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试卷
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命题人:李晗 校对:刘景从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基础知识(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并蒂(dì) 姊妹(zǐ) 沐浴(mù yù)花梗(gěng) 瘦骨嶙峋
B.遮蔽(bì) 菡苔(hán dàn)倾斜 匿笑(nì) 哄堂大笑
C.荫蔽(yin)烂漫(màn) 徘徊(pái huái)树权 坚持不懈
D.覆盖(fǜ) 欣然(xīn) 烦闷(fán) 刹时 抛根问底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开学前进行了十天军训,这是疲倦不堪的十天,更是收获的十天。
B.疫情的源头还不确定,美国政客要中国赔偿这一说法简直不可理喻。
C.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自作主张,而要谨慎从事。
D.在上次八校联考中,小刘的语文考试中失分太多,班级垫底,语文成绩差强人意。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喝醉酒的他就像一个女人似的,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B.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听了老师的批评,小刚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呀!"
D.儿子的一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并让他们喜出望外。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说,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风格千篇一律。
D.书能激发人们对新事物和未知事物的极为强烈的兴趣,能给人带来憧憬和幻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家乡;我老家是湖北武汉人。
B.尽管老师说了很多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英语对我仍然不感兴趣。
C.我们必须全面改善中学生睡眠的健康水平。
D.广东是拥有全国最大智能化、节能环保型家电产量的省份。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不懂,读三遍四遍就懂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相机一旦确定,传感器就固定了,所以实际上拍摄时的景深控制只有后面三个因素,也就是景深控制三要素。
②景深是由传感器的画幅、拍摄时的对焦距离、拍摄时的光圈大小、拍摄时使用的焦距四个因素构成的。
③任何时候只要对上了焦,那么焦点位置是清晰的。
④前景深是指从对焦点到相机方向那段清晰的范围的长度;后景深是指从对焦点到远处那段清晰的范围的长度。
⑤我们平常所说的景深是指总景深,它是前景深和后景深之和。
A.②①⑤④③ B.②⑤④①③ C.③①④②⑤ D.③①⑤④②
8.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C.紫藤萝花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好像在寻找什么。
D.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也只有你会义无反顾地荫庇我。
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8分)
9.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史铁生是当代著名作家,双腿瘫痪。著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散文集《命若琴弦》。
B.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C.注释是帮助我们阅读的有效工具。在《古代诗歌四首》中,可以借助注释“子规”理解诗歌意思,还可借助诗题注释进一步了解作者,如“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
D.鲁迅不仅是作家,还是评论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10.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6分)
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见便曾见,却未曾吃。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哥啊,为人为彻。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罢罢罢!彀了!”
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人名)。(2分)
(2)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片段,回答11-13题。
(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
钟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①,钟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②。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钟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注释:①嵇康,古代士大夫,“竹林七贤”之一。②风箱。
1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4分)
期( ) 舍( ) 俱( ) 若( )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芳入门不顾。
②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
13、这二则材料中的主人公都有什么品质?结合材料分析。(3分)
四、默写(11分)
14、名句名篇默写。
(1)《咏雪》中以“盐”“柳絮”喻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则)》中体现学习与思考二者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4)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5)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6)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
(7)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五、阅读理解(2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11分)
追星OR追科学家?
材料一 左图《大学生贷款追星》 右图《追星整容》
材料二 在长沙市青少年宫,一场大型“追星”现场上演——“院士来了”长沙市青少年科普大讲堂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来到市青少年宫,带领200余名长沙中小学生走进“分子医学”的科学殿堂。
院士进校园,追星现场一度欢腾。以往追星,追的是娱乐界、文艺界、体育界的明星。如今追星文化已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崇拜某一类人,而是走向更开阔的境界,追能够带给自己正能量或积极影响的“明星”。追星科学家,有利于将可贵的科学精神种子播撒在学子的心田,有助于在全社会培植学科学、爱科学、干科学的浓郁氛围。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如何提升孩子们的科学兴趣?方法有很多。“院士来了”青少年科普大讲堂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拉近院士与学生的距离,动情讲述科学家们的故事等方法,提升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继续探索科技之路。
中华民族历来是善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民族。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伟大成果为世界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做出巨大贡献。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袁隆平,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国家科技发展奉献一生。对他们的追崇能够使青少年感受到科学家们为祖国、为民族的伟大献身精神、执着追求的科学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激发着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青少年对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
之前,网上流行一句话“认识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对于青少年偶像的选择,学校、家长们可以保持“宽容”态度,但也要着重引导孩子们学会理性崇拜,注重内涵,让更多积极向上的“明星”引领其探索真善美。
(选自长沙晚报、湘江评论,2020年10月20日)
材料三 7月13日,国家宣布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国家有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将重点整治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板块的生态问题,深入清理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的不良动画动漫产品,严格管控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价值导向问题的不良信息和行为等。
