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 图是北京奥运会运动项目图标,其中图片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 . 拉弓过程中弓发生了塑性形变
B . 皮划艇前进时对水没有向后的推力
C . 人举着杠铃不动时对杠铃没有力
D . 重力改变了跳水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2. (2分) (2017·巴彦淖尔模拟) 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 .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杠杆左侧会下沉
B . 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C . 静止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D .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3. (2分) (2017八下·鄂州期末)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A . pA<pB , FA=FB
B . pA<pB , FA>FB
C . pA>pB , FA=FB
D . pA>pB , FA<FB
4. (2分) (2017八下·期中) 下列常见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B . 跳远运动员要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C . 跳高运动员跑过杆后会落向地面
D . 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
5. (2分) (2018八下·巨野月考) 用水平力推桌面上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 . 力的大小有关
B . 力的作用点有关
C . 力的方向有关
D . 受力面积有关
6. (2分) (2017·湘潭模拟) 自行车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既有利于环保,也有利于全民健身.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能起到增大摩擦的是( )
A . 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
B . 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C . 车轮做成圆形
D . 刹车时用力捏闸
7. (2分) (2017·怀柔模拟)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车轮处装有滚珠轴承
B . 轮胎上印有花纹
C . 刹车皮采用橡胶材料
D . 脚蹬表面凸凹不平
8. (2分) (2016·遂宁) 如图是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他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他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 . 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
D . 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对雪地的压强
9. (2分) (2019八下·北海期末) 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A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B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下列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B . 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
C .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 . 苹果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0. (2分) (2017八下·枝江期中) 某同学使用矿泉水瓶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不能完成实验目的是( )
A .
B .
C .
D .
11. (2分) (2018八下·深圳期中)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活塞式抽水机
B . 茶壶
C . 锅炉水位计
D . 船闸
12. (2分) (2019八下·朝阳月考) 如图所示的图像中,能够正确表示某种液体产生的压强p与液体深度h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 (2017·宝安模拟) 下列对有关物理学家及其所做的实验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托里拆利实验精确地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B .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C .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D . 焦耳最先准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
14. (2分) (2017八下·惠安期中) 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船闸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实现船只通航
B . 学生用吸管“吸”早餐奶与大气压无关
C . 托里拆利实验最先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 . 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
15. (2分) (2018·龙东)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 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 . 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
C .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 .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16. (2分)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 , 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中必须将U形管内抽成真空
B . 若将U形管倾斜,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差会增大
C . 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D . 右边液体的密度ρ2=
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40分)
17. (9分) (2017八下·陕西期中) 如图所示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 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________拉动木块.
(2) 分析________(选填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具体结论是:________.
实验数据如下:
| 序号 | 接触面 | 压力/N | 滑动摩擦力/N |
| 1 | 木块与木板 | 2.0 | 0.4 |
| 2 | 木块与木板 | 2.5 | 0.5 |
| 3 | 木块与毛巾 | 2.0 | 0.6 |
(4) 在第二次实验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
A . 大于0.5N
B . 大于零且小于0.5N
C . 等于0.5N
D . 等于零
(5) 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想探究摩擦力是否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他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18. (7分) (2017八下·临沭期末) 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
(2) 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_相同.
(3) 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
(4) 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19. (6分) 我国是个资源消耗大国,对石油、煤炭等资源的需求非常大.液化石油气和塑料袋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
(1)
罐装的液化石油气在阳光照射下温度升高,内能变________ ,压强变________ ,容易发生爆炸.为了防止爆炸,罐体通常漆成银白色的,这是为了尽可能地________ (填“吸收”或“反射”)太阳光.
(2)
我国每年消耗数千万桶原油用于制造塑料袋.已知原油的热值为4.4×107J/kg,完全燃烧l kg原油可放出 ________ 热量,这些热量若只有42%被水吸收,则可以使 ________ kg的水温度上升20℃.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开始塑料袋的使用,目的是________
20. (15分) 如图是利用电子秤显示水库水位装置的模型图,该装置主要由两个重力均为20N的动滑轮、长方体物块A和B以及轻质杠杆MN组成,物块A通过细绳与滑轮相连,物块B通过细绳与杠杆相连,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M:ON=1:4,已知物块A的重力GA=1500N,底面积S=0.01m2 , 高H=10m,物块B的重力GB=100N.一切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当物块A有五分之一露出水面时,水库水位刚好达到警戒水位.求:
(1)
当达到警戒水位时,物块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
当达到警戒水位时,物块A所受的浮力大小
(3)
当水位上涨超出警戒水位2.5m时,电子秤的示数
21. (3分) (2017·顺义模拟) 如图甲所示,实验桌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烧瓶内装有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和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烧瓶内分别装有阻值为5Ω的电阻丝R1和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R2 . 实验桌上还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开关各一个,停表一块,导线若干.小明猜想“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阻值大小有关”,于是他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乙所示,将装有R1的烧瓶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通电时间为2min时,停止计时,记录相关数据,断开开关.
b.用装有R2的烧瓶替换装有R1的烧瓶连入电路,闭合开关,同时按下停表开始计时,通电时间为2min时,停止计时,记录相关数据,断开开关.
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小明计划探究的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
(2) 小军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不能验证他的猜想.其理由是:________.
(3) 请你针对小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
参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40分)
17-1、
17-2、
17-3、
17-4、
17-5、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