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工程概况 2
2 管线保护目标 2
3 地下管线处理程序 2
4 地下管线现状 3
5 地下管线迁改方案 5
5.1 方案综述 5
5.2 迁改施工进度计划 6
5.3 管线迁改中的保护方法 7
5.4 管线保护措施 7
5.4.1 地下管线施工监测 7
5.4.2 地下管线变形处理 8
5.4.3 管理组织措施 9
5.4.4 其他保护措施 10
6 附表 …..10
1 工程概况
西安市地铁四号线试验段工程土建施工项目试验段-3标包含李家村站、李家村站~和平门站区间(以下简称李~和区间)、和平门站~大差市站区间(以下简称和~大区间)、大差市站~五路口站区间(以下简称大~五区间)和四号线联络线,共一站三区间加一条联络线。
李家村站位于雁塔路与友谊路的交叉口处,是4、5号线的“T”型换乘站,4、5号线车站同期施工。 4号线车站长247m,标准段宽22.7m,基坑开挖深度16.66m; 5号线车站长138m,标准段宽22.9m,基坑开挖深度23.78m。主体结构除十字路口节点和车站南端头刀把状处采用铺盖法施工,其它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出入口局部采用矿山法施工,其它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
李~和区间左右线长均为785.725m。区间最小曲线半径2000m,最大纵坡25‰,区间埋深8.3~17m。设联络通道兼泵房一座,联络通道位于地裂缝处理段,采用地面降水后矿山法施工。
和~大区间左右线长均为592.075m。区间最小曲线半径1000m,最大纵坡26‰,区间埋深12.34~19m。区间设联络通道兼泵房一座,采用Φ600的双重管旋喷桩加固后矿山法施工。
大~五区间左右线长均为931.670m。区间最小曲线半径1500m,最大纵坡28‰,区间埋深8.8~19.3m。设联络通道兼泵房一座,采用Φ600的双重管旋喷桩加固后矿山法施工。三条区间总长4618.94m,其中在李~和区间f5地裂缝段(左右线各175m)采用矿山法施工,其余4268.94m均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机掘进。盾构管片外径6.0m,内径5.4m,厚度300mm,环宽1.5m。
2 管线保护目标
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无地下管线责任事故发生。
3 地下管线处理程序
本工程施工区域内原有地下管线的处理程序如图1。
地下管线处理程序
4 地下管线现状
李家村站位于雁塔路与友谊路的交叉口处,周边商业氛围浓厚,地下管线十分复杂,车站施工对现状道路下的管线有很大影响,其主要管线详见表1。
表1 李家村站主要管线
| 序号 | 管类 | 规格 | 材质 | 埋深(m) | 走向 |
| 1 | 移动 | 600x500 | 16孔/光纤 | 1.3 | 南北 |
| 2 | 邮电部 (电信) | 800x400 | 24孔/光纤 | 1.3 | 南北 |
| 3 | 800x 500 | 36孔/光纤 | 0.9 | 东西 | |
| 4 | 合建 | 直埋 | 光纤 | 2.8 | 东西 |
| 5 | JTX | 250x 500 | 12孔/光纤 | 0.8 | 南北 |
| 6 | 600x400 | 12孔/光纤 | 1.2 | 东西 | |
| 7 | 电力 | 1400x1800 | 10KV/铜 | 2.5 | 东西 |
| 8 | 直埋 | 10KV/铜 | 1 | 东西 | |
| 9 | 电力 | 1000X1500 | 10KV/铜 | 1.8 | 南北 |
| 10 | 网通 | 直埋 | 11根/光纤 | 0.5 | 东西 |
| 11 | 直埋 | 光纤 | 0.3 | 四个方向 | |
| 12 | 热力 | DN600 | 2根/铜/中压 | 1.8 | 南北 |
| 13 | 天然气 | DN325 | 1根/铜/中压 | 1.9 | 东西 |
| 14 | DN325 | 1根/铜/中压 | 1.9 | 南北 | |
| 15 | 给水 | DN600 | 铸铁 | 1.7 | 南北 |
| 16 | DN400 | 铸铁 | 1.8 | 南北 | |
| 17 | DN1000 | 铸铁 | 2.1 | 南北 | |
| 18 | DN300 | 铸铁 | 1.5 | 东西 | |
| 19 | DN600 | 铸铁 | 1.7 | 东西 | |
