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7:29
文档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林业经济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林业现代化2、森林资源3、轮伐期4、产业5、森林旅游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5、对林业宏观的必要性。三、计算题(15分)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
推荐度:
导读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林业经济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林业现代化2、森林资源3、轮伐期4、产业5、森林旅游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5、对林业宏观的必要性。三、计算题(15分)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   804           科目名称:   林业经济学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林业现代化  2、森林资源   3、轮伐期   4、产业   5、森林旅游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

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  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

5、对林业宏观的必要性。

三、计算题(15分)

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200亩,租金为300元/亩,当年进行了整地、造林,共投入费用为220元/亩,2009年进行幼林抚育投入劳务等费用200元/亩,2010年又已投入50元/亩。若年底该公司有一机会欲转让此林地,试问以什么价格转让较为适宜?(设年利率为5%)

四、论述题(20分)

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改革过程中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状况。

五、案例分析题(25分)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日益重视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其具体行动和进程如下:

——2007年6月,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林业被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根据该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国家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从2007年7月开始,历时2年多,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通过林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阶段性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

——2007年9月,中国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该网络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现已开展了多项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为成员间分享经验,提高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7日,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森林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2009年9月,胡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又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009年11月,我国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其中,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9年12月7日,备受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祝列克副在“林业与气候变化主题日”活动,举行了首场部门新闻发布会阐明了我国对正在谈判中的林业议题的观点和原则立场,并强调,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扩大森林面积,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我国森林的整体功能,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以下问题:

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贡献。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林业经济学试题(正题)参和评分标准

姓名                            考生编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林业现代化

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林业和现代科学管理林业,使落后的传统转化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林业。

2、森林资源

    林木、竹类和林区范围内其他植物和动物以及林地资源的总称。

3、轮伐期

是一种生产周期,它表示林木经过正常的生产发育到达可以采伐利用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4、产业

    改变产业间资源配置及在一定的具体产业内干预产业组织形式的的总称。

5、森林旅游

    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森林环境里从事旅游活动.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林业分工论”是“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分工。(2分)

(1)商品林业。以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林产品为基本职能的林业,包括商业目的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等。(4分)

(2)公益林业。以担负各种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景观保护和绿化等任务作为主体功能的林业。(4分)

(3)兼融性林业。除上述两类林业之外的全部林业。(2分)

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1)木材供给:生产者在某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给市场的木材商品的数量。(3分)

    (2)木材需求:消费者和使用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木材商品量。(3分)

    (3)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资源状况、木材生产状况、生产成本、流通领域的存量、市场需求量、市场价格水平、国际林产品产量、对未来的预测。(6分)

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1)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主体的参与性、主体的收益性。(4分)

(2)社会林业的基本类型:乡村社会林业、城市林业、特殊社区的社会林业(8分)

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林业生产布局:是林业生产在地域空间的分布与组合。(2分)

林业生产布局的原则(每点2分):

(1)服从全国统一计划和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

(2)均衡性原则;

(3)林业生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原则;

(4)保证林业与工农交通业生产在地区上密切结合的原则;

(5)加工业接近原料基地的原则。

5、对林业宏观的必要性。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每点3分):

(1)在市场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必须担负起责无旁贷的使命;

(2)为了弥补市场功能在宏观活动层次上的盲目性缺陷,有必要对宏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比例的调节;

(3)为了维护市场竞争的公正性,有必要在规范市场行为上发挥作用;

(4)为防止市场使得社会收入差距过份悬殊,有必要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三、计算题(15分)

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200亩,租金为300元/亩,当年进行了整地、造林,共投入费用为220元/亩,2009年进行幼林抚育投入劳务等费用200元/亩,2010年又已投入50元/亩。若年底该公司有一机会欲转让此林地,试问以什么价格转让较为适宜?(设年利率为5%)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F=(1+i)nP(5分)

=[(300+220)×(1+5%)3 +200×(1+5%)2+50×(1+5%)] ×200=(601.965+220.5+52.5) ×200=174993元 (10分)

答:以174993元的价格转让较为适宜。

四、论述题(20分)

分析中国集体林产权改革过程中的主体改革和配套改革状况。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1)集体林产权主体改革(必要性、现状、对策)(10分)

(2)集体林产权配套改革(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方面,至少选择其中1方面来论述重要性、现状和对策)(10分)

五、案例分析题(25分)

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保护森林,减少毁林,提高森林质量,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日益重视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其具体行动和进程如下:

——2007年6月,我国发布实施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林业被纳入我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根据该国家方案的总体要求,国家林业局组织专门力量,从2007年7月开始,历时2年多,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确定了通过林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阶段性目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

——2007年9月,中国国家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该网络已于2008年正式启动,现已开展了多项对话和能力建设活动,为成员间分享经验,提高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1月7日,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森林作为温室气体吸收汇的能力。

——2009年9月,胡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又提出,要大力增加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009年11月,我国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其中,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

——2009年12月7日,备受世界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UNFCCC)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祝列克副在“林业与气候变化主题日”活动,举行了首场部门新闻发布会阐明了我国对正在谈判中的林业议题的观点和原则立场,并强调,中国将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继续扩大森林面积,进一步加强森林保护,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增强我国森林的整体功能,为维护生态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

请结合上述材料,论述以下问题:

林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和贡献。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充分发挥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与评分标准:

(1)气候变化情况(5分)

(2)森林(林业)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或贡献(10分)

(3)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10分)

文档

2011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林业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林业经济学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林业现代化2、森林资源3、轮伐期4、产业5、森林旅游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林业分工论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木材供给和木材需求?影响木材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社会林业的本质内容和基本类型。4、林业生产布局及其原则。5、对林业宏观的必要性。三、计算题(15分)某公司于2008年租用某村林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