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森林病理实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30:48
文档

森林病理实习

森林病理学实习报告组别:第一组报告人:崔文夏学号:20080653002指导老师:洪英娣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08一、调查地区的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地点有三个:1、西南林业大学校园2、云南省林科院3、金殿公园三个调查地均属昆明市,调查地情况概括如下: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33′。南北长237.5公里,东西宽152公里,总面积约21011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
推荐度:
导读森林病理学实习报告组别:第一组报告人:崔文夏学号:20080653002指导老师:洪英娣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08一、调查地区的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地点有三个:1、西南林业大学校园2、云南省林科院3、金殿公园三个调查地均属昆明市,调查地情况概括如下: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33′。南北长237.5公里,东西宽152公里,总面积约21011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
森林病理学

组    别:第一组

报 告 人:崔文夏

学    号: 20080653002

指导老师:洪英娣

                    学    院:林学院

专    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08

一、调查地区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地点有三个:

1、西南林业大学校园

2、云南省林科院

3、金殿公园

三个调查地均属昆明市,调查地情况概括如下:

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 102°10′至 103°40′,北纬 24°23′至26°33′。南北长 237.5公里,东西宽152公里,总面积约21011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800米之间。城区坐落在滇池坝子,海拔11米,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昆明属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 15℃左右,年均日照2200小时左右,无霜期240天以上,年均降水约1000毫米。鲜花常年开放,草木四季常青。

二、调查目的、方法及内容

1、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野外识别实习是森林病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对森林病害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野外调查,可以了解环境因素对病害发生的影响;也可以了解病害的种类、分布、发生状况。病害诊断也往往需要对病害发生现场进行详细观察、取样分析。通过本次实习,学习植物病害调查方法和鉴定方法,巩固课本内容增加实践经验,识记几种常见植物病害及其生物学特性。

2、方法及内容

 (1)踏查:对途经的景区、林地做踏查,采集各种病害标本并鉴定。

 (2)重点调查:对金殿里的竹林竹杆锈病,做重点调查,算出其感病等级。  

三、病害标本采集、制作及名录

1、采集及制作

实习沿途采集病征明显的疑似侵染性植物病害组织,放入塑料袋、封口袋中带回实验室压入标本夹内保存。

内业:将采集压好的标本带会实验室,在实验室内,制作徒手切片,进行镜检。对于锈病,采取通过寄主和病征确定病原的方法鉴定;其他病害,通过切片镜检,查阅检索表对比确定病原。

2、名录

   此次实习采到的病害标本通过鉴定,名录如下:

病害名录

采集时间采集地寄主病原病害名称症状
2011.11.07校园常春藤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trichellum (Frex Fr.)

常春藤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从叶尖叶缘发病,病斑褐色近圆形。边缘明显,中间渐变灰褐色,后期病斑散生,有黑色小颗粒。
朴树Pleochaeta shiraiana(P.Hem) Kimbr

朴树白粉病受害叶片起初呈块状退绿,出现黄白色花斑。其后在叶片表面出现灰白色菌丝层及粉状寄生孢子。后期在白色菌丝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逐渐变为褐色,最终变成小黑点。

光叶子花缺素光叶子花黄化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

2011.11.07校园桂花植原体桂花丛枝丛生许多细弱小枝,主梢生长停滞,小枝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感病小枝又可抽出小枝,新抽小枝常簇生成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似鸟巢,形成典型的丛枝症状。
滇石楠石楠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japonicum Syd.

石楠胶锈病性孢子器丛生于叶片病斑上,黑色;锈孢子器丛生于叶背的病斑上,圆筒形。锈孢子亚球形,有细瘤;淡黄褐色,包被细胞侧面亚圆筒形。正面披针形。
樱桃樱桃外囊菌Taphrinaceae cerasi(Fuckel)Sadeb

樱桃丛枝病引起丛枝,病枝直立向上,叶片小型,边缘卷曲,一部分呈黄绿色或红色,以后在叶背形成白粉状的子囊层。
三叶草三叶草单孢锈菌Uromyces trifoolii Hedw(Lev)

三叶草单孢锈病

夏孢子堆深褐色,生于叶两面,叶柄及茎上,包被于表皮下呈疱状,或突破表皮呈粉状,生长季节后期病部发现粉状暗褐色冬孢子堆,春季的新叶上有时可在背或叶上发现黄色杯状小点。

