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目的
确定食堂内发生煤气、液化气泄漏事故的发生范围、原因和后果,制定并落实相应的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减少人、财、物的损失,把液化气泄漏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应急准备
2.1分队成立交通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地震队队长
副组长:HSE
成员:生产副队长、后勤主管、各班组长、材料员、队医
2.2明确各工作岗位人员在燃气泄漏后的职责和任务,在燃气泄漏发生后,各负其责:
2.2.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负责应急援救队伍的组建,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4)发生事故或险情时,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或信号,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2.2.2分队应急小组职责:检查督促食堂液化气罐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生事故后对事态的发展趋势和程度进行评估,指导开展事故救援工作,制定燃气泄漏后的紧急疏散方案。并立即向有关部门报警,寻求部门的支援、帮助。
2.2.3具体应急成员联系及其职能如下:
| 队伍名称 | 负责人 | 任务分配 | 联系人 | 电话 |
| 抢险组 | 队长 | 寻找、营救、保护、转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控制事态的扩大。 | ||
| 后勤供应组 | 分队 | 全面负责工地与基地的联系,做好后勤供应,为援救行动提供物质保障。其中包括应急抢险器材、援救防护器材、应急药品等。 | ||
| 监督组 | HSE | 对应急救援中的安全进行监督 | ||
| 医疗救护组 | 队医 | 对受伤者进行简单的治疗救护,协助把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 ||
| 通讯协调组 | 生产 队长 | 负责有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做好各级应急组织之间的沟通。 |
2.4禁止对液化气钢瓶加热;
2.5禁止倒灌瓶装气和倾倒残液,残液由燃气供应企业负责倾倒;
2.6禁止擅自改换钢瓶检验标记;
2.7禁止自行拆卸、安装、改装燃气计量器具和燃气设施等;
2.8熟悉煤气公司抢修、抢险电话。
3.0应急响应
3.1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各部门员工必须保持镇静,立即打开门窗,关闭煤气管道总阀门、液化气罐总阀门,防止燃气的进一步泄漏,同时关闭所有电源。
3.2以最快速度赶到安全区域,电话通知分队应急小组。
3.3应急处理人员到场后,严禁吸烟,使用电话或使用对讲机,协助疏散危险区内的人员。
3.4在疏散过程中,尽量使人员保持镇静,特别要帮助老、弱、病、残及儿童。
3.5事故区域工作人员确认所有人员疏散完毕后,到安全地点集合,确认是否都已撤离危险区域。
3.6禁用电器。一切带电设备的运行使用都能产生电火花,导致燃气点燃爆炸。危险区域内禁止使用一切电器(应急照明必须采用具有防爆装置的电器)。
3.7发现有中毒、受伤者,应立即小心、妥善地将受伤人员抬离现场,送往安全地区,必要时施行人工呼吸,并通知医疗部门前来救护或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3.8详细记录液化气泄漏的时间、地点、故障情况和修复过程。若有人员伤亡,应详细记录伤亡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时间和抢救医院。
4.0应急设施和应急设备
1、担架、应急药品
负责人:队长
2、医疗抢救
负责人:队医
3、通讯设备
负责人:分队
4个人防护用具
负责人:各班组长
5.0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一)应急状态的解除
1、以下条件同时满足时应急状态方可解除:
(1)人员完全脱险;
(2)人员、设施的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3)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二)事故调查
1、当应急状态解除后,应急中心负责事故调查,队上予以配合。
2、事故调查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
(2)发生事故的班组;
(3)发生事故的地点;
(4)发生事故的类别;
(5)发生事故的原因;
(6)事故的处理经过;
(7)人员伤亡情况,包括获救、伤亡人员和失踪人员名单以及上述人员的地家庭住址、所在班组、职务、年龄等;
(8)财产受损情况;
(9)事故处理及改进措施;
(10)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11)其他事项。
6.0培训与应急演练
1、培训
队上要组织各种专门培训以达到凡在本预案中出现名字的有关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职责;在应急状态下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案;熟悉所使用的设备的状况;熟练使用、操作应急设备、防护设备。
2、应急演练
(1)应急演练项目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自救与互救
紧急集合和救援
(2)演习要求
应急演习应以班组为单位;
应急演习前制定可行的演习预案;
所有人员施工人员都要参加;
演习结束后,应把演习情况详细记入专用记录本中;
不断改进应急行动中的不符合实际行动预案,使之更加切实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