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妍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在河北远程教育网上学习了《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说课案例与评析》三种课程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从理论上说,自主学习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只有当学生自主读书、自主作文、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之后,我们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了。可惜由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课程设计的需要以及其他多种原因,包括教师教学水与技能等原因,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我国一直没能很好地推广。我们一直从事的,大多数还是老师的一言堂。很多情况下,老师所做的工作都是代替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学习的意识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只是在如何实施自主学习的问题,还有待深入地探讨。
一、《小学语文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本课程即在实践的基础上,就自主学习的认识、学习的方式、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控以及我们的经验与实践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探讨。我掌握了以下几点:
1. 观摩本课程的讲义指导,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以及相关的内容。
2. 模仿自主学习过程的基本作法。
3. 尝试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指导方法。
4. 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反思。
我们给自己提出了几个目标:
(一)转变教学观念: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即教学的主体方向应该是由教师主体转身为学生主体。
(二)注意改进方法:一言课堂——多言课堂,既然要实现学生主体,就必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机会。
(三)关注教学过程:关注结果——跟进过程,关注结果是我们的目标,但是过程的进步更是我们的目的,只有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帮助同学进步。
(四)注意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群体推进,自主学习本来是学生的应有之义,但是由于我们的积非为是,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们给自己确定了相应的实施步骤,那就是不追求快捷的发展而追求逐步完成,不追求蜻蜓点水,而追求全体受益、群体推进。
(五)价值取向明确:强化研究——弱化应试,应试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其实应试的基础是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要强化我们对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研究。力争寻求更好的解决策略。
(六)最终成果导向:应试成长——教学相长,我们给自己确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学生在自能应试之中整体成长,二是教师也要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研能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
二、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这门课,是专为小学语文教师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主要解决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形式被动、单一,以致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问题。
1.主要内容
(1)揭示“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意义,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介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
(2)主讲教师提供相关文本课例、视频课例、阅读文献、训练测试等资料,为学员进修提供方便。
2.核心问题
(1)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以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和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其语文素养。
学习后我懂得了:
1.通过听讲座、看课例、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课程的要义,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 通过设计教学,加以验证,总结经验,开拓对语文探究性学习规律的认识广度。
3.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自觉践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所教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这门课,是专为小学语文教师开设的继续教育课程,主要解决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形式被动、单一,以致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问题。
1.主要内容
(1)揭示“探究性学习”的涵义、意义,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介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
(2)主讲教师提供相关文本课例、视频课例、阅读文献、训练测试等资料,为学员进修提供方便。
2.核心问题
(1)了解“探究性学习”的涵义以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初步掌握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运用和不断丰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不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其语文素养。
通过听讲座、看课例、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课程的要义,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计教学,加以验证,总结经验,开拓对语文探究性学习规律的认识广度。结合本校教学实际情况,有的放矢,自觉践行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所教班级的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三种课程使我学会了很多知识,今后将用这些指导自己的工作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