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单效蒸发中,原料液的温度越高,蒸发时的单位蒸气消耗量__。A.(越大B.(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
2、防止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措施是____A:采用安全电压;B:保护接地,保护接零;C:穿戴好防护用品;D:采用安全电流
3、在一定温度下,不论何种气体,当其对比压力pr=p/pc趋近于零时,其压缩因子=()。A.=OB.=1C.>1D.<1
4、冷、热流体在换热器中进行无相变逆流传热,换热器用久后形成污垢层,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与无垢层相比,结垢后的换热器的K____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确定
5、要使三相异步电动机反转,只需改变____A:电源电压;B:电源相序;C:电源电流;D:负载大小
6、在工艺管架中管路采用U型管的目的是____A:防止热胀冷缩;B:操作方便;C:安装需要;D:调整方向
7、一定量的H2(g),在绝热、恒容下发生下列反应: H2(g)+O.5O2(g)→H2O(g) 则此过程的△U__;△H__;△S__;△A__;△G__。A.(>0B.(=0C.(<0D.(无法确定
8、下列符号表示生物需氧量的是____A:BODB:CODC:PUCD:DAB
9、由于乙烷裂解制乙烯,投入反应器的乙烷量为5000kg/h,裂解气中含有未反应的乙烷量为1000 kg/h,获得的乙烯量为3400 kg/h,乙烯的收率为____A:54.66%;B:72.88%;C:81.99%;D:82.99%
10、有一物理吸收过程,用液体x吸收y气体,物料x从塔顶进入,y从塔底进入,如图所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假定无损失)()。A.z+y的总质量等于D+W的总质量B.y中i组分的质量等于D中i组分质量与W中i组分质量之和C.x+y的总摩尔数不等于D+W的总摩尔数D.x+y的总摩尔数等于D+W的总摩尔数
11、常用的检修工具有起重工具、____、检测工具和拆卸与装配工具。A:板手;B:电动葫芦;C:起重机械;D:钢丝绳
12、如果工艺上要求测量650℃的温度,测量结果要求远传指示,可选择的测量元件和显示仪表是____A:热电阻配电子平衡电桥;B:热电偶配电子电位差计;C:热电阻配动圈表XCZ-102;D:热电偶配动圈表XCZ-101
13、在下列热力学数据中,属于状态函数的是____A:内能、自由焓、焓;B:功、内能、焓;C:自由焓、焓、热;D:功、焓、热
14、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和大管截面B连接一U形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段时,压差计读数只值反映__。A.(A、B两截面间的压力差B.(A、B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C.(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15、夏天电风扇之所以能解热是因为____A:它降低了环境温度;B:产生强制对流带走了人体表面的热量;C:增强了自然对流;D:产生了导热
16、气态污染物的治理方法有____A:沉淀;B:吸收法;C:浮选法;D:分选法
17、当空床气速u增加时,气体通过流化床的压力降△p__。A.(△p ∝u1B.(△p ∝u2C.(△p ∝u1.75D.(不变
18、某理想气体的初始温度为T1,经过某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其终态温度为T2,则此过程的__。A.(A) 内能变化无法求B.(B) 功和热量与过程是否可逆无关C.(C) 内能变化△U为一定值D.(D) 焓变等于吸收的热量
19、流体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A:增加;B:下降;C:不变;D:无规律性
20、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的__次方成正比。A.(0.3B.(0.4C.(0.6D.(0.8
21、利用一可绕轴旋转的圆盘来控制管路的启闭,转角大小反映阀门的开启程度,这是____A:闸阀;B:蝶阀;C:球阀;D:旋塞阀
22、因次分析的目的在于__。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23、某1mol理想气体在温度T=273.15K时等温可逆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则这一过程的焓变为__。A.(A) △H=2494.9J·mol-1B.(B) △H=-2494.9J·mol-1C.(C) △H=QD.(D) △H=0
24、2mol某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即V1=20dm3、p1=250kPa,分别经过:(1) 绝热可逆压缩到P2=500kPa:(2) 绝热,反抗恒定外压,p(环)=500kPa压缩到平衡态。则△Ua__△Ub。A.(>B.(<C.(=D.(二者的大小无一定关系
25、下面关于理想气体可逆多方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满足的过程B.体系与环境无热交换C.处处满足pVm=常数的过程D.处处满足熵变等于零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__是利用半渗透膜进行分子过滤来处理废水的方法。A.(A) 电渗析法B.(B) 反渗透法C.(C) 超滤法D.(D) 离子膜交换法
