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名称 GCMC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报告书
报告编号BGBH
鉴定单位(盖章)
日期: 年 月 日
房 屋 结 构 安 全 鉴 定 报 告
房屋名称: JZW_MC 报告编号: BGBH
| 一、委托单位/个人概况 | ||||||||
| 单位名称(个人) | WTR_MC | 联系电话 | WTR_DH | |||||
| 房屋地址 | JZW_DZ | 委托日期 | WTRQ | |||||
| 二、房屋概况 | ||||||||
| 房屋用途 | JZW_YT | 竣工时间 | JGSJ | |||||
| 结构类别 | JGLB | 建筑面积 | JZMJ | |||||
| 层 数 | JZCS | 建筑高度 | JZGD | |||||
| 三、房屋安全鉴定目的:建筑物使用功能核定和结构安全性鉴定(安全等级评定) | ||||||||
| 四、勘查方案:KCFA 1.收集调查:收集相关设计文件、施工资料,调查建筑物的使用历史。 2.结构基本情况勘查:结构形式、结构布置、建筑层数、梁柱截面尺寸等; 3.结构使用条件勘查:楼面荷载、分隔墙布置、使用环境等; 4.地基基础勘查:地基变形、上部结构反应(有否倾斜、有否外墙开裂等); 5.上部结构表面现状勘查:结构构件有否破损、有否明显的挠度变形,梁柱板及填充墙有否可见裂缝,裂缝的分布、形状、大小等。 6.材料性能检测:对结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采取回弹法结合钻芯取样检测,对结构构件的配筋进行开凿检查以及采用扫描型钢筋位置测定仪进行扫描检查。 7.结构复核计算:复核计算房屋的原设计文件及现状结构,确定结构安全等级,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 ||||||||
| 五、鉴定结论:JDJL 本房屋的结构安全性评定为()级,基本安全适用,可按现状(或限定使用荷载)用途继续安全使用。 | ||||||||
| 六、处理建议:CLJY 建筑物使用期间应注意定期维护检查,如需进行涉及结构荷载较大变化的改造,或有倾斜、裂缝发展等情况,业主应及时向具备资质的技术单位反映情况以便采取有效处理措施。 | ||||||||
| 七、鉴定单位技术负责人签章: | ||||||||
| 现场勘查: | XCKCRY | 签名 | 校 对: | JD | 签名 | |||
| 复核计算: | FHJSRY | 签名 | 审 核: | SH | 签名 | |||
| 报告编写: | BGBXRY | 签名 | 审 定: | SD | 签名 | |||
| (一级注册工程师盖章) 鉴定单位(公章)JDDW 鉴定日期 JDRQ | ||||||||
二、检测方案 ……………………………………………… (页码)
三、鉴定依据 .............................…….….(页码)
四、房屋现状调查及结构检测.......... ......……...(页码)
五、技术分析 ............................…….…..(页码)
六、鉴定结论 .............................…….. (页码)
七、处理要求及建议……………………………………… (页码)
(仅供参考)
附件一、 房屋建筑和结构图……..…...……….……….……(页码)
附件二、 房屋现状照片及现场检测照片...……...….…....(页码)
附件三、 检测报告………………………………….…..…... (页码)
附件四、 主体结构复核计算书……………………………… . (页码)
附件五、 房屋现状照片及现场检测照片...……...….…....(页码)
附件六、 地基补充勘察报告或建筑物沉降观测报告………….(页码)
附件七、 建筑物整体倾斜观测报告...……...….…....... (页码)
一、项 目 概 况
表1-1
| 工程名称 | GCMC | ||
| 工程地址 | GCDZ | ||
| 使用现状 | SYXZ | 竣工年份 | JGNF |
| 委托单位 | WTDW | 委托时间 | WTSJ |
| 委托目的 | W | ||
| 建设单位 | JSDW | ||
| 设计单位 | SJDW | ||
| 施工单位 | SGDW | ||
| 监理单位 | JLDW | ||
| 建筑用途 | JZW_YT | 建筑面积 | JZMJ |
| 建筑层数 | JZCS | 建筑高度 | JZGD |
| 主体结构形式 | ZTJGXS | ||
| 基础形式 | JCXS | ||
(一)检测方案:
2005年6月业主委托我公司对该房屋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派出了以两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位结构工程师为主的检查勘察队伍于2005年6月30日对建筑物进行现场勘查、收集资料等。
根据《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的相关规定,结合详细的房屋结构现状勘查,与业主协商制定本次的检测方案如下:
1、 本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柱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坡洪积层粉质粘土;设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180kPa。通过现场勘察,未发现建筑物有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迹象或变形,基础构件的工作状况良好。参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第4.1.5条、第6.2.4条、第6.2.6
页 码
条第3款,无需对基础进行开挖检测。
2、采用钻芯法检测结构构件混凝土的实际强度,采取随机抽测的原则,具体检测数量为:首层柱5个芯样、二层柱4个芯样、二层楼板(或梁)3个芯样。
3、现场检查测量梁柱板构件的截面尺寸、采用开凿检查法及探测仪器扫描法检查梁柱板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随机抽检,具体抽检数量为:首层柱3根、二层柱2根、二层梁2根、屋面梁1根、二层楼板1块,检测梁、柱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4、检测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及沉降情况。
(二)检测检查设备:
混凝土钻芯取样机、ZC3-A型回弹仪、DJGW-2A型钢筋位置测定仪、卷尺、游标卡尺等。
页 码
三、鉴 定 依 据(仅 供 参 考)
(一)本报告编写依据:(根据实际添、减)
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 144-90
3、《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99
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6、《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 25:90
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
8、《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
9、国家现行2000系列结构设计规范及国家系列结构设计规范
10、房屋原设计文件、施工质量保证资料、现场勘查及检测结果等
页 码
四、房屋现状调查及结构检测
(一)房屋原始资料:
表4-1.