2011.11.08

云南省林科院

棕榈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moupearitinii Tres

棕榈炭疽病病菌多从叶尖侵入,呈黑褐色。扩展以后病斑呈椭圆形,边缘稍起呈黑褐色,内为灰白色。后期病斑连成一片呈干枯状,并出现灰黑色颗粒状小点。
马缨花杜鹃半知菌球孢壳目杜鹃花叶黑痣菌Melasmia rhododendri P.Henn.et Shirai

马缨花小漆斑病叶斑较小,黑色,外有角质漆状光泽
攀枝花苏铁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

苏铁炭疽病从叶尖侵入,向下发展,后期病斑中间深灰色,边缘深褐色,形成灰白的层次感。
天竺桂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 Sphaeropsidales

天竺桂叶斑病主要为害天竺桂叶片。病菌大部分从叶尖或边缘侵入。感病叶片初期出现赤褐色,周围有较宽黄色环晕的小点,扩大后为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黄褐色,最后灰白色,上散生黑色小点。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有一明显深褐色的缘带。
龙爪槐刺槐壳囊孢Cytospora sophorae  Bres.F.Frid.;槐大茎点菌Macropho na sophorae Miyake ;M.sophoricola Teng

龙爪槐枝枯病主要为害生长衰弱幼树的枝、干,也为害冻害、日灼枝或于枯枝梢,有时还为害幼茎或叶片。病树枝、干上生出许多密集的黑色疹状物,湿度大或连阴雨后,从分生孢子器孔口涌出很多分生孢子,干涸后致树皮粗糙,病部不断向上下扩展,严重时整个枝条均长满疹状物,造成枝条干枯死亡。叶片染病生灰褐色斑,边缘褐色,中间灰色。

桢楠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煤炱科煤炱Capnodium spp.

桢楠煤污病在叶及枝上最初发生黑色辐射状小霉斑,连片后呈纤薄绒状黑色霉层,较易剥离,严重时全株污黑色,仅留顶端新叶保持绿色。

2011.11.08

云南省林科院

广玉兰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黑盘孢科刺盘孢属 Colletotrichum sp.

广玉兰炭疽病此病发生在叶片上,多自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水渍状绿色的圆形斑点,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大斑,黄褐色至褐色,以后病斑由外向内呈灰白色或黄褐色,病斑上无轮纹散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斑边缘稍隆起,暗褐色,与健部组织分界明显。
天竺桂子囊菌亚门腔菌纲座囊菌目煤炱科煤炱属 Capnodium spp.

天竺桂煤污病在叶及枝上最初发生黑色辐射状小霉斑,连片后呈纤薄绒状黑色霉层,较易剥离,严重时全株污黑色,仅留顶端新叶保持绿色。
含笑含笑叶枯病菌Phyllosticta yugokwa Saw

含笑叶枯病主要侵害叶尖叶缘,病斑向叶片基部或中脉方向迅速蔓延,形成深褐色不规则大斑块,后期斑块褐色,边缘不甚明显,往往在病健处出现裂折痕,上面散生小黑点。
云南松松落叶纵裂盘菌 L.pinastri (Schrad.) Chev.

松落针病初期出现黄绿相间斑纹,8月份病斑扩大,病叶开始脱落,11月份病斑呈黄褐色,病斑产生许多小黑点,为性孢子器。次年三四月份在落叶上产生具光泽的黑色小点。

枫香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 Phyllactinia corylea (Peia) Karst.

枫杨白粉病多发生于叶背,初期叶上为退绿斑,发生严重时,布满粉霉层,后期病叶上布满黑色小点。
小叶女贞桑寄生属植物 Loranthus(L.) Merr Csculura parasitica

小叶女贞桑寄生叶变小,发叶迟,落叶早,不开花,花少,易落果或不结果,被寄生处枝叶肿胀,发现裂缝或空心。
油橄榄油橄榄环梗孢菌Cycloconium oleaginum cast

