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营洼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储层沉积背景是青坨子突起以西,陈家庄突起以南,在牛庄三角洲前缘斜坡中、下部。牛庄三角洲是河控建设性朵状三角洲,前缘砂十分发育。由于推进速度很快,在前缘往往形成较陡的砂质沉积,在特大洪水剪切力和重力作用下滑塌,至三角洲前缘斜坡的中、下部沉积下来,形成滑塌浊积扇沉积。该套储层为一套暗色泥岩夹砂岩沉积,岩性较细,一般为粉砂岩和细砂岩。
(1)岩石组分:石英含量43%,长石含量33%,钾长石、斜长石含量大致相等。岩屑含量22%-265%,属岩屑质长石砂岩,岩屑成分以石英岩屑为主,其次见喷出岩、结晶岩、泥质岩屑。见表1:
长石岩屑含量较高,矿物成份成熟度较低。颗粒磨圆度次棱角状,颗粒支撑,线性接触,孔隙式胶结,分选中等—差,结构成熟度中等—低。
胶结物含量以泥质为主,一般为6%,个别可达8%,其次为铁白云石和增生石英,含量为2%,个别样品以铁方解石胶结为主,含量最大可达25%,泥质多呈鳞片状分布。
(2)X衍射分析:粘土矿物成份以高岭石为主,含量为58%,其次为绿泥石,含量为20%左右,伊蒙混层含量为13%,伊利石含量9%。见表2:
沉积构造是沉积物水动力条件及沉积环境的综合反映,是研究沉积相的重要依据。
该区取芯井中沉积构造类型较为丰富。见块状层理、递变层理、平行层理、火焰构造、滑塌变形层理,这些都是浊流沉积常见的沉积构造,表明该区所在的三角洲前缘斜坡为一“动荡”环境。
砂岩主要是岩屑质长石细、粉砂岩。分选中等--差。结构成熟
度和成份成熟度中等--低。砂岩与下伏泥岩均为突变接触,砂岩底部有泥砾、撕裂屑等。说明该区砂岩为距物源较近、水动力条件较强的二次搬运沉积。见图1和图2:该区沙三中储层粒度概率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段式,反映以悬浮搬运为主。另一种为两段式,以悬浮组份为主,次为跳跃组分,碎屑颗粒粒径一般大于2φ,具有典型的浊流特征。见图3:
从CM图看,点区中线平行C=M基线,为典型浊流沉积特征。见图4:
沙三中砂岩往往夹在厚层深灰色泥岩中,泥岩颜色较深,常具水平层理,反映是在水动力条件较弱,浪基面以下的半深水--深水还原环境下沉积的。
根据岩性、电性特征,结合砂体平面分布(见图5),认为只有中扇及外扇两种亚相,因为这种滑塌浊积是以分散的浊流搬运,无主水道沉积,故无内扇沉积。见图6:
(1)中扇亚相:为浊积扇的主体,沉积较厚,粒度较粗,物性较好,为主要的储层。可细分为:①水道微相:为中扇主要沉积区,均为细砂岩,粒度中值0.12mm~0.15mm之间,平均0.13mm,砂层厚度相对较大,一般为4m-20m,多由鲍马序列AA、AB组成复合正韵律块状砂岩,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大,呈箱形或齿化箱形,与上下泥岩均为突变接触,平均渗透率为(5~10)×10m。②水道间微相:位于水道之间,仍为细砂岩,但较水道微相细,粒度中值为0.11mm~0.13mm,平均0.11mm,砂层较薄,一般2m~4m,由鲍马序列AB、BC组成,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或漏斗形,平均渗透率为(3~4)×10m。
(2)外扇亚相:围绕中扇分布,沉积变细变薄,可分为:①外扇侧缘微相:主要分布在水道微相两侧的外缘区,沉积细,为粉砂岩
和泥质粉砂岩,厚度减薄为1m~4m,平均渗透率为(1~3)×10
m,由鲍马序列的BC、CD段组成,以CD段为主,自然电位曲线呈钟形、漏斗形等。②外扇前缘微相。水道在此区消失,1
储层岩石学特征
2沉积构造特征
3
沉积结构特征
4沉积相分析
表1史深100地区沙三中储层砂体岩矿分析统计表
表2史深100地区沙三中储层粘土矿物含量统计表
图3粒度概率累积图图4史103井C-M图
图史井图史井11033269.7m
21023294.2m
-32-3
2
-
3
2
(转154页)
王艳红
(胜利油田地质院海外研究中心)
东营洼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储层沉积相分析
摘要关键词在对油气储层进行精细描述及评价过程中,油气储层在地下的空间展布及其属性的分布特征一直是研究重点,而不同环境成因的砂体其储层性质不同,流体在其中的运动规律不同,开发特征也不同,因此沉积微相研究是精细油藏描述和地质模型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了解区域地质背景基础上,利用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结构等特征进行沉积相分析,建立了东营洼陷史深100地区沙三中储层沉积相模式,进而划分了其亚相和微相。
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沉积结构沉积构造
沉积微相
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与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能的活动。教育具有社会性、个体性和教育性三种价值,它们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从社会存在、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创造以及教育自身发展需求三者结合的角度看,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是“铸人铸魂”,其最大特点就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体魄、内质、个性、创造性以及社会适应性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成为一个能够秉承人类文化成果,具有思想、智慧和专长,能够担当社会主体责任的人。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但教育的方向性、目的性决定了教育的道德性是教育诸多属性中最为重要的属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世界著名教育家艾伦・德瓦艾特认为,教育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要使学生聪明,一个是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也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它要求教育要有全局观念,不仅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教育要以德为先,让受教育者先学会做人,把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个人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使得社会文明在个人身上得以传承。要求指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开放的胸怀,具有现代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责任意识,积极迎接社会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其价值取向的核心应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在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作用。