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调查附件二之附件1内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30:22
文档

调查附件二之附件1内容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单位(基地)实践活动时间实践课题滦县农业局2008年3月至4月关于滦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指导教师情况姓名工作单位学历专业专业技术职务张祥刚唐山电大本科政经副教授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目录一、滦县产业结构情况-----------------------------------------------------3(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3(二)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收的主
推荐度:
导读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单位(基地)实践活动时间实践课题滦县农业局2008年3月至4月关于滦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指导教师情况姓名工作单位学历专业专业技术职务张祥刚唐山电大本科政经副教授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目录一、滦县产业结构情况-----------------------------------------------------3(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3(二)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收的主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

实践单位(基地)实践活动时间实践课题
滦县农业局2008年3月至4月

关于滦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指 导 教 师 情 况

姓名工作单位学历专业专业技术职务
张祥刚唐山电大本科政经副教授
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 

目    录

一、滦县产业结构情况-----------------------------------------------------3

(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3

(二)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收的主要增长点-----------------------3

(三)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3

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4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措施---------------------------4

(一)必须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4

(二)必须树立两种意识------------------------------------------------------------------------4

(三)抓好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5

(四)抓好典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 ---------------------------------6

(五)抓农民素质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7 

内容提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发展,在稳定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林果业、畜牧业、副业等多种经营迅速发展起来,在保证农业稳定的基础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滦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我县农业产业应重点从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树立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从抓经济发展,抓典型带动,抓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问题    对策

关于滦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改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发展,在稳定农作物种植的基础上,林果业、畜牧业、副业等多种经营迅速发展起来,在保证农业稳定的基础上,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我利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对滦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主要采取现场查看、走访、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察看颜庄、陈山头、后何寨、新立庄等村瓜菜生产基地、小川肉牛养殖公司、以大阚庄村为中心的线材小区、贾各庄村为中心的石粉小区等10个典型,走访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58人次,与9个村的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根据调研,现总结如下。 

一、滦县产业结构情况

(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滦县辖29个行政村、人口3.65万,土地6.7万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种植业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类粮食生产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主要依靠科技含量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除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外,还有大量剩余,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达3.5万吨,较2006年增加5%,从而充分利用剩余产品进行转化,搞产品加工,投入畜牧业养殖,进入市场,增加经济效益。

(二)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随着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以及我县的地区优势,畜牧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2006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大力发展饲草畜牧,其中:养牛1800头,收入达1100万元,养猪生产进一步发展,由过去的单头圈养,逐步形成自繁自育,效益可观。李各庄村李忠平去年自繁自育出栏生猪24头,收入14000元。2006年全镇存栏14650头,出栏14000头,收入达445万元。

(三)强化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几年来我县的工业发展较快,镇办工业保持良好势头,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相继发展,2007年全镇工业收入达4200万元。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使农村一部分剩余劳力得到安置,增加了收入。

二、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1、经营形势分散,不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规模经济水平较低,影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粮食生产虽有大幅度提高,价格虽有上升,但一直跟不上生产资料的增幅,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生产投入不足,影响生产发展。

3、整体科技含量不大,广大农民没有真正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

4、各级服务组织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对农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跟不上,信息服务失时。

5、集体经济太差(多数村负债),基础设施跟不上,甚至有些原有设施失修或受损,对发展农业生产不利。

6、农民素质不高(在农业第一线的农民大多数为老龄化)对科学技术接受能力差,与发展高效农业不相适应。

三、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措施

滦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是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通过调研分析,认为我县农业产业应重点从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树立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从抓经济发展,抓典型带动,抓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

(一)必须思想,要破除保守思想,小农意识

使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不调整就没有出路,实现基础农业向现代化发展的跨越,调整是必由之路。同时也要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种什么,不种什么,种多少的问题,关键是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形成后发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有规模才有市场,有规模才有效益。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特色化经营的思路加快调整,努力形成特色优势产业。

(二)必须树立两种意识

首先要树立经营意识,用工业化的思路来经营农业,牢固树立“效益观”。

无论种地还是养殖,都要算经济帐,效益帐,以谋取最大利润作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同时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壮大能带动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实现加工增值。要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分段类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树立风险意识。市场瞬息万度,任何经营都有风险,调整农业结构也不例外。调整出效益,同样也有市场风险,高风险中蕴含的是高额的回报,要敢于面对盈亏,努力规避风险。要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努力做到为“养”而种、为“销”而种。要探索争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参任和建立“风险联营”机制的办法,降低农民投资调整风险,调动农民调整的积极性。

(三)抓好经济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 

1、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专业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我们根据各村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努力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业。

(1)加快运输业发展。我县新农村村抓住石粉行业快速发展和曹妃甸填海工程这一契机,大力发展运输业,大型运输车辆由2003年的30多辆猛增到的70多辆,从事运输产业人员占到全村人口的70%以上,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而且促进了农民增收,人均纯收入达5580元。目前,全镇拥已有从事运输的大型运输车辆400辆,我们将充分发挥新农村的典型带动作用,促进运输基础较好的黄庄、贾各庄、石佛口等村向运输专业村方向发展。 

