层。本设计取基础埋置深度为2.5m。

3基础底面的尺寸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粘土e=0.58,=0.78,查表2-15,深度修正系数、=0.3,按式(2-35),预计基础宽度不大于3.0,可以不做宽度修正。

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计算基础和回填土重时的基础埋置深度为

按中心荷载初估基础底面积

3.1A轴基础底面的尺寸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将基底面积扩大1.3倍,即:,采用3m×2.5m基础。

基础及回填土重

基础的总垂直荷载

基底的总力矩

总荷载的偏心

按式(2-41)计算基底边缘最大应力: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3.2B轴基础底面的尺寸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将基底面积扩大1.2倍,即:,采用3.5m×3m基础。

基础及回填土重

基础的总垂直荷载

基底的总力矩

总荷载的偏心

按式(2-41)计算基底边缘最大应力: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3.3C轴基础底面的尺寸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将基底面积扩大1.3倍,即:,采用3.5m×2.6m基础。

基础及回填土重

基础的总垂直荷载

基底的总力矩

总荷载的偏心

按式(2-41)计算基底边缘最大应力: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3.4D轴基础底面的尺寸及地基承载力验算

考虑偏心荷载作用,将基底面积扩大1.3倍,即:,采用3.5m×3m基础。

基础及回填土重

基础的总垂直荷载

基底的总力矩

总荷载的偏心

按式(2-41)计算基底边缘最大应力:

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4抗冲切承载力验算

初步选择基础高度h=800mm,基础从下到上为2个台阶,每个台阶高400mm。本设计只对C轴进行验算,其荷载取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35。

4.1柱边基础截面抗冲切验算 

 

基底净反力

地基反力计算

,,,(有垫层)。

   

   

为安全计,采用最大净压力则

            

    因为=550mm<800mm,故=1.0。基础用C30混凝土,其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故

满足要求,基础不会发生冲切破坏。

4.2变阶处抗冲切承载力验算 

 

基底净反力

地基反力计算

,,,,(有垫层)。

   

   

为安全计,采用最大净压力则

            

    因为=350mm<800mm,故=1.0。基础用C30混凝土,其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故

满足要求,基础不会发生冲切破坏。

5配筋计算

基础选用HRB335钢筋,

5.1基础长边方向配筋计算

Ⅰ-Ⅰ截面(柱边)

净反力   

  

    

    

配筋面积

Ⅲ-Ⅲ截面(变阶处)

净反力   

 

    

    

配筋面积

比较和,应取进行配筋,取B16@200

钢筋根数

    满足要求

则实际配筋为14B16@200

5.2基础短边方向配筋计算

因该基础受单向偏心荷载,所以在基础短边方向的基础反力可按平均分布计算,取

Ⅱ-Ⅱ截面(柱边)

    

    

配筋面积

Ⅳ-Ⅳ截面(变阶处)

    

    

配筋面积

比较和,应取进行配筋,取B10@200

钢筋根数

    满足要求

则实际配筋为19B10@200

由于BC轴间距仅为2.4m,故按前面所取的尺寸将重叠,需连在一起浇筑。对于整个连在一起的基础而言,内力设计值为单个的两倍,但基础底面抵抗矩成平方增长。经计算最大基底反力满足要求平均基底反力也满足要求。

6绘制施工图

基础平面布置图和基础施工图见2#CAD图。

文档

柱下基础课程设计报告

1设计资料1.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平整1.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染填土,层厚约0.6m,含部分建筑垃圾号土层:粉质黏土,层厚1.5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黏土,层厚1.8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细砂,层厚2.0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号土层:强风化砂纸泥岩,厚度为揭露,承载力特征值。1.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表1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重度比孔隙比e液性指数黏聚力c()内摩擦角压缩模量Es()标准灌入锤击数N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