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内容:
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技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技术。并知道实行社会调查能够学到好多新知识。学会电脑上网查询,能够更快更多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注重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出示一些图片,现代办公技术,厨房设备,幼儿园小朋友玩玩具的情景。
学生准备: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相关的信息,每人带一种玩具。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相关录像,激发学生对现代办公技术的兴趣。
2、激发谈话:你们看到了哪些现代科技产品?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经过讨论,从而懂得什么是技术。
电话:利用电流使两地的人互相交谈的装置。
传真机:利用光电效应,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电脑:是一种自动,高速,精确地完成很多工作的电子设备,它能代替人脑干很多的事情,所以也成为电脑。
打印机:由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打字机,没有键盘,把字符的代码转换成字符印出来。
复印机:利用光敏导体的静电性和光敏特性将文件,涂片等照原样印在纸上的机器。
二、巩固理解
1、观看录像:现代办公技术的用途。
2、我们的工作,学习都离不开技术,铅笔的制作与使用也都包含着技术。
3、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离不开技术呢?
4、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需要技术,哪怕是玩,也离不开技术。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分小组玩一玩,并讲讲玩的技术。
三、布置作业
每个小组合作出一期小报,介绍“技术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家政:
第一课 洗茶具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水平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的方法。
教学准备:
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
教学过程:
一、看图,出示课题。
1、看洗茶具的一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2、刚才图片中的同学在洗茶具,主要分几个步骤做的,谁已经记得了?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节,并板书:浸泡、擦洗、冲洗、擦干、摆放。
4、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地操作要领。
5、分组讨论,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演示,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地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的提示得出准确的结论。
6、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
7、请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师生评议。
8、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1)浸泡时加1-2滴洗洁精。
(2)擦洗时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拭。
(3)冲洗时从里到外逐一冲洗。
(4)擦干摆放时用干净抹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二、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1、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能够用牙膏擦除的方法,除此之外,你还知道能够用什么方法吗?这种方法的效果怎样呢?
2、让我们分别用自己知道的方法,借助辅助材料(能够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
百洁布、柠檬片等),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
3、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能够用食盐,草木灰,食用碱,
百洁布,柠檬片等)
4、教师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提示:从技术信息找出答案)
(1)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2)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实行评价。
三、实践体验
结合拓展活动和技术信息栏目,分小组设计场景实行洗涤活动,重点在茶垢的清洗,注意比较各种洗涤用品的洗涤效果。
四、评价反思
互相交流自己的体验,检查洗涤效果,实行自评和互评,重点说说自己的困惑和需要改进之处。
第二课 洗衣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2、理解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3、通过实践,初步掌握准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几种常见衣物的洗涤标识。
2、通过实践,初步掌握准确的洗涤方法。
教学准备:
衣物质地标识,衣物洗涤说明标识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你平时在家要洗衣服吗?事怎么洗涤的?看到家长又是怎样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几个步骤?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浸泡——擦肥皂——搓洗——冲洗——晾干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几件质地不同的衣物,提问:这几件衣物能够一起洗吗?为什么?
2.理解衣物质地标识和洗涤说明标识。
(出示)让学生自己认自己记,然后逐个出示各种标识,让学生说说代表的意思。
把刚才几件衣物拿出来,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质地,该怎么洗?要注意些什么?
一、动手实践时的注意事项。
1.看书学习准确的洗涤方法。
2.查阅技术信息,获得怎样使衣物洗得更干净的小知识。
3.根据自己所带要洗的衣物,说说应该用什么洗涤用品?(让学生自己在技术信息中查阅确定)
四、评价。
第三课 自制收纳盒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收纳盒的操作要领,掌握制作收纳盒的方法;
2、培养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水平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洗衣物,那么面对小的衣物,我们应该如何整理呢?
二、学习新知
1、你见过的收纳盒都是用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呢?
2、仔细寻找一下,在你的家里有没有直接能拿来制作收纳箱的东西?
三、想一想
1、利用鞋盒做收纳盒有哪些优缺点。
2、利用鞋盒制作一个有六个区间的收纳盒需要哪些工具盒材料?
3、利用鞋盒制作一个有六个区间的收纳盒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制作的顺序是怎样,说说你的计划。
四、做一做
1、准备工作
2、制作顺序
第四课 纸工制作:水晶笔筒
教学目标:
1.掌握笔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设计新颖的笔筒,培养创新精神。
3.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几种不同材料做成的笔筒。
学生准备:纸工制作工具和相关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教师谈话导入:笔筒有什么用途笔筒能够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对应笔筒。教师最后出示已完成的笔筒,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个造型精美的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笔筒制作示意图:
1.让学生拿出课前剪好的制作材料部件,对照示意图,按次序排列出来。
2.让学生仔细阅读示意图下的说明。
3.用红笔给每条说明标上序号。
4.数一数制作笔筒共分几个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参照示意图的步骤完成笔筒制作。
三、发挥想象,创新实践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能否设计出新颖的笔筒,并把图案画下来,为启发学生,教师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些笔筒设计图。
第五课 储蓄罐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能够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
3.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个部件以及实物投影仪等电教设备。
2.学生准备制作纸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制作了小鱼缸,今天我们还要来制作一个也是由半圆柱体改变而来的纸工作品。出示范作。
二、自学储蓄罐制作方法及过程、
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储蓄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相机板书:
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1)剪切: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学生说后,投影仪演示一下。
(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美观,便于折叠)
(3)粘贴:在实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为什么?那该怎样粘?(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 出示粘贴部件。
(4)师演示明胶片的插法。
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能够小声讨论。
(2)你们能够模仿书上做,也能够有创新。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赶紧动手做吧!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
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特别是齿的剪法)
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
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四、作品评价。
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
1.小组内自评.
2.组间互评.
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
五、板书设计:
剪切 作品牢固扎实
刻痕 外观精致漂亮
折叠 有分工讲速度
粘贴 安全使用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