| 图纸、资料 | |
|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 无□, 有□ YWKCBG 勘察单位: KCDW |
| 原设计建筑施工图 | 无□, 有□ YWJZSGT 设计单位: JZSJDW |
| 原设计结构施工图 | 无□, 有□ YWJGSGT 设计单位: JGSGDW |
| 原设计其它专业施工图纸 | 无□, 有□ YWQTSGT 设计单位: QTSGTSJDW |
| 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资料 | 无□, 有□ YWZLBZZL 施工单位: ZLBZSGDW |
| 图纸、资料由业主提供,其真实性由业主保证。本报告附录部分资料复印件,其余详见原件。 | |
表4-2.
| 使用历史 | |
| 用途变更 | 无□, 有□ YWYTBG 备注: YTBG |
| 改建扩建 | 无□, 有□ YWGJKJ 备注:GJKJ |
| 加 层 | 无□, 有□ YWJC 备注:JCBZ |
| 灾 害 | 无□, 有□ YWZH 备注:ZH |
| 使用条件改变 | 无□ ,有□ YWSYTJGB 备注:SYTJGBYX |
页 码
表4-3.
| 占地面积 | ZDMJ | 建筑面积 | JZMJ | ||||
| 平面形状 | PMXZ | 长 × 宽 | JZW_CHD, JZW_KD | ||||
| 檐口高度 | YKGD | 女儿墙高度 | NEQGD | ||||
| 总层数 | JZW_ZCS | 层 高 | JZW_CG | ||||
| 最大跨度 | ZDKD | ||||||
| 轴网尺寸 | 数字轴线 | SZZX | |||||
| 字母轴线 | ZMZX | ||||||
| 房屋用途 | FWYT | ||||||
| 墙体材料 | QTCL | ||||||
| 主体结构形式 | ZTJGXS | ||||||
| 抗震设防烈度 | KZSFLD | 构件抗震等级 | GJKZDJ | ||||
主要构件 实测尺寸 | 框架柱 | KJZCC | |||||
| 框架梁 | KJLCC | ||||||
| 次 梁 | CLCC | ||||||
| 板 厚 | BHCC | ||||||
| 基础形式 | JCXS | ||||||
| 使用环境 | 目前工作环境为(常温、高温、高湿或者其他恶劣条件) SYHJ | ||||||
| 变形情况 | 通过现场勘察,发现建筑物有(无)基础不均匀沉降的迹象及明显的侧向变形或者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 BXQK | ||||||
| 裂缝调查 | 通过对整幢建筑全面详细检查,主要的柱、梁、板等构件及梁柱节点、围护结构等是否发现明显裂缝。 LFDCQC | ||||||
| 围护系统使用功能检查 | 通过现场勘察,有否发现建筑物有因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围护结构的裂缝和变形,构件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 WHXTSYGNJC | ||||||
(四)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1、柱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JGGJLX(柱或梁)
表4-4-1.
检测
| 构件 | 设计截面及钢筋配置(mm) | 实测截面及钢筋配置(mm) | 是否相符 | ||||
| 截面 | 主筋 | 箍筋 | 截面 | 主筋 | 箍筋 | ||
| JCGJ | SJ_JM | SJ_ZJ | SJ_GJ | SC_JM | SC_ZJ | SC_GJ | SFXF |
检测人(签名):ZHU_JCR
2、梁截面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表4-4-2.
检测
| 构件 | 设计截面及钢筋配置(mm) | 实测截面及钢筋配置(mm) | 是否相符 | ||||
| 截面 | 主筋 | 箍筋 | 截面 | 主筋 | 箍筋 | ||
检测人(签名):LIANG _JCR
页 码
3、楼板厚度及钢筋配置情况检测结果
表4-4-3.
楼层
| 编号 | 楼板 厚度 (mm) | 轴线位置及 跨度尺寸 (mm) | 钢筋位置 | 设计钢筋 (mm) | 实测钢筋(mm) | 是否相符 |
| LCBH | LBHD | KDCC | GJWZ | SJGJ | SJGJ | SFXF |
页 码
(五)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
1、混凝土强度钻芯检测结果汇总:
表4-5-1 (混凝土强度钻芯检测报告原件详见附件)
检测
| 部位 | 所在楼层 | 构件位置 | 设计 强度 等级 | 实测 强度 (Mpa) | 考虑现场与试件的条件差异系数后的强度计算取值 |
| 柱 梁 板 | SZLC | GJWZ | SJQDDJ | SCQD | |
| 数据统计: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标准差: 推定值: | |||||
| 检测结论: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 03:88)和《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对检测成果分析如下: | |||||
(六)裂缝检测情况(必须有图示):
检测人(签名):LF _JCR
页 码
五、鉴 定 结 论
六、处 理 要 求 及 建 议
七、附 件
页 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