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学校全员育人的关键。应从思想、理念、制度、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明确育人职责。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又要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要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将思想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为契机,组织力量,针对广大教师存在的思想困惑,加大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力争把“说不清”的问题说清楚、说明白,帮助教师们消除怀疑和误解。积极探索德育教育规律,重点借鉴有利学生道德教育的做法和经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用制度落实“全员育人”。建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长效工作机制,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所有教师都履行育人的职责,所有课程都发挥育人的功能。对以教学或科研为主和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师分类制定考评体系,对于那些热爱教学、教书育人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应加大奖励力度,实行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发挥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采取措施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德育一票否决制”,将教书育人状况纳入教师考评奖惩制度。
要以“教书育人”为切入点,通过评选师德优秀群体和师德标兵等活动,树立师德先进典型。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推动师德建设,促进学校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积淀学校精神品牌。大力弘扬恪守师德、教书育人的忠诚情操,默默耕耘、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严谨治教、刻苦钻研的敬业作风,积极顽强、无怨无悔的执著追求,构建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引导广大教师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师德传统,结合时代要求,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目标,严于律己,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教育学生。引导教师发掘蕴涵在各门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高德育水平,增强学科育人魅力,使学生在教师对育人契机恰到好处的把握和高超的育人艺术中,体验和感悟“正确的价值观”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学校要以教师为本,关心、爱护教师,为教师排忧解难,形成一个更加注重质量、注重教学、注重教师的良好氛围。认真研究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了解教师的工作、思想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的工作。把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注意关心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不仅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素质、生活待遇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创造好的条件,以便为他们的工作解除后顾之忧。总之,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就要从各方面采取措施,以利于教师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
1
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
2
作好教育育人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3
结语
2.1加强师德建设
2.2加强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
2.3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
2.4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2.5创造条件为教师排忧解难
(收稿日期:2008・04・23)
学校教育中如何加强教师的育人作用
杨延萍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关键词教育的核心价值是育人,是“铸人铸魂”,其最大特点就是把受教育者当作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铸人铸魂教育的道德性以德为先以人为本全局观念综合素质育人为本
(接105页)岩性、沉积特征、物性与电性特征,均与侧缘微相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林承焰.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孟慧,信荃麟等.油藏描述原理与方法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3]戴启德,纪友亮.油气储层地质学.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4]孙焕泉等.胜利油区勘探开文集.地质出版社,2001
[5]李兴国.陆相储层沉积微相与沉积构造.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6]W.J.E.vandeGraff,M.R.Bentley,andT.F.M.Kortekas,ShellExpro(Aberdeen),QuantificationofMacrotoMesgascaleReservoirHeterogeneity:APracticalApproachBasedonComputerMappingTechniques,SPE25001,391-398(收稿日期:2008・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