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检测试题2世界地理(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9:52
文档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检测试题2世界地理(新)

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
推荐度:
导读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
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  )

A.①阿根廷、②南非、③泰国、④法国

B.①巴西、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德国

C.①坦桑尼亚、②阿根廷、③澳大利亚、④英国

D.①赞比亚、②智利、③美国、④俄罗斯

3.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所濒临的海洋,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大西洋、②印度洋、③泰国湾、④地中海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北冰洋、④波罗的海

C.①印度洋、②太平洋、③地中海、④北海

D.①大西洋、②太平洋、③阿拉伯海、④波罗的海

答案:1.C 2.B 3.D

解析:①地位于巴西高原,濒临大西洋;②地位于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③地位于印度,濒临阿拉伯海;④地位于德国,濒临波罗的海。

(2015·重庆一中月考)读我国某地区1月份等温线图(单位:°C),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各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气温偏高,为湖泊

B.B处气温低于-18度,为祁连山脉

C.C处气温低于-12度

D.ABC三处均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

5.关于图中河流DE附近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泥沙含量较小    ②水流湍急

③无结冰期④水位季节变化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4.B 5.A

解析:第4题,A处气温偏高,是柴达木盆地,A错误;B处气温低于-18度,为祁连山脉,B说法正确;C处为河西走廊,气温高于-12度,C错误;AB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C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D错误。第5题,DE附近河段是黄河的上游,泥沙含量较小;水流湍急;气温低于0°,有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较大,综合选择A.

读下面某区域图,完成6~7题。

6.图中阴影部分A曾一度被称为橡胶生产的禁地,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如今该区域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其有利于橡胶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雨季较长,降水丰沛

B.纬度低,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地处河谷,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热量充足

D.距海较近,地理位置优越

7.近年来,甲、乙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以下关于甲、乙两国之间贸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国出口大量汽车、电器等高档产品到甲国

B.甲国的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乙国进行产业转移

C.乙国的不利于进口外国公司产品

D.甲国的企业纷纷将产品研发中心迁往乙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6.C 7.B

解析:第6题,图中A属于滇南谷地,地处河谷,地势低,不受寒潮影响而热量充足,是其适宜天然橡胶生长的主要原因。第7题,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工业逐渐向工资水平较低的越南等国转移。

(2015·湖北省联考)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8~9题。

8.甲处地貌(  )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

9.乙处(  )

A.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

D.侵蚀作用明显

答案:8.A 9.D

解析:第8题,甲处是山地,且岩层较新,所以是向斜成山,A正确。第9题,乙地比李家庄低,所以李家庄引水需要抽水,A错误,乙地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错误;背斜谷和甲地的向斜山是外力形成,C错误;而该地侵蚀作用明显 ,D正确。

(2014·泉州模拟)读“世界局部地区某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喜高温多雨        B.喜阴冷潮湿

C.耐高温干旱     D.耐低温干旱

11.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海陆轮廓     D.地形

12.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山脉阻挡

C.海拔高低     D.大气环流

答案:10.C 11.D 12.A

解析:第10题,从图中该气候的分布特点看,地中海沿岸分布面积较广,应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其代表性的农作物都具有耐高温干旱的特点。第11题,从图中的海陆分布看,乙地区位于南美的西侧,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地中海气候在此的分布比较狭窄。第12题,丙地区分布在非洲南部,其最高纬度约为35°S,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其与乙地区相比较,分布的纬度范围相对较低。

2012年7月22日~8月16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结合下图,回答13~14题。

13.冬季,°N海域的表层水温(  )

A.格陵兰岛西岸高于东岸

B.亚欧东岸高于北美西岸

C.亚欧东岸高于西岸

D.北美东岸高于亚欧西岸

14.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

A.“雪龙”号上的科考队员可看到太阳终日不落现象

B.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C.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滑雪运动场热闹非凡

