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答案西北大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8:50
文档

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答案西北大学

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答案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发跃迁时吸收的电磁辐射的(C)A.能量越大B.波数越大C.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3.下列哪个化合物不适合作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溶剂?(D)A.环己烷B.甲醇C.乙腈D.甲苯4.红外光谱谱带的强度主要由(C)决定A.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B.能级跃迁的几率C.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及能级跃迁的几率D.极化率变化的程度4.当外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大时,质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能量(C)A.
推荐度:
导读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答案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发跃迁时吸收的电磁辐射的(C)A.能量越大B.波数越大C.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3.下列哪个化合物不适合作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溶剂?(D)A.环己烷B.甲醇C.乙腈D.甲苯4.红外光谱谱带的强度主要由(C)决定A.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B.能级跃迁的几率C.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及能级跃迁的几率D.极化率变化的程度4.当外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大时,质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能量(C)A.
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       答案

一、选择题  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

1. 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发跃迁时吸收的电磁辐射的(C) 

   A . 能量越大    B. 波数越大   C. 波长越长  D. 频率越高

3. 下列哪个化合物不适合作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溶剂?( D  )

A . 环己烷   B. 甲醇      C. 乙腈     D. 甲苯

4. 红外光谱谱带的强度主要由( C  )决定

A. 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                    B. 能级跃迁的几率 

C. 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及能级跃迁的几率    D. 极化率变化的程度

4. 当外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大时,质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能量(C )

A. 不变      B. 逐渐变小       C. 逐渐变大      D. 可能不变或变小

5. 具有以下自旋量子数的原子核中,目前研究最多用途最广的是(A )

A . I = 1/2      B. I = 0       C. I = 1       D. I 〉1

6. 下面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B )

A . CH4      B. CH3F       C. CH3Cl     D. CH3Br

7. 在宽带去偶13C NMR谱中,谱图特征为(B )

   A. 除去了13C-1H二键以上的偶合   B. 除去了所有质子对13C的偶合

C. 除去了溶剂的多重峰            D. 除去了所有元素对13C的偶合

8.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醛基的碳核偏共振多重性为(C )

A. 四重峰(q)   B. 三重峰(t)  C. 双重峰(d)   D. 单峰(s)

9. 辨认分子离子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分子离子峰位于质荷比最高位置的那一端 

  B. 某些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可能在质谱图上不出现

  C. 分子离子峰一定是质量最大、丰度最大的的峰

  D. 分子离子峰的丰度大小与其稳定性有关

10.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丰度为100%,称为(B )

A. 分子离子峰     B. 基峰     C. 亚稳离子峰       D. 准分子离子峰

二、判断正误  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

1.紫外-可见光谱中,所有醛酮在270-300nm之间有一个弱吸收,是由羰基的n→π*跃迁产生的,羧酸、酯、酰胺在此区域也有这一特征吸收峰。( F )

2.丙酮的υC=O,气态样品比液态样品小,而且强度也有变化。( F )

3.红外吸收峰的数目一般比理论振动数目少,原因之一是有些振动是非红外活性的。(T )

4.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当质子核外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时,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增大,峰在高场出现。( F )

5.1H NMR,同一个物质的某一个质子用不同兆周数的仪器测定,其出峰位置无论用ppm作单位或用Hz作单位,其数值都不因仪器MHz数不同而异。(F)

6.在1HNMR谱中,需要考虑1H之间的偶合;但13CNMR谱不需考虑13C之间的偶合。 (T )

7.含19F 的化合物测定13C NMR谱,可观察到19F对13C的偶合裂分,且谱带裂分数符合n+1规则。(T)

8.如果母离子质量和子离子质量分别为105和77,则亚稳离子m*的m/z为56.51。(T)

9.在化学电离源质谱中,最强峰通常是准分子离子峰。(T)

10.质谱中奇电子离子断裂后只产生奇电子离子。(F)

三、简答  25分(每小题5分,共5小题)

1. 乙酰乙酸乙酯的紫外-可见光谱数据如下,解释紫外吸收值与溶剂间的关系。

溶剂λmax/nm

εmax

溶剂λmax/nm

εmax

环己烷2448100乙醇2461900
乙醚2445100255120
答:乙酰乙酸乙酯具有烯醇式和酮式两种结构。烯醇式有共轭体系,其紫外-可见吸收为K带, 值较大;酮式为R带, 值较小。由图可见随溶剂极性减小(从水到到环己烷),λmax/变化不大,  显著增大,证明在环己烷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主要为K带,溶液中乙酰乙酸乙酯的烯醇式含量较多。反之,随溶剂极性增大, 变小,表明在水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主要为R带,溶液中乙酰乙酸乙酯的酮式含量较多。

2. 线型分子CS2有哪几个基本振动?哪些是红外活性的?哪些是拉曼活性的?为什么?