油橄榄孔雀斑病叶片表面呈环状病斑,初期叶片表面出现灰黑色小斑点,周围褐色。温暖月份病斑外有一黄色晕环,形状与孔雀眼睛相似。
李树植原体丛芽丛生细弱小枝,主梢生长停滞,小枝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感病小枝又可抽出小枝,新抽小枝常簇生成团,小枝愈来愈细弱,叶片也愈来愈小,外观似鸟巢,形成典型的丛枝症状。
花椒担子菌花椒鞘锈菌Coleosporium xanthoxyli Diet. et Syd

花椒锈病夏孢子堆生于叶背,常扩展到全叶,裸露后呈橙黄色,后退色。
皂荚担子菌层菌纲隔担菌Septobasidium sp

膏药病枝干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菌膜,似膏药状,新的菌膜灰白色,老的菌膜灰褐色,常开裂,病部凹陷。
银杏半知菌类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 (Fr.)Keiaal

银杏盘多毛孢Pestalotia ginkgo Hori

银杏叶枯病六月中旬发生,初期叶先端组织局部褐变坏死,逐渐扩至整个先端呈褐或红褐色病斑,以后继续向叶基部延伸,呈暗褐或黑褐色,直至枯死脱落。六至八月间,病斑边缘波状,清晰具黄色线带,发病期可见黑色小点状的真菌子实体。

2011.11.08

云南省林科院

大白花杜鹃半知菌丝孢纲暗色孢科尾孢属Cercospora rhododendri Ferraris

杜鹃褐斑病初期叶出现红褐色小点,逐渐扩展为近圆形或多角病斑,直径1-5mm散生黑褐色,正面色深,反面色浅。后期病斑变灰白色,边缘深褐色,病斑着生黑色小霉点,严重时病斑相互汇合,全叶发黄,提前落叶。

滇朴桑寄生属植物 Loranthus(L.) Merr Csculura parasitica

滇朴桑寄生叶变小,发叶迟,落叶早,不开花,花少,易落果或不结果,被寄生处枝叶肿胀,发现裂缝或空心,易风折,严重时,整枝或全株枯死。
一串红腐霉科疫霉科 Pythiaceae phytophthora de Bary一串红疫霉病初现水渍状暗红色不规则病斑,扩大成黑褐色,最后形成黑色斑块,导致叶片枯死。叶片受害初现近圆形水渍状暗绿色大斑块,边缘不明显,多发生在叶缘和叶基部,叶柄发病时叶片下垂,潮湿时会产生白色霉状物。
常春藤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trichellum(Frex Fr.)

常春藤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从叶尖叶缘发病,病斑褐色近圆形。边缘明显,中间渐变灰褐色,后期病斑散生,有黑色小颗粒。
龙爪槐镰孢菌属Fusarium tricinctum (Corda)Sacc. Dothiorelalla ribis Gross et Du

槐树烂皮病病斑初为水浸状,黄褐色,近圆形。后发展为梭形。较大的病斑中内部稍下陷,软腐有酒味。呈现典型的湿腐状。病斑可环切主茎。
苏铁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球壳孢壳壳二孢属 Ascochyta cycadina Scalia

苏铁斑点病病害初现时为淡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病重时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斑,造成叶片全部枯死。
担子菌草野柄锈病Puccinia kusanoi Diet

竹叶锈病多发生于多种竹种的叶部,夏孢子堆生于角质层下,结构疏松,呈粉状;冬孢子堆生于角质层下,大而群生,常愈合成片,后裸露隆起。
竹毡锈菌 Stereostratum corticioides(Berk. et Br.) Majnus

竹杆锈病多发生于多种竹种的竹杆中下部或杆基部,严重时小枝叶会受害。初期病部出现白色小圆点,后逐渐变成土黄色条状或片状木栓质垫状物,有时形成一圈环形软木栓。后期病部变成暗褐色,竹杆变黑发脆。

2011.11.09

金殿

山茶寄生性锈藻 Cephaleuros virescens Kunze

山茶藻斑病发病初期感病叶片上产生细小圆点,灰绿色或灰白色,上覆疏松污白色丝状物,呈放射状向四周散开。病斑中部灰褐色稍隆起,表面呈毛毡状,病斑背面凹陷。

麻栎槲寄生属Viscum coloratum (Kom.) Nakai

槲寄生被害树上常见懈寄生灌丛,高0.5~1(mm),灌丛着生处稍肿大。染病枝干的木质部呈辐射状割裂,致受害树生长受阻、腐朽。

2011.11.09

金殿

越橘半知菌柱枝双胞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越橘叶斑病叶斑圆形至椭圆形,稍突起,紫褐色至深褐色,斑点可汇合成不规则疮痂形。
杜鹃Exobasidium japonicum Shirai