“长大了你想当什么”?以前,很多人都会说“我长大要当科学家、医生、老师”,现在,更多人回答的是“我要当明星、网红”。未成年人追星,未成年人把明星当偶像,这本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部分青少年粉丝群体容易受到操控利用,一些明星及其工作室为吸引流量、名利双收,诱导未成年人盲目追星,使得未成年人追星呈现出无底线倾向,失去基本的价值判断,丧失起码的道德底线。特别是近年来,“饭圈”文化中存在严重的互撕、网络暴力等现象,给青少年成长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这种情形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让互联网空间更晴朗,净化“饭圈文化”环境、风气,为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严格管控未成年人粉丝无底线追星、饭圈粉丝互撕等不良现象正当时,是对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现象的必要纠正。
(选自《团结报》,2020年8月22日)
(1)对于以上三则材料的分析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中的两幅漫画生动形象,极具讽刺意味。左图以当下“校园贷”为背景,反映了部分学生不顾自身条件,贷款盲目追星;右图中的女子不明是非,以“明星”言行为标榜。
B、相比明星,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为国家科技发展奉献一生,他们的精神品质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追求。
C、歌星、影视明星和科学明星都各有其特点,对于孩子们来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尤为重要,不能只有娱乐明星,还要有科学家、医疗界“大咖”。
D、对于“长大后你想当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现在大多数人热衷当明星、网红而不是科学家、教师、医生。
(2)材料二中“追能够带给自己正能量或积极影响的‘明星’”中的“明星”指的是谁?追求这些人的意义何在?(3分)
(3)结合材料,你认为当下社会需要如何引导未成年人理智追星?(4分)
16.阅读《蓝》,回答问题。(13分)
蓝
丁立梅
①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蓝,蓝色的蓝。”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②我们一行人游,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③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神气。几天的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你真不简单!”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⑥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上帝,我来了。”
⑦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⑧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做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⑨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⑩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扬子晚报》在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①②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4分)
(2)文中第⑨小节划线句含义丰富,试作分析。(3分)
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3)丁立梅曾经说过:“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引自《生命是用来爱和珍惜的》),结合这句话,说说文中的“她”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4分)
七、作文(40分)
17、生活中,总有些瞬间令你感动,总有些事件令你回首,总有些人物让你怀念。请以“那一刻,我_________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补齐横线空白处,可以是“感动”“泪目”“难忘”“长大”等等。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与解析
一、语言基础知识
1.A 【解析】B.应为:攲斜(qī)。C.应为:树杈 哄堂大笑。D.应为:霎时 刨根问底。
2.D 【解析】“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的转变而转变,含贬义。这里应该用褒义词“随机应变”。
3.B 【解析】“各得其所”的意思是“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用法不正确。
4.B 【解析】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句末添加“的方法”或“的措施”。
5.D 【解析】A.去掉“的家乡”或“人”。B.把“英语对我”改为“我对英语”。C.把“改善”改为“提高”。
6.D 【解析】前后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7.A 【解析】注意句子的因果联系和总分关系。
8.C 【解析】判断比喻句不能只看有没有比喻词,还要看是否是不同类事物,有没有相似点。C项中的“试探”属于人才有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9.A 【解析】A项中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是小说。
10、(1)明 吴承恩
(2)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只写“偷吃人参果”得1分)
(3)表现了猪八戒贪吃、急躁的性格特点。
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11、约定 离开 全;都 好像
12、①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得分点“惭”“引”“顾”)
②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向子期帮着拉风箱。(得分点“方”“为”)
13、友人和410钟士季都恃才傲物,不尊重他人,元芳和嵇康都比较正直,有理有据,有礼有节。
翻译:(二)钟士季精明而有才思,起初不认识嵇康。他邀请了当时的名流人物一起去探访嵇康。嵇康正在大树下打铁,向子期帮着拉风箱。嵇康不停地挥动铁槌,好像旁边根本没有外人一样,过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跟他们交谈。钟士季起身准备离去,嵇康说:“你听到了什么而来?见到了什么而走?”钟士季回答说:“听到了所听到的东西而来,见到了所见到的东西而走。”
四、默写
14、(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4)不义而富且贵
(5)杨花落尽子规啼
(6)应傍战场开
(7)影入平羌江水流
(8)岐王宅里寻常见
五、阅读理解
15、(1)A 【解析】A选项“以明星言行为标榜”表述错误,应该是“以外在形态、外貌为标榜,整容追星”。
(2)特指科学家。(1分)追星科学家,有利于将可贵的科学精神种子播撒在学子的心田,有助于在全社会培植学科学、爱科学、干科学的浓郁氛围。(2分)
(3)职能部门强化监管,如定期开展互联网专项整治,净化网络环境;明星偶像要担负起正能量的榜样责任,为未成年人粉丝做好表率;家校合力,引导未成年人注重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理性、正确追星。(4分,答出两点即可)
16、(1)答:示例1:留好。因为这几句话既能够体现“她”美丽、健康的外在形象,又刻画了她爱笑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
示例2:删好。①“红唇鲜艳”“灿若木棉花”,这是“她”的外在形象,并非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内在品性;②“她笑着说”“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固然表现了“她”爱笑的特点,但这一特点文章多处涉及,一再写有罗嗦之感;③夸张失常。
(2) 蓝,既指“湖蓝”“天蓝”,又指“蓝蓝”。(1分)情景交融,写我们为纳木错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美景所陶醉,也为蓝蓝与疾病抗争的精神所感动。(2分)
(3) 她战胜了自己,创造了奇迹。①她在“身患绝症”“天崩地塌”之时,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②她看淡了自己曾经争过的“得失名利”。③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更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④她常常去做义工,关爱他人,在帮助别人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每点1分,4分)
六、作文(40分)
17.略。整体起评分24分;离题作文16分以下;未达600字扣3分;前两个错别字不扣分,从第三个字开始,每错一个字扣一分;全文抄袭试卷中的阅读文段,12分以下酌情给分。出现真实校名、地名扣2分;缺标题扣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