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7+540—K7+740原地掺6%石灰土
首
件
工
程
总
结
南京东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王石线(常青段)工程B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一年七月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确定施工最优方案,更好的为大面积原地掺6%石灰施工提供依据,和确定全面施工的质量指标。我项目部拟选择一段落作为原地掺6%石灰施工首件工程段。我们将通过首件路段的拌和、碾压及施工配合等明确施工机械的性能,拌和、整平、碾压方式和相应的协调工作并确定压实系数,碾压方式、遍数、机械配置安排及其它质量控制参数。
首件工程段位置:K7+540—K7+740段。
首件工程段施工日期:我们将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首件工程的施工。初定于 7月20日~7月22日间进行施工,在碾压结束后进行质量检测进行施工总结,并确定大面积施工方案。
一、首件工程段的准备工作
(1)施工准备工作:主要进行原材料石灰的检验、各种机械设备调试、技术准备等各项工作。
(2)原材料准备及检验:原材料主要是石灰,对原材料质量严格把关是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将选用优质的原材料,石灰选用Ⅲ级以上优质石灰,其消解后钙镁含量不低于50%。我部在对原材料进行检测时及时请监理组和项目办相关人员到场,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监理组、项目办,随时配合上级抽查,确保原材料一次性合格,坚决杜绝舞弊行为。检测不合格的材料及未经检测的集料决不用于本工程。为防止石灰的打炮现象,石灰必须提前7-10天消解。
(3)机械设备选配:为保证首件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确保各种配套机械设备质量和数量,对该段我们配备的主要机械有:
①YZ18JC振动压路机1台
②PY180平地机1台
③ZL-30装载机1台
④PC200挖掘机2台
⑤120推土机动2台
⑥路拌机1台
⑦5T洒水车1台、18-21T压路机2台
(4)人员配备 :
质检试验员2名:负责石灰原材料、灰剂量、压实度、平整度等检测工作。
测量员1名,配辅助工3名,负责中、边线放样,测量原地面处理后高程测量,划格配灰,碾压后高程、宽度、横坡检测等工作。
施工员1名,配辅助工6名,负责施工过程的机械组织,石灰配料、边角处平整、拌和均匀性控制等工作。
安全员1名: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技术员1名:负责技术资料收集和整理,各阶段的排检工作。
(5)技术交底
在开始铺筑前,项目经理部由技术负责人准备技术资料,负责向参加施工的全体技术人员、施工负责人、试验人员和测量人员等,以的形式进行全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附后)。对各种机械操作手和技术工人,进行现场技术交底。交底内容除原地掺6%石灰施工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操作规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试验检测方法外,同时明确岗位职责,使全体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职责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技术要求明确、质量标准明确,从而使原地掺6%石灰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6)压路机碾压组合方式
为保证压路机组合、配套最合理,达到压实度标准且压实遍数最少,我部拟对200米首件工程试验段以100米为单位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碾压配套方式进行碾压,确定相应碾压方式;拟对18T振动压路机静压第一遍开始进行压实度检测,直到达到压实度标准为止,根据施工碾压遍数、和费用进行对比,从而选择采用最优的施工方案。具体组合方式如下:
| 组合方式 | 压路机种类 | 碾压方式 | 碾压遍数 | 碾压速度(km/h) |
| 1 | 振动压路机 | 静 压 | 1 | 2.0 |
| 振动压路机 | 低频率、小振幅 | 1 | 2.0 | |
| 三轮静力压路机(18~21t) | 静 压 | 3 | 1.5 | |
| 2 | 振动压路机 | 静 压 | 1 | 2.0 |
| 振动压路机 | 强 振 | 2 | 2.0 | |
| 三轮静力压路机(18~21t) | 静 压 | 2 | 1.5 |
为保证首件工程的铺筑质量,我部由技术负责人郭诚组成以试验组、测量组、质检组三位一体的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并进一步明确在原地面施工中的职责。
(1)试验组负责石灰原材料的检测、石灰剂量的检测、压实度的检测,由陈辉负责。
(2)测量组负责控制测量、检测、计算试验段的松铺系数;测量原地掺6%石灰施工后的标高、横坡及各部位几何尺寸。由周敦负责。
(3)质检组负责成型路段的质量检测及评定,反馈质量信息发现质量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由陈旭负责。
(4)及时与监理组、项目办联系共检,以保证工程质量。
以上三个技术职能部门组成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定时地进行质量跟踪,从而加强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根本上保证了工程质量。
三、施工流程
下承层准备
施工前恢复中桩及边桩,25米一点,用石灰线划出原地掺6%石灰施工宽度;并计算出用灰量。
准备掺灰前,对原地面处理后的横断面高程进行复测,
测量放样
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测量高程,放出施工宽度。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路基两侧超宽30~50cm。
施工的工序如下:
(1)根据配合比计算石灰的用量划格配灰,根据最大干密度1.62确定每吨消石灰的掺灰面积为70平方。
消石灰数量M灰=70.75×0.20×ρ灰土×6%÷0.96=70.75×0.2×1.62×6%/0.96=1415Kg
ρ灰土-6%石灰土最大干密度=1.620g/cm3
(2)用装载机配灰,根据以往经验30装载机每斗装灰量约1.1吨,考虑施工配比理论略大,每斗配灰60平方;
(3)人工配合挖掘机放灰;考虑工序间搭接,装载机应从下风方向沿纵向配灰;挖掘机沿纵向铺灰;纵向铺完四路即可拌和。
(4)用路拌机拌和混合料。为调整路拱和控制拌和深度,拌和前调好路拌机的入土深度,以防夹层现象发生。路拌机沿外侧向内侧进行拌和,根据含水量、石灰均匀程度确定拌和次数。第一次拌和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拌和的目的主要为降低含水量和增加石灰的均匀性。粉碎功能已不是考虑的重点。检查拌和深度、灰剂量和含水量。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花面,无粗细集料窝。若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则增加拌和次数,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用洒水车补水。灰剂量不足则根据情况适当掺灰。
