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17:26:59
文档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NORTHERNECONOMY财政金融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并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的中间价。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3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1:8.03,较去年7月汇改前累计升值约3%,并且最近有加速升值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升值将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
推荐度:
导读NORTHERNECONOMY财政金融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并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的中间价。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3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1:8.03,较去年7月汇改前累计升值约3%,并且最近有加速升值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升值将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
NORTHERN ECONOMY财 政 金 融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并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的中间价。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3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1:8.03,较去年7月汇改前累计升值约3%,并且最近有加速升值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升值将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自2003年以来,美国在国内就业问题、通货紧缩、巨额贸易逆差以及财政赤字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一改奉行多年的强势美元,使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贬值,由于人民币基本上采取盯住美元的,这就使得人民币跟随美元如影随形地贬值,遭到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的非议。他们通过各种多边和双边场合来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造成世界范围内人民币升值压力陡然加剧。

2003年初,随着日本在7国财长会上明确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张之后,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高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虽然来自美元大幅度贬值后的日、美、欧和中国周边地区,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从汇率的决定因素来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PPP)、中美通货膨胀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和利率差异都显示出人民币升值压力。

关于购买力平价,世界银行2002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推算,按1美元=8.28元人民币的现行汇率换算,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话,人民币汇率应提高到1美元=1.74元人民币(8.28×0.21)。关志雄(2003)对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做出调整。他认为,越是收入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其本国汇率越是低于PPP。人民币汇率与PPP的偏离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另一部分是中国的

特殊因素造成的。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其物价为美国的31%,其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偏离幅度为3.2倍,中国的物价比这一平均值还便宜32%。如果以相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物价为基准,则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理论应是1美元=8.28×(1-0.32)=5.63元。

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为-0.3%,中国比美国低2.53%。

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也同样存在。以两国最后一次调低利率后的情况来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中国的短期利率比美国高1.5个百分点。在国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比美元存款利率高1.4个百分点。

因此,在现有运行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压力是明显存在的。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条件下,这些升值压力必定会转变为现实的升值趋势。

二、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是过度的出口以及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

(一)过度出口

汇率调整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是由决定的。其决定的依据主要是出口换汇成本。因此,出口换汇成本过高或卖价过贱导致人民币定价过低或者低估。举例而言,如果一个杯子国内成本是8元人民币,该产品在美国卖1元,换汇成本是8元,那么美元的人民币价格大于这个换汇成本时,出口才能获利,如果茶杯在美国卖价是2美元,换汇成本为4元,那么即使人民币汇率为5:1,企业仍可获较大收益。因此,人民币低估是由出口贱卖造成的。有些出口产品的国际卖价甚至比国内卖价还要低。那么出口产品为何贱卖?其直接原因是过度出口。过度出口与国内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同一的,那就是国内严重的生产过剩。另外,地方行为、与市场分割相联系的多头对外的无序竞争,以及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也是导致出口过度和过贱的重要原因。

浅谈人民币升值

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张淑泉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济南   250100)

摘 要: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调整,引起了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其必然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对外贸易

118北方经济・2007年第3期NORTHERN ECONOMY财 政 金 融

(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

从汇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国际收支的变化来看,90年代以来中国已从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演变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从2002年第四季度起,错误与遗漏项也出现顺差,因此,中国国际收支已出现了三顺差的状况。来看下面一组数字。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7%的高速增长,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形成了人民币走强的基础。其次,当前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出现的“双顺差”,构成人民币汇率短期走强的因素。2001年达到522亿美元,其中资本项目为348亿美元,经常项目为174亿美元,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外汇储备呈稳步上升势头,至2003年底预计达到4 000 亿美元。长期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再加上经常项目创汇的强制性结汇和经常项目用汇的有条件售汇, 导致我国外汇市场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外汇供给的“虚胖”是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原因之一。再次,外国投资大量进入我国,更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达5271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419%。2003年前5个月就有200多亿美元游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我国。时至今日,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盯住单一货币的固定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既无法避免汇率扭曲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也不能为汇率内外均衡提供灵敏的手段和宏观提供便利,这种固定汇率制度要求资本管制才能保持货币的性。在当前,这一架构是保持金融稳定的重要措施。然而,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非市场化的条件下, 从对外汇市场的影响来看,这一架构鼓励资本流入的增加了外汇供给, 而资本流出的会抑制外汇需求, 势必造成本币面临升值的压力。而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则通过扩大外汇储备来吸收外币的超额供给,从而使现实压力变成潜在压力,即期压力变成远期压力,使得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强化。因此,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原因是持续的大量的国际收支顺差和由此引起的巨额外汇储备。