| 20 | 污水 | DN300 | 混凝土 | 2.0 | 南北 |
| 21 | DN1500 | 混凝土 | 4.7 | 南北 | |
| 22 | DN1100 | 混凝土 | 4.3 | 南北 | |
| 23 | DN1000 | 混凝土 | 7.0 | 东西 | |
| 24 | DN400 | 混凝土 | 5.0 | 东西 | |
| 25 | DN500 | 混凝土 | 4.1 | 东西 |
表2 需改迁管线统计
| 序号 | 类别名称 | 规格 | 材质 | 埋深 (m) | 处理方式 | 长度(m) | 备注 | |
| 与4号线主体平行管线 | ||||||||
| 1 | 光纤管块 | 600x500 | DK: 2条/16孔/光纤DX: 3条/16孔/光纤 DU: 2条/16孔/光纤 GD: 2条/16孔/光纤DN: 2条/16孔/光纤 | 1.4 | 临时迁改 | 360 | ||
| 2 | 光纤 | 800x300 | DA: 1条/24孔/光纤 DK: 1条/24孔/光纤DX: 26条/24孔/光纤DN: 1条/24孔/光纤 | 1.4 | 临时迁改 | 360 | ||
| 3 | 污水 | DN400 | 混凝土 | 4.2 | 永久改迁 | 410 | ||
| 4 | 热力 | DN600 | 2根/钢/中压 | 1.6 | 临时改迁 | 2*190 | ||
| 5 | 污水 | DN300 | 混凝土 | 2.02 | 永久改迁 | 86 | ||
| 6 | 给水 | DN600 | 铸铁 | 1.5 | 临时迁改 | 365 | ||
| 7 | 排水 | DN1500 | 混凝土 | 4.7 | 永久改迁 | 295 | ||
| 8 | 污水 | DN1100 | 砖 | 4.3 | 永久改迁 | 300 | ||
| 9 | 光纤 | 600x 400 | DA: 20条/12孔/光纤 | 1.1 | 临时改迁 | 85 | ||
| 10 | 给水 | DN400 | 铸铁 | 1.8 | 局部临时迁改 | 90 | ||
| 11 | 燃气 | DN325 | 钢/中压 | 2.07 | 局部临时迁改 | 100 | ||
| 与5号线主体平行管线 | ||||||||
| 12 | 电力 | 1400x1800 | 铜/10kV | 2.45 | 临时迁改 | 250 | ||
| 13 | 电力 | 直埋 | 铜/10kV | 1 | 临时迁改 | 250 | ||
| 14 | 燃气 | DN325 | 钢/中压 | 2.07 | 悬吊保护 | 23 | ||
| 15 | 污水 | DN300 | 混凝土 | 5.09 | 永久改迁 | 360 | ||
| 16 | 污水 | DN1000 | 混凝土 | 7.07 | 永久改迁 | 360 | ||
| 17 | 给水 | DN300 | 铸铁 | 1.5 | 临时迁改 | 140 | ||
| 18 | 光纤 | 800x 500 | DA: 12条/24孔/光纤DX:20条 /24孔/光纤 DA:直埋/10孔/光纤 | 1.5 | 悬吊保护 | 75x3 | ||
| 19 | 给水 | DN600 | 铸铁 | 1.7 | 临时迁改 | 290 | ||
| 20 | 给水 | DN600 | 铸铁 | 1.7 | 临时迁改 | 155 | ||
5.1 方案概述
综合考虑地下管线的改移断面尺寸、埋深及施工进度的因素,李家村站范围内地下管线改移方案如下:
1、雁塔路和友谊路车站主体内的排水管线全部废弃,在车站施工围挡外设置排水管道汇集区域内所有雨水及污水,管道上部可埋设其他管线。雁塔路四号线车站主体内的两条DN1500和DN1100排水管与友谊路南侧的DN500排水管,合并为一条DN1500的排水管,永久改迁至车站主体东侧,改迁长度约为300m。雁塔路西侧的DN400排水管,围绕车站结构改迁至四号线车站的西侧和五号线车站的南侧,在五号线车站西端头与原有DN400管道对接,全线采用明挖沟槽法施工。友谊路北侧的两条排水管线合并为一条DN1000管道围绕车站结构,采用顶管法施工,在车站西端头与友谊路上原有的DN1000和DN400管道对接。
2、车站南北向军缆沿车站外围在西侧设置,军用光缆考虑到其重要性与普通通讯光缆分开布设,横穿段采用顶管法绕开车辆通过区域。
3、由于场地,考虑到施工成本,横跨在4号线主体上方的天燃气管道采用悬吊保护,不进行迁改,后续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保护。
