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第01章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6:06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第01章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4:48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生观是人们对()。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A、唯心主义B
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4:48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生观是人们对()。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A、唯心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 | 剩余时间: | 44:48 | |
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人生观是人们对( )。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 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
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 | 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 |
A、唯心主义 | B、相对主义 |
C、不可知论 | D、反映论 |
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 |
A、历史性 | B、真理性 |
C、科学性 | D、实践性 |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
A、主要内容 | B、理论基础 |
C、核心部分 | D、实质或灵魂 |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
A、辩证法 | B、直观性 |
C、形而上学性 | D、机械性 |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
1、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 )。 |
A、康德的哲学 |
B、费希特的哲学 |
C、黑格尔的哲学 |
D、谢林的哲学 |
E、费尔巴哈的哲学 |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 |
A、《新民主主义论》 |
B、思想 |
C、《论持久战》 |
D、理论 |
E、“一国两制”理论 |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
A、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
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 |
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 |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 |
D、在实践基础上性和科学性相统一 |
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
A、康德星云假说 |
B、达尔文进化论 |
C、细胞学说 |
D、牛顿力学 |
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
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
正确 | 错误 |
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
正确 | 错误 |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
正确 | 错误 |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
正确 | 错误 |
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
正确 | 错误 |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第01章在线测试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4:48窗体顶端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人生观是人们对()。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 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A、唯心主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