三、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一)从理论上看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化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理论,汇率的变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汇率平均水平的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即本币实际汇率的上升将使本国产品相对于外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从而使本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相反,实际汇率的下降将有助于本国产品出口增加,抑制进口。但是汇率的变动对贸易的影响是有条件的,它取决于本国产品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就指出:要使本国货币贬值起到鼓励出口、进口的作用,本国产品的出口需求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之和的绝对值要大于1。国际贸易受汇率变动影响的第二个层面是汇率的波动程度。汇率的剧烈波动使得、经济实体、个人在远期交易存在着收益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国际贸易的交易风险。即使由于国际金融套期保值的工具(远期市场操作、货币期货、货币期权及货币互换)的广泛使用,使交易商能够对汇率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但却相应需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

近年来国内有关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的经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主要研究是通过估算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来检验我国的贸易收支是否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来分析的。比如厉以宁等对中国1970—1983年的数据分析得出:中国进出口弹性分别为0.68和0.05,中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严重不足,人民币汇率贬值不但不能改善贸易收支,反而会导致出口状况的恶化。还有研究得出结论是:我国出口的国别差异最大程度取决于贸易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收入越高,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越大。其次,国家地理距离的远近与我国双边出口也有很强的关联性,我国与近邻国家更容易开展双边贸易。汇率波动总体来说对我国的出口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甚微,这为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留下了很大的调整空间。

(二)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1.出口弹性小于1,决定出口数量与金额呈反方向运动而不是同方向运动,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减少出口金额

“汇率升值必定打击出口”,是反对人民币升值的最主要理由。可是大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日本、韩国、中国在经济发展某阶段都经历过货币大幅度升值,出口不降反升。中国的情况,1994—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欧元(2001年前为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5.1%、17.9%和17%,实际汇率升值幅度分别为18.5%、39.4%和62.9%,此间中国对美欧日的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17.3%、14.4%和14.1%;1994—1995年国内通货膨胀率超过20%,1997—1998年亚洲许多国家货币贬值,人民币贬值之声不绝于耳,但人民币不贬反升,出口在90年代翻了一番。可预料人民币升值即使20—30%,我国出口增长率可能有所下降但不会绝对下降,贸易逆差会扩大但可控制。另外,所谓“贬值促进出口进口,升值促进进口打击出口”,首先是指一般贸易而言,而不是指加工贸易。其次忽视了进出口数量与金额之间的区别,二者同方向变动的其理论前提是:进出口产品价格弹性之和大于一,即马歇尔—勒纳条件。如果小于一,进出口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之间就会出现反方向的变动,汇率升值反而会使出口额增加,进口额减少,贸易顺差增加。如我国学者范金计算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绝对值小于1,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假设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同比例提高,出口数量就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

2.中国外贸结构的特殊性即加工贸易的发展,使进口与出口之间呈同方向运动而不是反方向运动,因此汇率升值不会扩大贸易逆差

119

北方经济・2007年第3期NORTHERN ECONOMY财 政 金 融

 第一,加工贸易是推动贸易增长主要动因,占出口55%,超过一般贸易。

 第二,加工贸易“大出大进,两头在外”的特点使我国进口呈刚性,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增加,进口对出口的弹性为0.8182,即我国进口一个单位商品时,其中就有82%用于出口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我国加工贸易进口占总进口的40%,1997年达到49%,再考虑到外商机械设备进口和一般贸易中原材料和投资品进口,这个比例还有很大的上升余地。

 第三,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口依存度,即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中,进口成本比重比较高。隆国强对565家加工贸易企业调查显示,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国内采购,32%的企业在10%一下,66%的企业低于50%,在75%以上的只有18%,机器设备的国内采购率只有30%。

第四,加工贸易净出口是中国外贸顺差主要来源,2003年加工贸易顺差占外贸顺差的比重高达309%。加工贸易出口之所以不受汇率变动影响,是因为全部使用进口设备和原材料,在国内增值部分只有20%。人民币升值首先降低进口成本。从货币标价角度,既然进口的设备和原材料又复加工出口,进出口都是由美元标价,那么人民币变与不变就没有影响。