(2)以新立庄村为典型,大力发展瓜菜生产。新立庄的裸地蔬菜生产,已发展到近300亩,全村242户中有201户经营裸地蔬菜,纯收入达180万元,经营户人均3000元。颜庄、陈山头、后何寨等村瓜菜生产也有较好基础,我们将因势利导,引导各村统筹发展规划,满足农民调换土地,打井上电等合理要求,为群众创造发展有利条件,不断扩大裸地瓜菜生产,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

(3)大力发展养殖业,努力实现品种更新、提质增效。过去养殖户养殖积极性不高、效益偏低,养殖品种单一,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以及销售渠道不畅是主要原因。就肉牛养殖看,现在农户一头肉牛只能卖3000元,而小川公司一头成品肉牛出口港澳卖到7500元港币。今年上半年,小川肉牛养殖公司累计向港澳出口肉牛3500头,创汇2450万港币,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0%。 

我县将充分发挥小川公司的典型示范作用,以雷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贾各庄、樊店子、前后宅、绍庄、土山、纪庄子等几个村。加快小川公司良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加快我县养殖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促进肉牛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2、抓好产业聚集,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1)抓好以大阚庄村中心的线材小区建设。目前,该小区现有线材生产企业6家,年产线材16万吨,销售收入达4800万元。各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已远销东南亚,成为出口创汇又一亮点。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博大、兴达计划投资5000万元,新建轧钢生产线。线材小区的发展同时带动了农民增收,以董庄子为中心的滦县北七村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近几年这些村的情况有很大转变,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9%的速度递增,远高于全镇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线材业的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线材生产供不应求,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为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董庄子村全村900口人,近300人在线材小区工作。 

(2)抓好以贾各庄村为中心的石粉小区建设。近几年十分行业快速发展,以贾各庄村为核心,聚集了晶华美、耀皮硅砂等石粉企业30余家,各村从事石粉加工生产的达2000人,占全镇人口的十六分之一,石粉行业解决了大批农民的就业问题。今后我县将继续通过实施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组织中小企业成立行业协会等手段促进石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3、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建设,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立足于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开发、高质量建设,04、05年累计投入资金4200余万元,完成了小城镇一期开发建设任务,建成高标准商住楼115栋、住宅楼3栋、水上公园一座,实现了统一供水、供电、供暖。镇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商户的经营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今年我县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把小城镇开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龙头,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产业聚集的重要手段。全年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完善一期建设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二期拆迁任务1000平方米,建成卫生院主体工程,完成镇门前改造,建成自建户商住楼15栋,使镇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和商户的经营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我们充分发挥小城镇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商贸流通及机动车修理等行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四)抓好典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样板 

我县29个村产业结构各有特点,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建设中必须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为更好促进新农村建设,我县培树雷庄、新立庄、颜庄三个典型村,发挥示范作用,为经济结构近似的村提供发展样板。 

一是经济发达样板村—雷庄。雷庄村依托小城镇开发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实现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村民的居住环境、村容村貌得到彻底改善,逐渐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富裕型小康社会迈进。通过培树这一典型,为经济条件类似村前后寨、黄庄、石佛口、贾各庄等村提供创建模式,少走了弯路,加快创建步伐。

 二是走特色发展之路—新农村。新农村交通条件差,村集体经济不发达,但他们硬是靠自主创新,走特色发展之路,狠抓蔬菜种植,走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富裕之路。通过宣传这一典型,号召郭庄、前后羿、前后亭等经济条件较差村努力学习新农村的成功经验,走特色发展之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是企业兴村之路—大阚庄。大阚庄村由贫困村几年发展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的富裕村得益于线材企业发展。引导邻近各村学习这村的成功经验,走以企富村之路,尽快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方向迈进。 

(五)抓农民素质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一是培树领富带头人典型。雷庄村党支部杨太军、黄庄村支部刘宝相靠自主创新勤劳致富,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他们不仅实现了自己创业,而且为大批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成为领富带头人。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号召各村两委成员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创新思想,更新观念,发挥带头作用,向领富人、致富能人方向发展,努力做到富裕一人,带动一方。 

二是积极宣传,发动村民进城务工。我县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万人,如何让他们尽快增收是摆在新农村建设上的重要问题。我们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搞好技术培训,为农民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多渠道帮助农系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开阔视野、学习技术、寻找出路、积累资金的机会,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致富能力。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可另附页)

评语实践情况
出勤情况实践态度实践能力实践效果
实践单位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实践单位(章):                                                    年    月    日   

成绩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日

教学点初审意见

审核人(签章):

2008年  月   日

分校复审意见

复审人(签章):

2008年   月   日

省电大抽查意见

验收人(签章):

2008年  月  日

文档

调查附件二之附件1内容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实践单位(基地)实践活动时间实践课题滦县农业局2008年3月至4月关于滦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指导教师情况姓名工作单位学历专业专业技术职务张祥刚唐山电大本科政经副教授社会实践报告(由学生填写):目录一、滦县产业结构情况-----------------------------------------------------3(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3(二)畜牧业生产已成为我县农业增收的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