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
1.(2012·海南单科)关于植物细胞中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番茄和水稻根系吸收Si元素的量相等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H和N
C.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无机离子需要ATP
D.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可为豆科植物生长提供N元素
2.(2013·四川成都一诊)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会发生在人体内的是 ( )
A.H2O中的O转移到O2中
B.CO2中的C转移到C6H12O6中
C.C6H12O6中的H转移到C2H5OH中
D.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
3.(2012·重庆理综)下列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4.(2013·湖北荆州质检(Ⅰ))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并测得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图甲),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和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下图乙)。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甲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图乙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5.(2013·河北质量监测)下列曲线所示的生物学意义,错误的是 ( )
A.如果图①纵坐标表示细胞内呼吸强度,则横坐标表示O2供应量
B.如果图②纵坐标表示酶的活性,则横坐标可表示温度
C.如果图③纵坐标表示氧气出入红细胞的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的浓度
D.如果图④纵坐标表示植物根对K+的吸收速率,则横坐标可表示O2的供应量
6.(2013·安徽、江南十校)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某细胞中存在血红蛋白说明其已经发生分化
B.蝌蚪尾巴消失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分化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分化
D.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7.(2013·湖北荆州质检(Ⅰ))呼吸熵(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右图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的关系。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b点有氧呼吸的强度大于a点有氧呼吸的强度
C.为延长水果保存的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的变化而变化
8.(2012·上海单科)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 )
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9.(2012·江苏单科)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
| 编号 | 化合物 | 实验检测 | 组成单位 | 主要功能 | |
| 检测试剂 | 颜色反应 | ||||
| ① | 脂肪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脂肪酸 | 储存能量 |
| ② | 糖原 | 斐林试剂 | 砖红色 | 葡萄糖 | 提供能量 |
| ③ |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氨基酸 | 承担生命活动 |
| ④ | 核酸 | 甲基绿染液 | 绿色 | 核苷酸 | 携带遗传信息 |
10.(2011·全国)将生长状态一致的同一品种玉米植株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培养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淀粉积累;乙组培养在光照较弱的条件下,其叶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检测到淀粉。乙组未检测到淀粉的原因是 ( )
A.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B.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低,没有淀粉的积累
C.维管束鞘细胞没有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
D.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1.(2013·河北保定摸底)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下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12.(2012·湖南衡阳六校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 )
| 甲 | 乙 | 丙 | 丁 | |
| 丙酮 | - | + | + | + |
| 水 | + | - | - | - |
| CaCO3 | + | + | - | + |
| SiO2 | + | + |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13.(2013·安徽示范校)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14.(2012·陕西模拟)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更换细胞的环境溶液可在载物台上操作
B.若洋葱外表皮细胞颜色较浅,则可调亮光源使液泡更清晰
C.细胞所处环境温度越高,越有利于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叶绿素b的位置最低,因其在叶绿体中含量最少
15.(2013·保定摸底)将脉胞菌培养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培养基中,使其线粒体膜带有放射性标记,然后收集放射性标记的细胞,再转入无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分别在不同培养时间收集菌体。而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检查不同时期培养的细胞中同位素的分布(如下表)。结果证明新线粒体是 ( )
| 标记后培养的代数 | 1 | 2 | 3 | 4 |
| 实测的放射性 | 2.0 | 1.0 | 0.5 | 0.25 |
C.重新合成的 D.通过复制产生的
16.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实验结果如下(“+”表示增加,“-”表示减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 适宜光照 | -12 | -17 | -23 | -26 | -35 | -26 | -24 | -15 |
| 黑暗 | +6 | +11 | +18 | +25 | +35 | +40 | +32 | +20 |
B.在适宜光照下,35℃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C.该实验中,在适宜光照下,30℃时植物体内产生的有机物最多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17.(2013·安徽示范校)下图表示干细胞的三个发育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A→B经过有丝,B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B.A→C经过细胞分化,C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
C.A→D受到信号调节,D内溶酶体的功能减弱
D.C→D不受基因,C的细胞结构不发生改变
18.(2013·四川成都一诊)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会导致a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C.主动运输使被转运离子的浓度在细胞膜两侧趋于平衡
D.内质网是细胞内进行蛋白质加工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19.(2013·豫东、豫北十校)人类学家在研究人类进化史时,发现人类有时会出现“返祖”现象,如正常人体出现尾巴、毛孩、多乳房等现象。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细胞的下列哪一个过程受阻 ( )
A.细胞分化 B.细胞衰老
C.细胞 D.细胞凋亡
20.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过程中细胞内DNA含量变化的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在AB段,DNA进行复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②若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由细胞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和中心体膜等构成其生物膜系统
③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在CD段该细胞平面将出现赤道板
④若该细胞是动物细胞,在BC段该细胞中有中心体在活动
⑤若该细胞是蛙的红细胞,在BC段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1.(2012·上海单科)图为细胞内染色体状态示意图。这种染色体状态表示已发生 ( )
A.染色体易位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倒位 D.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22.(2013·河北衡水中学期中考试)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 )
A.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C.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23.(2012·山东滨州一模)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2n=24)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Ⅰ过程中某时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最多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于Ⅱ过程中
C.一个A细胞产生的C细胞染色体组成有212种
D.该哺乳动物一定为雄性个体
24.(2011·北京东城)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25.(2011·海南)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
A.1/32 B.1/16
C.1/8 D.1/4
26.(2012·江苏淮安第三次调研)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3∶2
C.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27.细胞增殖过程中DNA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图为青蛙卵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 ( )
