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 年 4 月 25 日
| 时间 | 第10周 星期四 第1节 | 高 | 部 | 五 | 年一 | 班 | 科目 | 语文 | ||||
| 类型 | 公开课 | 评课人员 | 全体教师 | 主讲教师 | 林细燕 | |||||||
|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 课题:《体育课》第二课时 (一)温故导入,问题再现 (二)细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请同学仔细观察文中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情景。 2.默读课文,画出描写涅利爬横木的语句,用心多读几遍,把读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品读。 4.换位体验(1)看着涅利那样的吃力,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想怎么做?(2)我们一起来鼓励涅利,你会说些什么?请你来读读同学的话。 (3)终于站在平台上的涅利在笑呢,一个“笑”字,包含了很多的语言。假如你就是涅利,在同学、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站在最高处时,你的心里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你想对谁说些什么?(4)说话练习:(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选代表发言。) 5.是啊,多开心哪!此时,你知道瘦弱的涅利爬到横木顶上靠的是什么呢?6. 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的。) (四)深入探究,拓展提升 1.这篇文章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太多了,除了涅利的坚强、同学们的关心和鼓励,你还感受到了什么?(母亲的爱)你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的?2.这么感人的故事,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自由抒写心中的感受。)3.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 六、板书设计 (五)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 | |||||||||||
意 见 或 建 议 | 本节课的亮点: 1.上新课前让学生回顾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明确已解决和待解决的问题,为步入新课做好准备。 2.讲新课时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先由学生观察描述,再细读课文,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及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已有知识得以规范、提升,同时培养学生批注的习惯和能力。 许多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之中,让学生与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同作者一起体会、想象、思考。 3.能使学生揣摩体味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抓人物语言进行品味、体会,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抒发大家对涅利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4.体会涅利的品质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适时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自主感悟的学习活动中,凸显了语文的情感价值,实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5.领悟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并能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水到渠成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6.老师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张老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和看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都给予充分欣赏和关注,以激励性的语言、鼓舞、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信心,因而本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面积大,学习兴趣浓,师生配合默契。这一点大家都看到了听到了。 对本节课的建议: 1.学生朗读较少,语文教学中,读起了很大的作用,读中悟情,读中反思。 2.如果能让学生找出文中关于其他同学爬横木顶的句子找出来与涅利爬的句子做作比,我认为更能突破文中的难点,教学效果更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