答:不对称伸缩振动,对称伸缩振动,面内变形振动和面外变形振动。其中不对称伸缩振动,面内变形振动和面外变形振动有红外活性,对称伸缩振动是拉曼活性的。因为不对称伸缩振动,面内变形振动和面外变形振动可以产生瞬间偶极矩变化,无极化率变化;而对称伸缩振动可以引起分子极化率变化,无瞬间偶极矩变化。

3. 1H NMR中采用什么实验技术可以确认活泼氢?为什么?

答:重水交换法。因为重水的氘与样品中的质子交换后,活泼氢的的谱峰就会消失,这样就可以确认活泼氢

4. 溶剂氘代丙酮(氘代度99%),其甲基在1H NMR和13CNMR中分别裂分为几重峰?为什么?

答:在1H NMR出五重峰,在13C NMR出七重峰。因为在1H NMR中,甲基质子会受到2个氘的偶合,氘自旋量子数为1,按照裂分2nI+1规律,甲基裂分数为2*2*1+1=5,即五重峰;而在13C NMR中,甲基碳受到3个氘的偶合,因此应出2*3*1+1=7重峰。

5. 质谱中为了检出分子离子峰,可以采取哪些办法?

答:(a)降低冲击电子流的电压。所有碎片峰都减弱,而分子离子峰的相对强度会增加。(b)制备容易挥发的衍生物,分子离子峰就容易出现。(c)降低加热温度。(d)对于一些分子量较大难以挥发的有机化合物,若改用直接进样法而不是加热进样法,往往可以使分子离子峰强度增高。(e)改变电离源。现在一般采用化学电离源、场电离源或场解吸源及快速原子轰击源来代替电子轰击源。这样来得到的质谱,M峰增强,碎片离子大大减少,特别是对热不稳定的化合物更为适用。 

四、谱图与化合物对应,并说明理由   30分(每小题5分,共6小题)

1. 下图是乙酸苯酯还是苯甲酸乙酯的IR光谱?说明理由

答:应为乙酸苯酯。图中羰基出峰位置在1750-1800之间,出峰位置较高,苯环1600处峰没有裂分。乙酸苯酯和苯甲酸乙酯相比较,苯甲酸乙酯中由于苯环和羰基共轭,羰基的吸收应该比乙酸苯酯中羰基的吸收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而且苯环1600处峰应该裂分为1600和1580。因此应为乙酸苯酯。羰基:乙酸苯酯1765;苯甲酸乙酯1713。

2. 下图是C2H5COCH3、C2H5OCH3还是C2H5COOCH3的1HNMR谱?说明理由。

答:应为C2H5COCH3。2.1(2H, q), 1.75(3H, s), 0.65(3H, t)。C2H5OCH3 和C2H5COOCH3中与氧直接相连的碳上质子化学位移应在3-4ppm之间,比图中数值大。

3. 下图是 还是的13C NMR谱?说明理由。

      答:应为:                                                                    

                                

                                                                                        

这两个化合物,       有6类碳,应该出6个峰,而         只有3类碳,应该出3个峰。图中出现了6个峰。              

4. 下图是苯胺还是硝基苯的13C NMR谱?说明理由。

答:苯胺。因为苯中碳的化学位移为128.5,图中其中有两个碳峰在110-120之间,一碳峰在128附近,而另一碳峰在145-150之间,从该数据可以看出,该化合物中苯环与一给电子基团相连接,使得邻对位碳屏蔽增大,两个碳化学位移向高场移动。因此应为苯胺。

