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序号 | 审查 内容 | 评价报告审查要点 | 类别 | 修改意见 | ||||||||||
| 一、基本要求 | ||||||||||||||
| 1 | 评价资质的相关要求 | 选择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符合要求,且在核定业务范围和有效期内。其中:剧毒品、省级以上投资主管部门核准、备案的项目应是甲级资质。 | A | |||||||||||
| 评价人员资质符合要求,且在有效期内。 | A | |||||||||||||
| 评价报告书的项目评价人员不得少于5人,其中化工类高级或注册安全工程师、工程师不少于2人;评价组成员中如专业不能满足项目安评时,需聘请化工类2名以上技术专家。 | B | |||||||||||||
| 评价报告的评价人员情况介绍中,必须提供评价人员的姓名、在项目组中职务、职称、专业特长、资格证书编号以及本人签名,且符合《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等相关要求。 | B | |||||||||||||
| 2 | 报告格式 | 符合《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等相关要求。包括字号字体、纸张排版、印刷、封装和盖章等。 | B | |||||||||||
| 二、项目概况 | ||||||||||||||
| 3 | 前言 | 高度概括项目来由、性质及企业简况,简述项目评价对象、范围、依据及工作经过,明确哪些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须凭安全生产许可证生产,企业是属于危化品生产单位还是使用单位。正确确定和明确评价范围的具体内容。 | B | |||||||||||
| 4 | 项目周边和内部 | 项目的生产、储存设施与人口密集区、公共设施、自然保护区、军事管理区等8类重要设施应表述清楚;改扩建项目与原有生产储存装置间关系应表述清楚。项目周边存在停用、闲置和废弃的装置和设施时,应叙述清楚。 | B | |||||||||||
| 5 | 项目四图 | 报告中需附项目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防爆区域图。其中:项目周边环境清楚并有大致距离(图示或文字);总平面布置图(竣工图)中需标明建、构筑物及设施的间距;爆炸区域划分图应按照装置释放源准确划分。 | B | |||||||||||
| 6 | 原料产品和中间产品 | 产品表述其用途;产品和使用的原料名称、年产量(使用量)、储存量、包装及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内容表述全面。 | B | |||||||||||
| 名称要符合《化学命名原则》,对混合物和使用商品名的物料必须清楚标明其主要成分,对于有保密要求的物料必须注明其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 B | |||||||||||||
| 7 | 工艺 | 采用工艺符合国家、省、市产业。 | A | |||||||||||
| 每个产品的反应方程式、工艺流程简图及工艺说明叙述准确,(主、主要副反应不清;反应物、主要生成物有遗漏;遗漏重要反应条件;工艺不清;物料严重失衡均视为严重缺陷) | B | |||||||||||||
| 应对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水平进行对比 | B | |||||||||||||
| 8 | 装置设备 | 主要设备一览表中标注主要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工况、材质等参数齐全、正确;特种设备在备注中明确或单独列表注明。(遗漏重要设备、设施;主要设备清单多处谬误均为不符合) | B | |||||||||||
| 联合装置应表述清楚其主要装置、设施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 B | |||||||||||||
| 9 | 配套设施 | 与建设项目配套的公用和辅助工程设施(水、电、热、气、氮、消防设施等),应表述清楚其能力或负荷、介质或物料来源。 | B | |||||||||||
| 10 | 项目变更 | ①项目建设实际与设计专篇局部不一致的部分应予以表述;②有变更的,应有设计单位变更手续;③对变更部分应在后述评价过程中从是否符合安全条件进行评价。 | B | |||||||||||
| 11 | 危化品 信息 | 危化品无遗漏;数据信息无明显错误。 | B | |||||||||||
| 辨识的危化品范围:《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版) | ||||||||||||||
| 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评价单元与方法划分 | ||||||||||||||
| 12 | 危险危害因素 | 辨识全面、正确,做到遗漏。(重要危险物质、重要生产储存装置、重要工艺危险分析、选址与总平、公用工程) | A | |||||||||||
| 13 | 重大危险源 | 辨识、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按GB18218-2009)。 | A | |||||||||||
| 14 | 评价单元 | 评价单元划分正确并说明其划分理由。 | A | |||||||||||
