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把10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和水的比是( )。
A. 10:100 B. 1:10 C. 1:11 D. 11:1
2.小军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三八”节时,他按照药袋上的说明特地兑了一盆药水给妈妈洗脚.药袋上写着“使用时药粉与水请按重量比1:39配制”,那么药水中药粉重量占药水重量的( )
A. 2.5% B. 2.6% C. 无法确定
3.用同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长方形,甲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3:2,乙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4:3,甲长方形的面积( )乙长方形的面积.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4.同一段路程,开汽车要用4小时,骑自行车要用9小时,开汽车和骑自行车的速度比是( )。
A. 4:9 B. 14:19 C. 9:4
5.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1: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6.一杯糖水,糖的质量占水的 ,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
A. 1∶15 B. 15∶1 C. 1∶14 D. 14∶1
7.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 )。
A. π:1 B. 1:1 C. 1:π
8.如果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5:3,则减数与差的比是( )
A. 5:3 B. 2:3 C. 3:2
9.打一部稿件,已打的页数和没打的页数的比是3:4,已知已打的页数比没打的页数少8页,这本书共有( )页.
A. 24 B. 32 C. 56
10.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4,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1.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变成7:8,那么两包糖重量的总和是( )克.
A. 20 B. 30 C. 50 D. 40
12.水是由氢和氧按1:8的重量化合而成的,90千克水中,含氢和氧各是( )
A. 1千克,千克 B. 8千克,82千克 C. 10千克,80千克 D. 80千克,10千克
二、判断题
13.比与除法相比,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数。( )
14.是一个分数,它不是比. ( )
15.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则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5∶8。( )
16.某班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2:3,则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17.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3倍,后项缩小3倍,它的比值不变.( )
三、填空题
18.4.5:0.5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19.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时,小张用了3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速度比是________:________。
20.五(1)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倍,则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2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2:2:3,这是一个________三角形.
22.12周岁的儿童,身体中血液与体重的比大约是1:13,按照这个比例小伟体重是52千克,他身体中的血液含量是________千克。
23.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为1:10,现有这种盐水共550克,其中盐占________克,水占________克。
24.5:8的后项加上32,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乘________.
2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12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6天完成,甲乙两人所需时间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甲乙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26.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高相等,它们的底面积的比是5:3,圆锥体的体积和圆柱体的体积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
27.六年级一班男生人数的 正好是女生的 相等,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已知男生32人,女生________。
四、轻松化简比
28.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
(2)4.2:0.8
(3):0.25
五、解答题
29.一种农用盐水用盐和水按1:50配制而成.
(1)要配制这种盐水255千克,需要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2)桶内备有300千克水,要配制这种盐水,应在水中放多少千克盐?
30.五、六年级的同学种植一批树苗,原计划把这批树苗按5:8分配给五年级和六年级。植树结束后,大队委员小利统计发现:六年级同学正好种植了200棵,超额完成任务的2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
31.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满糖水。第一个瓶子里糖和水的体积之比是1∶9,第二个瓶子里糖和水的体积比是1∶10。把两瓶糖水溶液混合,则这时糖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32.某小学六年级举行健美操比赛,参加比赛的女生比男生多28人.结果男生全部获奖,女生则有25%的人未获奖,男女生获奖总人数为42人.又已知参加比赛的人数与全年级人数的比是2:5.该校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33.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50千米处相遇,客车和货车速度比是3:2,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参
一、选择题
1. C 2. A 3. B 4.C 5. A 6. A 7. C 8.C 9. C 10. D 11. B 12. C
二、判断题
13. 错误 14.错误 15. 错误 16.错误 17. 错误
三、填空题
18.9:1;9 19.4;3;3;4 20.5;6 21. 等腰 22. 4
23.50;500 24. 5 25.3;4;4;3 26.5;9 27. 16;9;18
四、轻松化简比
28. (1):
=( ×18):( ×18)
=15:4
(2)4.2:0.8
=(4.2×5):(0.8×5)
=21:4
(3):0.25
=( ×20):(0.25×20)
=12:5
五、解答题
29. (1)解:总份数:1+50=51(份 ),
盐的千克数:255× =5(千克),
水的千克数:255﹣5=250(千克)
答:需盐5千克,水250千克。
(2)解:需放盐的千克数:300÷50=6(千克);
答:配制这种盐水,应在水中放6千克盐。
30. 解:200÷(1+25%)÷8×(5+8)=260(棵)
答:这批树苗一共有260棵。
31. 解:
32.解:设参赛男生为x人,则女生为(x+28)人.
x+(x+28)×(1﹣25%)=42
x+(x+28)×75%=42
x+75%x+28×75%=42
1.75x+21=42
1.75x+21﹣21=42﹣21
1.75x=21
1.75x÷1.75=21÷1.75
x=12
(12+28+12)÷
=52÷
=130(人)
答:该校六年级一共有130人.
33. 解:50×2÷(3﹣2)×(3+2)
=100÷1×5
=500(千米)
答:甲、乙两地的距离是500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