杜鹃叶肿病主要危害嫩叶和幼芽,叶面上起初呈淡绿色斑,以后凹陷略呈圆形,病部叶背肥厚,呈弧状隆起,暗褐色,表面被白色粉末。最后叶片干枯脱落。
大叶黄杨胶孢炭疽病 Gloeosporium frigidium Sacc

灰色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riseam Head et Walf

大叶黄杨炭疽病病斑病部褐色,初期湿腐状,病健交界不明显,后期发病部位枯黄,上生轮纹状小黑点,叶片提早脱落。
云南松半知菌类黑盘孢目多孢属枯斑盘多毛孢Pestalotia funereal Desm

松赤枯病症状松针感病后,出现黄色段斑后渐变褐,稍缝缩,最后呈灰白色或暗灰色的病斑。病斑与健康组织交界处常有一暗红色的环圈。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抱子盘。潮湿时,分生袍子盘吸水长出黑褐色墨汁似的丝状或卷丝状的分生于包子角。病斑出现在针叶上下不同部位,病斑以上部分往往枯死断落或叶尖枯死。
棣棠半知菌类、苘麻大茎点 Macrophoma abutilonis Nakata et Tskimoto

棣棠花枝枯病从茎尖向下干枯,使茎由绿色变为灰白色,表面上形成许多黑色小颗粒,病健部位界限明显,由紫黑色线分界。
桂花半知菌类大茎点菌 Macrophoma sp.

桂花赤枯病病斑多从叶尖缘处发生,初期灰色,边缘不清晰,呈扇形状扩张,内灰赤褐色。后期病斑干枯,灰褐色,边缘红褐色,病斑上零星布满黑色粒状物。
大叶黄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正木粉孢属  Oidiumeuonymi japonicae(Are)Sacc

大叶黄杨白粉病病害初发生时,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型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病斑相互愈合,变成不规则的大斑。如将病部表面白色粉状物抹去时,在原发病部位呈现黄色圆斑。
3、竹杆锈病发病率及病害等级

  3.1 调查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在一片竹林里随机抽6个点,每个点取2*2平米的样方,对样方里的竹子数量进行统计,同时记录感病株树。并对其进行受害分级,病级分级标准: 病株分级视病害种类及调查目的而定。病株分级要明确而具体的标准,能较准确地反映林木受害程度。

以杨树叶锈病为例:

级别叶片受害程度代表数值
健康(Ⅰ)

叶上无夏孢子堆0
轻微(Ⅱ)

叶上有1-10个夏孢子堆

1
中等(Ⅲ)

叶上有11-25个夏孢子堆

2
较重(Ⅳ)

叶上有26-50个夏孢子堆

3
严重(Ⅴ)

叶上有51个以上的夏孢子堆

4
                Σ(病级株数*该级代表数值)*100

      病情指数= —————————————————

                    总株数*最高一级的代表数值

  3.2 结果及分析

总株数

I级病株数

代表数值(0)

II级病株数

代表数值(1)

III级病株数

代表数值(2)

IV级病株数

代表数值(3)

V级病株数

代表数值(4)

146432010
243410011
359485033
433282120
568613202
642285522
病情指数=7.04

危害率=14.4%

  总结:整体受害程度较低,但个别受害严重。仍有爆发可能,注意清除感病植株和枯枝落叶。

五、致谢

    感谢这一周洪老师在野外实习作业和实验室标本制作对我们的帮助,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平易近人的姿态深得同学们的尊敬和欢迎。 同时,也要感谢第一组同学(崔文夏、任远航、卢利聃、翟雍善、邓亮亮)的合作和付出!

文档

森林病理实习

森林病理学实习报告组别:第一组报告人:崔文夏学号:20080653002指导老师:洪英娣学院:林学院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森林保护)08一、调查地区的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地点有三个:1、西南林业大学校园2、云南省林科院3、金殿公园三个调查地均属昆明市,调查地情况概括如下:昆明位于云南省中部,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33′。南北长237.5公里,东西宽152公里,总面积约21011平方公里。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2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