A.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卵细胞
B.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
C.乙组的每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完成后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8.(2012·东北四校一模)关于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转录时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前期
C.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D.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能转运多种氨基酸
29.(2012·广东中山一模)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正确的选项是 ( )
A.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而直接控制性状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30.(2012·福建厦门期末)下列关于人群中白化病发病率的调查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调查前收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
B.对患者家系成员进行随机调查
C.先调查白化病基因的基因频率,再计算发病率
D.白化病发病率=(患者人数+携带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31.(2012·广东揭阳一模)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孩的概率是 ( )
A.9/16 B.3/8
C.3/16 D.1/8
32.(2012·山东滨州一模)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213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210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 ( )
A.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 B.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
C.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 D.A、B都有可能
33.(2012·石家庄二模)下图为小鼠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B.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小鼠细胞的染色体上本来就存在着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D.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
34.(2013·保定模拟考试)在某一森林中,由于真菌感染几乎使所有橡树树皮颜色变黑。科学家研究病树时发现一种生活在橡树上的蛾种群的颜色也由淡褐色变成黑色。下列对蛾种群颜色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 )
A.蛾种群产生了黑翅变异以便更好地适应橡树颜色的变化
B.真菌不仅感染了橡树,还感染了蛾种群
C.当橡树变黑时,蛾种群中黑色蛾更适合生存
D.真菌引起橡树和蛾种群发生了基因突变
35.下列各图为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一条染色体
B.乙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
C.丙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三条染色体
D.丁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二、非选择题
36.(12分)(2011·课标)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________(C3化合物、C5化合物)。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B的浓度比A的低,原因是________;将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质B浓度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A的浓度将比B的________(低、高)。
(4)CO2浓度为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1%时的________(高、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7.(6分)(2013·安徽示范校)紫色洋葱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它的叶分两种: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磷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下面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若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所用的实验材料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加入丙酮和CaCO3的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_,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
(4)若观察有丝,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该操作中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38、如图甲是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A、B、C表示生理过程,~表示时期)
(1)该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通过甲图中的[ ] 形成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只进行[ ] 。
(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 期和[ ] 期。
(3)乙图细胞所处的时期属于甲图中[ ](填数字)阶段;图中有 个染色体组;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 条。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 。
(4)要鉴定乙图中1的主要成分,应选用的试剂是 。
(5)若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乙图细胞的方式与其他体细胞的方式相比较,其本质区别是 。
(6)若甲图A表示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遗传,则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若经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 。
39、下图表示一家族中眼皮的遗传,请回答以下列问题:
(1)若以R和r分别代表眼皮的显性及隐性基因,则双眼皮的基因型是 ;
(2)Ⅲ7和Ⅲ8生第二个孩子为双眼皮女孩的几率 ;
(3)Ⅳ10和Ⅳ11生了三个女孩,生第四个孩子E为单眼皮男孩的几率为 ;
(4)Ⅲ9与单眼皮男孩结婚,他们生第一孩子为双眼皮男孩的几率为 。
40、如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某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有 。
(2)该图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 过程,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若在小麦根细胞中发生该过程的场所有 。该过程中,DNA分子首先在 的催化作用下,由 提供能量将DNA分子中碱基对内的 断开,称之为 。
(3)③是以①、②中的哪一条链为模板形成的? 。在形成③的过程中以
为原料,按照 原则进行,写出③的碱基序列: 。③中的C与②中的C是同种物质吗?说明理由: 。
(4)物质③形成后在细胞质中与 结合,进行 过程,其产物是 。
(5)如果③中A占26%,U占28%,那么,在相应的DNA片段中,T占 ,C占 。
1—5ADDCA 6—10DBCCB 11—15DBDAA 16—20CAADD
21—25BACDB 26—30DBCCA 31—35CDBCD
36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37、(1)管状叶,溶解色素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遭到破坏
(2)(紫色)鳞片叶外表皮不同浓度的细胞外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
(4)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压片
38、 (1) [ B ]受精作用, [ C ]有丝过程(2) []减数第二次后; []有丝后
(3) []; 1; 16;睾丸 (4) 二苯胺和双缩脲试剂
(5)基因突变,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6)AABB、AAbb、aaBB、aabb, AaaaBBbb
39(1)RR、Rr (2)1/4 (3)1/8 (4)0
40(1)C、H、O、N、P
(2)转录,细胞核,细胞核和线粒体,解旋酶的, ATP,氢键,解旋。
(3)①,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 CAUGCA, 不是,③中的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②中的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核糖体,翻译,蛋白质。 (5)27%, 23%。
1—5ADDCA 6—10DBCCB 11—15DBDAA 16—20CAADD
21—25BACDB 26—30DBCCA 31—35CDBCD
36 、(1)C3化合物
(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2倍 当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
(3)高
(4)低 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和[H]少
37、(1)管状叶,溶解色素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遭到破坏
(2)(紫色)鳞片叶外表皮不同浓度的细胞外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内表皮
(4)根尖(分生区细胞)解离、压片
38、 (1) [ B ]受精作用, [ C ]有丝过程(2) []减数第二次后; []有丝后
(3) []; 1; 16;睾丸 (4) 二苯胺和双缩脲试剂
(5)基因突变,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6)AABB、AAbb、aaBB、aabb, AaaaBBbb
39(1)RR、Rr (2)1/4 (3)1/8 (4)0
40(1)C、H、O、N、P
(2)转录,细胞核,细胞核和线粒体,解旋酶的, ATP,氢键,解旋。
(3)①,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 CAUGCA, 不是,③中的C是胞嘧啶核糖核苷酸,②中的C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核糖体,翻译,蛋白质。 (5)27%,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