(5)拌和经检测合格后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平地机精平。
(6)按碾压组合方式进行碾压,碾压前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含水量。采用先轻后重的方法,由边向中碾压由低至高碾压(弯道由内向外碾压),直至密实度达到要求(最好当天压完)。压路机在碾压路段禁止调头、换档、转向。
(7)检测厚度、压实度等控制指标,洒水养生。
四、确保试验段成功的措施
(1)、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1、建立工程质量创优领导责任制:
各级领导创优责任:项目经理对本试验段工作全权负责,并进行组织、推动、决策;项目经理部贯彻实施创优计划,督促、检查、领导本工程的创优工作;施工队长对单项工程创优负责;形成各领导分级负责,逐层保证。把创优成效列入考核领导和技术负责人业绩的重要内容,凡试验段失败追究其责任人责任,影响创优达标的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三年内不得晋级,形成各级领导重视的局面,为创优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针对本合同段的工程特点和创优目标,对各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分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质量保证体系。
1-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a、项目部建立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从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到主要部门负责人,确保投标书中的人员进场,其他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严考核选用,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实现。
b、贯彻执行项目法施工管理,认真总结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认真审核该合同段工程技术方案,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案及生产工艺,并在试验段基层上求得最佳施工工艺,对以后大面积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c、我单位已通过IS09000认证,并制订了质量体系文件化程序,质量体系已处于有效运行中,对各项管理工作和施工技术均按程序文件执行;同时按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目标,优化、完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做好相应配套计划,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及责任人,以确保总体创优目标的实现。
(3)工艺技术、工序自检控制:
a、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实行质量否决权。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尝试新工艺。
b、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和标准,遵规操作,该试验段分项工程开工前均制订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做好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和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 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
c、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施工原始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数据准确,内容齐全。
(4)检测、试验设备控制:
a、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们将配备性能优良、精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检测、试验设备。
b、对配置的检测试验设备,在使用前送国家认可的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并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标识。当无需送检或不存在国家认可的基准时,项目部可自行校验,并形成记录文件。
c、将对所有检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确保检测设备有适宜的环境,以保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
d、项目工程组、试验室建立检测、试验设备明细台帐,掌握检测、试验设备现状,实行动态管理。
e、项目工程组、试验室定期或不定期对主要检测、试验设备进行保养和复检,并形成记录文件。
(5)检验、试验控制:
a、项目工程组、试验室对凡是进场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均按招标文件、规范、程序文件的规定,按规定频率和方法进行检验、试验。
b、对未经检验、试验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一律不得使用。
c、施工前对路基严格按招标文件、规范的验收标准,进行再次检验和测试。
d、项目工程组、试验室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检验各工序质量,评定分项工程质量,对不合格的工程坚决返工处理。
e、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未得到检验合格前,不准进行下一道工序。
f、加强施工期间及竣工前对已完工程的维护工作。
五、试验段总结
通过K8+100~K8+300段10%灰土试验段的两种施工方案对比,第一种施工方案结束后通过灌砂法试验,压实度分别为94.6%、95.8%、94.3%、95.7%,第二种施工方案结束后通过灌砂法试验,压实度分别为97.5%、96.8%、97.6%、97.3%,确定采用第二种施工方案。我部以后在10%灰土施工中将严格按照此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六、详些资料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