| 评价单元至少应包括: ⑴法律法规等方面符合性评价单元; ⑵周边环境、地质条件、适应性评价单元; ⑶总图布置及建、构筑物符合性评价单元; ⑷工艺、设备、装置、设施方面安全可靠性评价单元; ⑸危险化工工艺控制符合性评价单元; ⑹公用工程、辅助设施配套性评价单元; ⑺应急救援有效性评价单元; (8)安全管理和从业人员条件方面符合性评价单元。 | ||||||||||||||
| 15 | 评价方法 | 必须采用安全检查表评价法;根据安全评价需要可辅以其他安全评价方法。 | A | |||||||||||
| 四、安全设施 | ||||||||||||||
| 16 | 安全设施配备 | 应按照安全设施目录分类列出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安全设施; 应列出建设项目落实的安全设施情况; 应列出未采取设计的安全设施。 | A | |||||||||||
| 五、定性、定量分析和符合性评价 | ||||||||||||||
| 17 | 固有危险程度 | 固有危险程度按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计算、分析评价有严重缺陷的为不合格。 | B | |||||||||||
| 18 | 风险程度 | 风险程度按要求进行计算和分析评价计算、分析评价有严重缺陷的为不合格。对于泄漏速率、时间,有条件的应进行计算。 | B | |||||||||||
| 19 | 安全条件 | 建设项目的内在、周边、自然条件影响的分析表述全面正确。应考虑环境、地质条件、地震、洪水、滑坡影响等因素,并附相关文件。 | A | |||||||||||
| 20 | 安全生产条件 | 安全设施方面: 1、安全设施的施工、检验、检测和调试情况 ①施工质量:表述施工单位名称及其资质情况,对施工质量应有分析结果; ②检验检测:表述检验检测单位及其资质情况,对检 验检测结果全面、有效性应有分析结果。 | ||||||||||||
| ③调试:表述安全设施试生产(使用)中的调试及运行情况,并有分析结果。 2、安全设施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的说明应列出具体条款。 3、有条件的,应列出借鉴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及其依据。 | B | |||||||||||||
| 21 | 安全管理方面:要求完整表述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情况; 包括: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和装置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情况、培训教育情况等; | B | ||||||||||||
| 22 | 技术、工艺方面: 1、应对建设项目的试产情况技术工艺方面进行介绍,并对技术工艺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 2、对装置的自控、安全联锁系统运行情况应表述清楚并进行分析,得出结果。 | B | ||||||||||||
| 23 | 装置、设备和设施方面: 1、应表述装置、设备和设施的法定检验、检测情况; 2、应对建设项目的试产情况装置、设备和设施方面进行介绍,对装置、设备和设施方面的运行、检修、维护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 | B | ||||||||||||
| 24 | 原料、辅助材料和产品方面: 应对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是否符合安全条件作出分析、评价。 | B | ||||||||||||
| 25 | 作业场所: 1、应表述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配备、法定检验、检测情况; 2、应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检修、维护情况进行分析并得出结果。 | B | ||||||||||||
| 26 | 应急预案方面: 应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完整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及演练记录进行分析评价 | B | ||||||||||||
| 27 | 其它方面: 改、扩建项目依托原有工程的,应按安监总危化[2007]121号文“以新带老”要求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安全对策措施要求。 | A | ||||||||||||
| 六、事故及案例 | ||||||||||||||
| 28 | 事故管理 和案例 | 1、应对试运行中发生的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并分析评价。包括:设备事故、工艺事故、人身伤害事故等。 2、事故案例有原因有后果,应与建设项目相关,有借鉴意义。 | B | |||||||||||
| 七、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 ||||||||||||||
| 29 | 隐患整改 | 应对验收评价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要求并有复查结果。 | A | |||||||||||
| 30 | 措施和建议 | 应在已有的安全设施与措施基础上体现进一步的安全措施和建议,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 B | |||||||||||
