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 |||||
| 课 题 | 分值 | 得分 | |||
| 教学目标 | 全面:既有知识层面的目标、还有能力、思想和情感方面的目标 | 4 | |||
| 明确、具体、合理、可操作性强:要求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 6 | ||||
教学 过程 | 学生活动 | 1.做到课前预习,课前准备到位 | 4 | ||
| 2.上课注意力集中,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热烈讨论,大胆质疑,做好笔记 | 4 | ||||
| 3.课堂上勤于动手操作、实验,小组间积极合作、探究,分工明确,师生互动方式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 | 4 | ||||
| 4.当堂训练有序、高效 | 4 | ||||
| 5.善于总结提炼,及时巩固消化。 | 4 | ||||
| 教师活动 | 1.编制好导学案或预案,指导督查学生充分预习,主动学习,学生的预案完成较好(课前准备到位,检查调督促到位) | 10 | |||
| 2.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动机和学习兴趣,又能体现学习目标;课堂设计科学、合理、新颖,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5 | ||||
| 3.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讲授条理清楚,富有启发性,讲练结合;时间分配合理,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练习的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 | 5 | ||||
| 4.搭建平台,适时点评,积极鼓励,营造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 5 | ||||
| 5.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灵活、有效,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 5 | ||||
| 6.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 5 | ||||
| 7.根据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有针对性布置作业(分层、多样、适量) | 5 | ||||
| 教学基本功 | 1.教师专业知识深厚,能够准确把握学科知识发展动态。 | 2 | |||
| 2.尊重学生,教学民主。 | 2 | ||||
| 3.教态自然,神情自信,举止适宜。 | 2 | ||||
| 4.课堂用语规范、准确、到位,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 2 | ||||
| 5.板书设计科学、系统、美观,字体规范。 | 2 | ||||
| 教学效果 | 1.时间利用有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讲授新课不得超过全课堂的1/2时间)。 | 5 | |||
| 2.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率高。 | 10 | ||||
| 3.教学反馈中学生有创新表现。 | 5 | ||||
| 得 分: | |||||
| 评委签字: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