4、车站南端头刀把状结构处的热力管道,绕开主体结构施工区域,在车站一期围挡完成前改迁至车站东侧,全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5、给水管道的改迁参照排水改迁的方案,但是给水管道的改迁属于临时改迁,车站完成后需要按原线路恢复。
6、其余雁塔路和友谊路两侧分别设置地下管线,需要迁改的管线根据原有线路(包括电力线、信息网络、电信、移动等)同沟设置于排水管道上方,改移管沟断面尺寸根据具体管线数量设置,深度均为1.5米,其余管线均保持原有位置不变,采用悬吊保护,地下管线改移方案详见《李家村站车站管线迁改平面图》。
5.2 迁改施工进度计划
为了满足李家村站在2012年6月1日具备一期围挡条件的施工进度计划,我们对李家村站区域的管线迁改及交通导改的施工做了以下计划。
1、地面部分的迁改工作计划于2012年3月1日开始进行:
(1)车站南端头刀把区域的树木、路灯迁改及道路的扩建计划2012年3月1日~3月25日;
(2)交通导改所需的道路扩建施工计划2012年5月1日~5月31日;
(3)路灯迁改施工计划2012年5月6日~5月25日;
(4)公交、出租站牌迁改施工计划2012年5月25日~5月31日;
(5)交通信号迁改施工计划2012年5月6日~5月25日。
2、地下部分的迁改工作计划于2012年3月1日开始进行:
(1)雨、污水管线迁改计划2012年3月1日~5月15日;
(2)给水管线迁改计划2012年4月1日~4月30日,4月24日~4月30日进行消防栓的迁改;
(3)热力管线迁改计划2012年3月26日~4月15日;
(4)电力(强电)管线迁改施工计划2012年4月16日~5月15日;
(5)通信(弱电)管线迁改施工计划2012年4月16日~5月15日。
5.3 管线迁改中的保护方法
李家村站地下管线迁改和保护分段进行,根据现有施工条件分段开挖,分段进行箱涵及预埋管的埋设工作。由于周边建筑物与基坑距离较小,车站地下管线利用建筑物与结构边线之间空间进行迁改,由于部分管线预留工作井、检查井等,断面冲突部位根据现场条件错开留设。迁改后地下管线承受上部荷载压力和较大的侧向压力,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均需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危害。
根据车站深基坑周边地下管线空间位置和施工顺序的关系,有针对性的对地下管线进行保护。当管沟内承压管外侧与导墙距离小于3.0米时,施工时需加深导墙深度,保证导墙底部在管线底标高以下至少1.0米。导墙沟槽开挖时及时喷护,同时严格控制土钉和网喷支护质量,避免先行迁改的地下管线的位移或损坏。当管沟内承压管外侧与导墙距离大于3.0米时,地下管线可不作专项保护,但导墙沟槽开挖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及时喷护,同时严格控制土钉和网喷支护质量,避免先行迁改的地下管线的位移或损坏。
5.4管线保护措施
5.4.1 地下管线施工监测
地下管线监测主要采用观察和仪器监测的方法。电力、电信、通信、交通控制等管线受沉降影响不大,在不出现很大沉降或位移的情况下,管线一般不会被破坏,因此可采用观察路面的方法进行监测。针对沉降变形比较敏感的燃气管道和自来水、排污管道,应在管道接头和中部位置设置沉降监测点,安装形式详见图2、图3所示。
图2 抱箍式埋设示意图
图3 模拟式埋设示意图
同时根据权属单位要求设置变形限值,定期对管道变形进行监视测量,如果变形速率过快或累计变形量超限,均应及时处理。
燃气泄露通常伴有气味、声音、管道压力表变化等现象,观测时注意这些常见现象是有效的监测手段。管线变形较大的时候可采用燃气检测仪表进行密切监测。
自来水管监测可参考输气管道。由于自来水承压较大,一旦泄露容易造成土体崩塌,通过观察土体渗漏水、软化、滑动等现象能够较早发现问题。
污水管渗漏也容易造成土方崩塌,危害性较自来水较小,观测方法可参照自来水管道。
5.4.2 地下管线变形处理
(1)燃气管道
燃气管道一旦变形过大,会造成破损或接头脱落,燃气泄露。发现泄露后应立即切断附近施工用电、用火,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再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管道造成破损的,可先采用管箍或管卡进行包裹处理,街头脱落的可将接头回复原位,在管口缠上密封胶带。
处理后应查明管道破损或接头脱落的原因,排除危害物,再进行管道复位。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管道弯曲过大,管道恢复后对管道四周基础进行加固,避免再次移位。
