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
按照、市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全镇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整治中消除隐患,在攻坚中筑牢底线,确保社会平安、百姓心安,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新春佳节,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认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关键时期。各类企业进入生产高峰期,易出现赶工期、抢进度和突击生产、超负荷运转等问题,人流物流车流急剧增加,用火用电需求旺盛,群众出行和聚会集会活动增多,加之受复杂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安全生产面临较大挑战。各相关领域要始终绷紧神经,不能有丝毫松懈、半点马虎,深入研判岁末年初事故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防范管控工作方案。各单位负责人要亲力亲为,深入一线加强督促指导,严格落实安全防范责任措施。各类企业要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深入细致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围绕关键领域,认真落实针对性监管措施
要针对岁末年初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活跃,车流、人流、物流持续增加的实际,针对“三超”“三违”等违法违规问题将有所抬头,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极易诱发事故等情况,突出交通运输、消防火灾、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压力容器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关键部位,落实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管控措施。
交通运输领域要结合“春运”工作,加大对重点运输企业、重点车辆、重点人员的安全监管,集中排查整治危险路段安全隐患;加强对车流、客流集中道路的交通疏导和巡逻管控,严厉打击超员超载、客车违规载货、非法营运、超范围营运、不按规定线路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单位:交警中队、村镇建设办、行政执法分局、运管所)
消防火灾领域要突出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出租房屋、社会福利机构、文化娱乐场所、商贸综合体、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层地下建筑等重点对象,进一步深化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严防火灾、踩踏等群死群伤事故。(责任单位:派出所、安监站、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文化站、各行政村(社区))
建筑施工领域要重点加强脚手架、超重机械、深基坑支护等专项治理,严格高边坡以及房屋拆迁等施工部位和环节的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坍塌、坠落等事故发生。(责任单位:村镇建设办、行政执法分局)
危险化学品领域要结合综合治理行动,严格落实防火、防冻、防爆、防泄漏、防中毒等安全措施,防止危险化学品丢失、泄漏、污染和爆炸等事故发生。烟花爆竹行业要加强运输、储存、销售、燃放等各个环节的检查,尤其要积极开展联合执法,加大对节日期间烟花爆竹非法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安监站、派出所)
特种设备领域要吸取事故教训,突出集中供气设施、压力容器,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种设备运行等环节部位,督促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责任单位:质监所、经济发展办、安监站)非煤矿山、油气地下管网、冶金、建材、船舶、旅游、民爆、铁路、电力等行业领域,也要结合行业领域监管特点,全面落实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措施,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突出工作重点,全面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各职能站办所、村(居)、企事业单位要将做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与本线办工作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前期安全生产大检查的有效经验和做法,继续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为着力点,全面深化隐患排查治理,着力排查重大风险,清除重大隐患,防控重大事故。
要持续推进重点领域消防安全隐患整治集中攻坚,坚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进一步深化“地毯式”排查、“销号式”整改,确保隐患“零遗漏”、问题“不反弹”。要强势挤压违法犯罪空间,加强大型群众性活动、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防范和巡查,大力开展电瓶车违规停放及充电专项整治,全面补齐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领域短板。
要加强城乡公路的维修养护,扎实抓好公交车辆检修、“黑点”路段整治和人员检查等工作,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要严格开展各类执法检查,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严防食品药品、危化品企业、矿山、烟花爆竹、建筑工地等领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高度重视抓好危旧房整治、地质灾害防治、雨雪冰冻天气防范、清薪维稳以及“防风险、降不良”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持续保持和谐稳定。
要紧盯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发现的隐患尤其是重大隐患和安全风险点,坚决落实隐患整改“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和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新排查出的隐患,要列出整治清单和时间表,坚决落实整改;对已完成整改的隐患,要组织“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对事故隐患整改不认真、不彻底的生产经营单位,按照相关法律和“四个一律”的要求,严肃查处;对工作责任不落实、整改不积极的地方和责任人员,要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四、严格应急值守,提升风险预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各职能站办所、村(居)、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岁末年初的应急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和事故信息“零报告”等制度,确保信息及时上传下达。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备勤工作,做好装备、物资、队伍等各项应急准备,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交通、气象、国土、安监等部门要加强协作联动,充分发挥职能站办所间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作用,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微信、网络等渠道,向高危企业发送风险预警提示。同时,要针对性加强冬季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等应急知识的宣传,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