3.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1978—1994年,中国人民币名义汇率贬值了550%,在80年代中期即出现通货膨胀与汇率贬值的恶性循环,这种贬值增加出口的战略必将恶化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指数越来越低,而进口价格指数越来越高,国民财富外流,国际经济学上称为“外贸贫困增长”。1993年到2000年中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3%,其中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2%.2003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4.7,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9.7,贸易条件指数为95.4%,低于上年的98.8%。贸易条件的恶化的原因与人民币汇率低估有关。据宋国清计算,人民币汇率升值5%,贸易条件将得到改善,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和我国国民福利增加。

 贸易条件的改善首先是出口产品价格在理论上随汇率升值成比例提高,比如3年之内人民币升值30%,出口价格即提高30%,说不会打击出口无人相信。问题在于第一,由于J曲线效应,出口的下降将在一年以后;第二,加工贸易部分基本不受影响;第三,一般贸易出口产品成本中,进口部分也在60%以上;第四,工资不会随汇率升值有很大提高;第五,进口价格下降会促使其它更多地使用外国原材料和设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以上原因使企业能够消化大部分升值因素,出口价格并不会随名义汇率的升值而成比例提高,比如人民币升值30%,一般贸易品的价格可能只提高15%。

人们最担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其实是有好处的。一条裤子在美国卖50美元,现在提高到60美元,没有理由认为美国消费者就会不买裤子,或者转向墨西哥购买。即使如此,我国减少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数量而提高售价,也不会降低出口金额,同时可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

4.能源资源和技术大量进口时期人民币升值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C.L.Barker提出“有效保护率”概念,指出国家可以对中间产品的进口减免关税,提高对国内产业的实际保护程度。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是中间产品,汇率升值和减免这类产品的关税,都可以起到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的作用。我国在经历了轻工业高速发展之后,正进入重化工时期,典型特点是对于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2003年最令人不安的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资源大量进口和能源消耗系数上升。中国GNP占世界1/30,但钢铁消费却占世界1/4,煤炭占1/3,水泥占1/5。经济增长率9%,而电力增长15.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6%;钢材2.41亿吨,增长了25.3%;基本资源的不足,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巨大浪费,进口不稳定不安全,构成资源危机四大内容。这就提出了以国家经济安全利益为中心进行战略调整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的三个核心内容是:水资源开发,高科技,石油外贸运输线的保障。前者需要组织上亿农民进行国土整治,挖掘湖泊与全国水渠网,这是解决劳动力就业、资源环境、城市化、贫困和三农问题的基础。后者需要发展国防力量和国家战略产业。在经济安全战略下考虑汇率问题,应该是在大量进口技术和资源时期果断升值,降低进口价格,控制奢侈品进口,集中外汇进口能源和高新技术。

5.人民币升值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外商到中国投资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吸引,一是廉价的劳动力,二是潜在的市场。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中国有4亿过剩人口,作为流动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农民工,无法变成固定的城市人口并组织工会,也无法形成像发达国家那样的劳动垄断。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摩擦中,中国劳动力成本过于低廉已成为国际社会反倾销的借口。我们担心的不是人民币升值之类的国家会大幅度提高工资,而是劳动者待遇很难提上来,影响社会稳定,降低国家和企业整体竞争力。

吸引FDI是为了弥补国内储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管理。但中国储蓄长期大于投资,属于净资本外流的资本输出国。外汇储备只能存放海外,并购买大量美国国库券,收益率3%。外国公司在中国平均利润率是13%。如果不是外资含有更高的技术,商业渠道和管理含量,这样的资本循环对中国是完全没有效益的。因此外资进入不是越多越好。何况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中性的,一方面增加外商投资成本,一方面提高利润汇出比例。

当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贸活动及中国和世界经济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个方面就能说清楚的,因此我们要全面分析,积极应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进朝.汇率变动与贸易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扬帆.人民币汇率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涂永红.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4]厉以宁等.中国对外经济与国际收支[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5]余永定.打破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J].经济研究,1999,(7).[6]谢建国,陈漓高.人民币汇率与贸易收支:协整研究与冲击分解[J].世界经济,2002,(2).

[7]陈平,熊欣.进口国汇率波动影响中国出口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6).

[8]关志雄.从购买力平价看人民币的实力,2003.

http://www.rieti.go.jp/users/kan-si-yu/cn/c030320.html

120北方经济・2007年第3期

文档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NORTHERNECONOMY财政金融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7月21日19时起,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换8.11元人民币,并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间的中间价。同时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6年3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突破1:8.03,较去年7月汇改前累计升值约3%,并且最近有加速升值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人民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持续升值将不可避免,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