D.南极各国科考站的室外科考活动频繁

答案:13.A 14.A

解析:第13题,从世界洋流的分布看,°N海域,格陵兰岛的西岸为西格陵兰暖流而东岸为东格陵兰寒流,亚欧东岸为千岛寒流而西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北美东岸为拉布拉多寒流而西岸为阿拉斯加暖流。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雪龙”号穿越北冰洋东北航道时基本都在北极圈以内,此时会有极昼现象出现;从时间上看,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为高压控制时期,盛行东南信风,阿尔卑斯山的高山滑雪运动在冬季时比较繁忙,南极科考站的室外科考活动在其极昼时期比较频繁。

(2013·黑龙江哈尔滨四中)下图为“世界某地形剖面图”,回答15~17题。

15.下列地理事物位于该上的是(  )

A.维多利亚湖     B.大自流盆地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潘帕斯草原

16.该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  )

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7.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C.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D.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15.C 16.A 17.C

解析:第15题,由地形剖面图可以判断,地势两侧高,中间低,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该为美国,地理事物位于该上的是科罗拉多大峡谷。第16题,北美分布面积最广的森林是亚寒带针叶林。第17题,①地是地中海气候;④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③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2014·陕师大附中期中)下图为“某北纬48°沿线地区的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该为(  )

A.欧洲     B.南美

C.北美     D.澳大利亚

19.甲地气候类型为(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0.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18.C 19.A 20.C

解析: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西岸40—60度地带的降水量可以达到1500mm以上,这一定是北美西岸,故选C。第19题,这里主要是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甲处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A。第20题,这里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再加上北太平洋暖流和落基山脉地形等共同因素的影响,多地形雨。故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是西南风,故选C。

著名学者邦奇等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创建了人类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口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口密集区称人类。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分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右图为“世界人类图”的一部分。据此回答21~23题。

2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最可能是(  )

A.①是南亚 ②是东亚和东南亚 ③是北美东部 ④是欧洲

B.①是欧洲 ②是北美东部 ③是南亚 ④是东亚和东南亚

C.①是东亚和东南亚 ②是南亚 ③是欧洲 ④是北美东部

D.①是北美东部 ②是欧洲 ③是东亚和东南亚 ④是南亚

答案:B

解析:本题可直接根据④的轮廓推断出该人类为东亚和东南亚,由此得出正确结论为B。

22.关于人类人口增长模式的正确说法是(  )

A.①属于低—低—低型

B.②属于高—低—高型

C.③属于高—高—低型

D.④属于高—低—高型

答案:A

解析:①为欧洲,该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呈现负增长状态,为现代型,因而正确答案为A。

23.②与④(  )

A.人口都以自然增长为主

B.人口都以机械增长为主

C.②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④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

D.②人口以机械增长为主,④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答案:D

解析:北美属于“新”,尤其美国为发达国家,外来移民数量远远超过土著居民;东亚和东南亚人口稠密,历史悠久,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下图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答案:B

解析:如P处气温高则20℃25.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答案:D

解析:通过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所以纬线为40°S,N地位于南纬30°~40°之间西岸,属地中海气候。

下面为“四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26~28题。

26.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国家是(  )

A.哈萨克斯坦、中国、德国、巴西

B.德国、中国、埃及、加拿大

C.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

D.埃及、美国、印度、巴西

答案:D

解析:解答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读图可知,①国绝大部分土地是荒漠,耕地只分布在两个狭长地带,表明该国的气候以沙漠气候为主,农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很明显,这与德国和澳大利亚的土地分布模式不符,排除B、C;②国东半部区域为耕地,中间大部分区域为草原,这与中国农业的分布模式不符,排除A,答案为D。

27.关于四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地处内部,降水稀少,荒漠广布

B.②国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为主,草地、林地面积广大

C.③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大

D.④国北部纬度高,气温低,森林广布

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解析可知①国为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濒临海洋,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形成了面积广大的沙漠;②国为美国,西部是巨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和山间高原,距东海岸较远,而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水汽较少进入,降水较少,以林地和草地为主;③国为印度,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耕地面积亚洲第一;④国为巴西,北部地区处于热带,纬度低,气温高,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范围广,分布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带。

28.关于四国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国利用丰富的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

B.②国利用西部面积广大的草场,发展乳畜业

C.影响③国农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

D.④国地处温带,农作物以小麦、玉米、甜菜、亚麻为主

答案:C

解析:①国为埃及,主要利用河流水(尼罗河)发展灌溉农业;②国为美国,其乳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西部面积广大的地区主要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③国为印度,地形和降水对农作物的分布影响很大;④国为巴西,地处热带。