5. 下图是2-戊醇还是2-甲基-2-丁醇的质谱?说明理由。

答:应为2-甲基-2-丁醇,因为醇羟基的Cα-Cβ键断裂往往形成基峰,因此两个化合物基峰m/z 2-戊醇为45,2-甲基-2-丁醇为59。所以该图谱对应2-甲基-2-丁醇。

6. 下图是Ph-(CH2)3CH3还是Ph-CH(CH3)CH2CH3的质谱?说明理由

答:应为Ph-(CH2)3CH3。苄基型裂解往往形成烷基取代苯的基峰,图谱中基峰为91,说明苯环α位为烷基取代,且α碳上无侧链。无M+-15峰,说明烷基为正烷基,没有甲基侧链。Ph-(CH2)3CH3裂解情况如下:

五、图谱解析  25分(共2小题)

1. 从给出的质谱图及部分数据推断分子式。10分

解: (1) 确定M峰。如果将m/z97做M+峰,m/z98和99分别为M+1和M+2,但m/z98与m/z97的丰度比值太大,是不合理的,所以可确定m/z98为M峰。此时,m/z99为M+1峰,m/z 100为M+2峰 

(2) 数据归一化。                 

         m/z                          相对丰度           归一化

        98 (M)                          56.0              100

99 (M+1)                        7.6               7.6÷56.0×100=13.57

100(M+2)                        2.4               2.4÷56.0×100=4.29

(3) 由归一化后的M+2的丰度4.29%可知该化合物含一个硫原子。 

(4) 由m/z99(M+1)确定碳原子数。因为m/z97(M-1)的34S和m/z98中33S对m/z99的贡献,应减去。

        13.57 – 4.44 ×100/56 –0.80 = 4.84

        4.84主要为M峰中13C的贡献,估计分子中含有4~5个碳原子。

        若含有4个碳,分子式为C4H18S,U = -4 不合理,氢太多也不合键价规则;

        若为C5H6S,U = 3 是合理的。

(5) 考虑氧原子。

       考虑到m/z97中氧对m/z99的贡献(0.20%),最多只能有1个氧原子,即C4H2OS,U = 4是合理的。

    所以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可能为C5H6S或C4H2OS。

 2. 某未知化合物的谱图及数据如下,推断结构。 15分

解:(1)确定分子式:由MS图知道该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50,151和150的丰度之比:(7/69)*100/1.11=9,说明分子中含8-9个碳。碳谱表明分子含有7类碳,氢谱表明分子含有5类质子,个数为10个,并且6.87-7.28有5个质子,表明苯环为单取代苯环,则碳谱中苯环只出4个峰,总碳数为9。红外光谱1726吸收表明分子含有羰基,红外光谱1242,1067吸收结合碳谱72.86,氢谱4.52,表明化合物中有醚键存在,故分子式为C9H10O2

(2)确定各部分结构:

13C NMR数据分析:205.39(s): C=O, {157.77(s),129.65(d),121.(d),114.53(d)}:苯环上的碳,而且苯环为单取代,由121.(d),114.53(d)可见苯环与一给电子基团连接,根据157.77(s)苯环直接与氧原子相连;72.86(t):OCH2;26.43(q):CH3

1H NMR数据分析:{7.28(m,2H),6.98(m,1H),6.87(m,2H),}:验证苯环为单取代,且苯环与一给电子基团连接,4.52(s,2H):孤立OCH2;2.26(s,3H):孤立CH3;

IR图谱分析:表明单取代苯环(30,3043,15,1496,755,692),羰基(1735,1726),醚键(1242,1067)的存在。

MS碎片:77,65,43等表明有苯环存在。

故结构片段如下:与氧直接相连的苯环,OCH2,CO,CH3

综合以上推测结构为:

13C NMR及1H NMR数据归纳如下:

主要质谱裂解如下:

                                          

                                

文档

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答案西北大学

波谱原理及应用期末试卷A答案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发跃迁时吸收的电磁辐射的(C)A.能量越大B.波数越大C.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3.下列哪个化合物不适合作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溶剂?(D)A.环己烷B.甲醇C.乙腈D.甲苯4.红外光谱谱带的强度主要由(C)决定A.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B.能级跃迁的几率C.振动中偶极矩变化的程度及能级跃迁的几率D.极化率变化的程度4.当外加磁场强度逐渐增大时,质子由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能量(C)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