(2)自来水管道
自来水管道破损可使用快速接头处理。
自来水管道在管道错动较大时,容易出现接头漏水,可将管道调直后,有快干水泥封堵接头部位,直到无水渗出再进行处理。拐弯处还需要重新制作支墩固定。
(3)污水管
污水管处理可参照自来水,接头部位也可采用注入聚氨酯堵漏。
(4)电力管线
电力电缆发生泄露时应立即疏散附近人员,在安全距离外设置好警示装置,禁止靠近,并联系供电部门切断电源后进行维修。
(5)其他管线
其他管线发现损坏时应保护好现场,避免人员靠近,同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维修。
5.4.3 管理组织措施
为了做好公用管线保护工作,强化“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本工程实行公用管线保护责任制,项目经理部经理为本工程的公用管线保护责任人。
(1)明确项目地下管线工作的责任人和专职管线保护监督员,熟悉周边地下管线原始及改移后埋设情况,并在施工平面图上详细标明,同时根据施工需求及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2)坚持按照有关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和对管线的监护,要求有关单位进行现场交底监护工作。
(3)对需进行加固保护的管线,召开管线协调会,拟定加固方案。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确定的管线加固方案进行实施。并有管线监护人员和施工单位专职管线监护员进行双监护。出现问题,立即停止施工,并上报业主及有关单位。
(4)进行信息化施工,严格执行信息反溃机制,加强对因施工而影响范围的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动态变化的监控,根据监测数据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道路与地下管线的正常运行。
(5)定期召开与有关管线单位的配合会,随时掌握有关管线的情况,为施工服务。
(6)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管线有异常现象或管位有差异,可能对地下管线的安全和维修产生影响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同时与相关管线单位联系,落实保护管线的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7)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向现场施工人员作好保护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如因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而造成管线事故的有关人员,公司将进行严格处理,以确保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的安全。
5.4.4 其他保护措施
(1)电气、焊接等容易产生火花的施工场地与燃气管道应保证安全距离。
(2)在管线位置设置明显标志牌,防止碰撞管线,尽量避免重型机械和车辆靠近。
(3)在管线外侧设置截排水沟,减少地面水流渗入,避免土体浸水沉降,造成管线破坏。
(4)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配备各种检测仪器,对燃气泄露、电力泄露等进行重点检查,尽早发现问题。
(5)设置专人负责管线日常巡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形成纪录。
(6)与相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出现问题,尽快通报,协商处理方案,进行问题处理。
(7)管道处理施工需委托专业的施工单位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6 附表(见下页)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地铁四号线试验段-3标项目经理部
2012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