| 八、评价报告结论 | ||||||||||||||
| 31 | 评价结论 | 按要求,结论客观、公正、明确,用语准确。 | A | |||||||||||
| 对于领证单位,应对企业是否具备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 | ||||||||||||||
| 32 | 交换意见 | 报告中需附评价机构与建设单位的交换意见表,双方签章。对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应予以充分说明。 | A | |||||||||||
| 现场审查要点 | ||||||||||||||
| 33 | 企业周边的情况与报告一致,并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和环境条件。 | A | ||||||||||||
| 34 | 企业内部与报告一致。重要设施的周边距离满足安全距离。 不得存在漏评的装置、设施。 评价涉及到的停用、闲置和废弃设备设施不得使用。 | A | ||||||||||||
| 35 | 建设项目的工艺、装置、设备与安全设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的内容一致,局部不一致的应附相关变更文件。现场没有使用淘汰的工艺、设备。不得存在与批准工艺和主要装置不一致的情况。 | A | ||||||||||||
| 36 | 要求生产装置、设备运行正常,公辅设施运行正常,设备维护较好,并符合安全要求。 | A | ||||||||||||
| 37 | 要求安全设施不低于批准的安全设施装备水平和数量,且齐全,有效。 现场抽查1-2个装置区、成品罐区、装卸区的安全设施配备情况和职工正确使用情况。 | A | ||||||||||||
| 38 | 要求安全标志、安全标识齐全,危险品周知卡和重大危险源标识有且准确。 | A | ||||||||||||
| 39 | 要求应急措施、装备满足安全需要。 现场抽查,要求职工做到熟知熟会和正确使用应急装备。 | A | ||||||||||||
| 40 | 要求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措施满足要求。生产储存装置重要监控数据做到现场显示和远传,并设置必要的报警、连锁和紧急切断。 | A | ||||||||||||
| 41 | 危险化工工艺控制手段符合国家局公布的重点危险化工工艺控制要求,并正常使用。 | |||||||||||||
| 42 | 企业环境卫生和现场管理好。 | B | ||||||||||||
| 43 | 认真贯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基本杜绝“三违”现象。重点检查生产现场防火、防爆、防中毒制度执行情况,特殊作业票证使用情况,隐患排查与治理情况等。 | A | ||||||||||||
| 44 | 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办公场所和设备满足工作需要。 | A | ||||||||||||
| 资料审查要点 | ||||||||||||||
| 45 | 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文件,且在法定范围和有效期内。 编制安全设施施工和监理情况报告,并加盖公章。 | A | ||||||||||||
| 46 | 有试生产(使用)情况报告。取得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告知书; | A | ||||||||||||
| 47 | 编制安全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主要包括安全设施、安全报警控制系统和人员培训教育等方面。 | A | ||||||||||||
| 48 | 安全生产责任制齐全,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及分管领导,有关部门。 | A | ||||||||||||
| 49 | 安全管理制度齐全,包括安全教育、重大危险源管理、特殊作业、隐患排查与治理、危险化学品采购销售审验制度等。 | A | ||||||||||||
| 50 | 有安全管理机构成立文件和管理部门负责人任命,并与实际相符。 | A | ||||||||||||
| 51 |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数量和培训资格证书齐全有效。 | A | ||||||||||||
| 52 | 有安全管理台帐和用户档案,包括教育培训台帐、隐患排查台帐、事故台帐、销售台帐等记载真实、明晰,用户档案真实。 | A | ||||||||||||
| 53 | 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和修改。 | A | ||||||||||||
| 54 | 营业执照、消防验收意见书、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检验报告、防雷检测等文件真实有效。 | A | ||||||||||||
| 说明 | 1、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如有一项A项或B项不合格,则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审查不予通过; 2、如发现新的问题不在上述内容范围内或发现不合实际的内容,请在修改意见栏内加以表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