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选题根据2007年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思想和主题,结合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要求而制定,学生必须在本选题规定的范围内确定今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内容。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关系调查
说明:对我校或其他相关学校大学生近年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实践的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今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2.开展民工维权活动
说明:要求学生到当地开展民工维权活动,结合实际,通过典型个案或群体的调查问卷,指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相关专业学生还可以为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写出调查或实践报告。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侵华日军暴行调查
说明:对当年侵华日军在侵略中国过程中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暴行进行调查,如侵华日军在浙江等地区进行的细菌战暴行、遗留问题、受害者至今生活等情况开展调查,揭露当年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以铭记历史,开拓未来。写出调查报告。
4.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
说明:对根据地或老区现今经济、社会等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困难开展广泛调查,对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动根据地的经济、社会等发展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关于对公民进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说明:要求学生选择当地城乡一个或几个社区、乡镇,对有关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况(如集资建庙宇等)、一些信教徒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作一具体调查,并运用所掌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写出调查报告。
(四)、《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学习科学发展观,创建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活动
说明:组织我校学生积极投身我省各地的平安社区和和谐社会建设活动中,为平安浙江建设作贡献,并在活动中了解我省城乡创建平安社区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当地实际,就如何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对城乡社区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或进行平安社区建设的个案调查分析,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对策。写出调查或实践报告。
7.当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关系调查
(1)调查我省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说明:调查和了解我省各地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地位及存在问题,认识非公经济发展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贡献,并提出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亦可选择当地一、两家有影响的民营或外资企业展开有针对性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调查我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
说明:调查我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及发展趋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分配差距,实现的途径和对策。写出调查报告。
(3)调查我省各地环境变化情况
说明: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地“保护母亲河”活动,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各地环境生态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近年来各地环境生态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的对策,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写出实践报告。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个案调查
说明:选择当地一个或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相关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写出调查报告。主题和各门课程的特点、要求,确定如下选题: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成才关系调查
说明:对我校或其他相关学校大学生近年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社会实践的特点、作用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今后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2.开展民工维权活动
说明:要求学生到当地开展民工维权活动,结合实际,通过典型个案或群体的调查问卷,指出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情况,分析其原因,提出对策;相关专业学生还可以为民工维权提供法律援助。写出调查或实践报告。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侵华日军暴行调查
说明:对当年侵华日军在侵略中国过程中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暴行进行调查,如侵华日军在浙江等地区进行的细菌战暴行、遗留问题、受害者至今生活等情况开展调查,揭露当年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以铭记历史,开拓未来。写出调查报告。
4.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
说明:对根据地或老区现今经济、社会等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困难开展广泛调查,对如何更好更快地推动根据地的经济、社会等发展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关于对公民进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说明:要求学生选择当地城乡一个或几个社区、乡镇,对有关封建迷信活动的情况(如集资建庙宇、仙姑看病、算命等)、一些信教徒的思想、生活等情况作一具体调查,并运用所掌握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原因及其对策。写出调查报告。
(四)、《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6.平安浙江,和谐社会的创建活动
说明:组织我校学生积极投身我省各地的平安社区和和谐社会建设活动中,为平安浙江建设作贡献,并在活动中了解我省城乡创建平安社区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结合当地实际,就如何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对城乡社区存在的一些社会矛盾进行调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或进行平安社区建设的个案调查分析,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对策。写出调查或实践报告。
7.当前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关系调查
(1)调查我省各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说明:调查和了解我省各地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地位及存在问题,认识非公经济发展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贡献,并提出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亦可选择当地一、两家有影响的民营或外资企业展开有针对性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调查我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
说明:调查我省各地不同社会成员间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分配差距,实现的途径和对策。写出调查报告。
(3)调查我省各地环境变化情况
说明: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地“保护母亲河”活动,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各地环境生态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近年来各地环境生态变化的原因,提出改善的对策,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写出实践报告。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个案调查
说明:选择当地一个或两个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相关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特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写出调查报告。
浙江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
2007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