(2015·河南安阳一中)读下图,完成29~30题。

29.在图中,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A.铁矿资源    B.石油资源

C.渔业资源    D.淡水资源

30.有关图中四条河流及其流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四条河流的航运都很发达

B.四条河流流经地区光热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四条河流中,a、b是内流河,c、d是外流河

D.四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存在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答案:29.B 30.D

解析:第29题,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可判断,两水域分别是里海和波斯湾,都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第30题,结合上题分析,c河流为伏尔加河;d河流为乌拉尔河;a河流为幼发拉底河,b河流为底格里斯河;ab河流都主要流经较干旱地区,河流流量较小;cd河流流经的纬度较高,结冰期较长,故航运价值不高,A错误;ab河流流经地区气候干旱,cd河流流经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B错误;ab河流注入波斯湾,为外流河,而cd河流注入里海,为内流河,C错误;四条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开垦、不合理灌溉等导致了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不断加重,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2010年11月23日,朝韩双方在有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互相炮击,此事引发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朝鲜半岛由此成为世界的焦点。

材料二 朝鲜半岛一月等温线分布图。

(1)说出影响材料二图中等温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2)一月朝鲜半岛南北温差大,试说明其原因。

(3)韩国对山东半岛投资不断扩大,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4)产业向国外转移利弊兼有,简要说明此举对韩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答案:(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陆地比同纬度海洋因比热容小而散热快,因此同纬度陆地比海洋温度要低。

(2)朝鲜半岛南北狭长,北部深受性气候的影响,南部靠近太平洋,呈现温和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3)在宏观层面,引进韩资促进贸易往来,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山东产业技术改造,创造了大量的就业量,提升了山东的就业结构,增加了收入。在微观层面,通过韩资商家对山东投资,加速了山东的产业升级,活跃市场,提升了国际竞争力。

(4)可能会因“韩流”导致大量资产流失,形成贸易逆差,往往因山东和韩国各方面的相似和互补,流失国内的人才和就业市场。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材料二 “展望五国”经济发展主要指标示意图。

(1)人均GDP是判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据图分析“展望五国”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_______国(填写字母)。

(2)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分别说明两国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3)分析说明Ⅰ国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原因。

(4)对比分析说明V、A两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生产特征。

(5)“展望五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国家,请分析V国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中的优势条件。

答案:(1)T

(2)南非荒漠景观的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海岸(本格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了荒漠的形成。阿根廷荒漠景观的形成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的影响,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

(3)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灾害频繁,地表破碎(多山地),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4)农业地域类型:V国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A国主要是大牧场放牧业。

农业生产特征:V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农产品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A国农业经营规模大,农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

(5)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廉价;支持,对引进外资持积极态度;经济发展迅速,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潜力大;交通便利等。

3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10分)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4.7
7月气温(℃)

17.125.7
 (1)我国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

答案:(1)光照充足;地形平坦;生长期长等 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等

(2)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 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较少。

(3)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

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34.(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素有“西非水塔”之称的富塔贾隆高原。该河中下游地区干湿季变化明显,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前缘的沙洲示意图”。

(1)说明富塔贾隆高原被称为“西非水塔”的原因。

(2)沿海沙洲是海陆相互作用的产物。试推断三角洲前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主要原因,并分析该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

(3)针对塞内加尔河中下游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年降水量多,西非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

(2)原因:河流带来丰富的泥沙,洋流由北向南流动。

不利影响:形成障碍(淤塞航道),不利于通航。

(3)加强国际合作,合理分配用水;修建水利设施;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类型;采取节水灌溉措施。

解析:第(1)题,富塔贾隆高原成为“西非水塔”的原因可从降水量以及地势等方面回答。第(2)题,沙洲不断向南延伸的原因可从泥沙淤积以及洋流等方面回答。沙洲对圣路易港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泥沙淤积对通航不利。第(3)题,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节流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文档

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综合检测试题2世界地理(新)

综合检测试题(二)世界地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2.图中四地所在国家排序正确的是()A.①阿根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