2、项目考核验收时,考核的周期一般为连续__小时。A.(72B.(48C.(24D.(120
3、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A:皮肤;B:呼吸道;C:消化道;D:肺
4、工程公司对施工的管理包括__。A.(本部施工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B.(费用管理C.(施工单位管理D.(施工分包商管理
5、在总压101.33kPa,温度20℃下,某空气的湿度为0.01Kg水/ Kg干空气,现维持总压不变,将空气温度升高到50℃,则相对湿度:____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两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系数分别为α1和α2,当α1A:α1;B:α2;C:α1和α2;D:与两者无关
7、不移除溶剂的结晶方法适用的物系是__。A.(溶解度对温度不敏感的物系B.(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的物系C.(温度降低溶解度显著减小的物系D.(任何物系
8、离心泵的轴功率N和流量Q的关系为____A:Q增大,N增大;B:Q增大,N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N减小;D:Q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
9、400K下,某二级气相反应,以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kP=10-3(kPa)-1·s-1,将kP换成以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KC__dm3·mol-1·s-1。A.(11.06B.(3.326×10-3C.(10-3D.(3.0×10-7
10、测量氨气的压力表,其弹簧管应用____材料。A:不锈钢;B:钢;C:铜;D:铁
11、固体表面具有表面能,其可以自动吸附的物质应具有如下性能__。A.(能提升固体表面自由焓B.(能降低固体表面自由焓C.(能保持固体表面能不变D.(不具备任何性能
12、在废水处理过程中,用于调节、均衡水质、水量、水温及pH值的构筑物是__。A.(A) 沉淀池B.(B) 调节池C.(C) 曝气池D.(D) 生物滤池
13、在一个体积恒定为0.50m,的绝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750℃、压力增加600kPa,则此反应过程的△H=__。A.(6.24kJ·mol-1B.(8.51kJ·mol-1C.(300kJD.(0
14、对于某一反应系统,存在如下两个反应(1)A+2B===C+D ①主反应,目的产物为C;(2)3A+4B===E+F ②副反应;已知反应器入口A=10mol,出口C=6mol,E=1mol,则此反应系统中反应物A的转化率、目的产物的选择性分别为____A:80%、85%;B:90%、66.67%;C:85%、66.67%;D:60%、75%
15、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热敏物料,且干燥属于降速阶段,欲缩短干燥时间,可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__。A.(提高空气流速B.(提高空气温度C.(降低空气相对湿度D.(增大干燥面积,减薄物料厚度
16、逆流填料塔的泛点气速与液体喷淋量的关系是____A: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减小;B:无关;C:喷淋量减小泛点气速增大;D:喷淋量增大泛点气速增大
17、噪声治理的三个优先级顺序是____A: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控制传播途径、个人防护;B:控制传播途径、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个人防护;C:个人防护、降低声源本身的噪音、控制传播途径;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18、湖泊富营养化是由__一类因子引起的。A.(A) 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B.(B) COD和石油类等C.(C) BOD和CODD.(D) BOD和石油类
19、从节能观点出发,适宜的吸收剂用量L应取____倍最小用量Lmin。A:2.0;B:1.5;C:1.3;D:1.1
20、某基元反应A→B,设A的起始浓度为cA,O当反应掉cA,O之1/3所需时间为2min,若将余下的2/3cA,O又反应掉其1/3,则需要__min。A.(1B.(2C.(3D.(4
21、压力容器用钢的基本要求是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塑性、韧性、制造性能和与介质相容性,硫和磷是钢中最有害的元素,我国压力容器对硫和磷含量控制在____以下。A:0.2%和0.3%;B:0.02%和0.03%;C:2%和3%;D:0.002%和0.003%
22、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 = 7.7×10-4 s-1,又初始浓度为 0.1 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____A:86580s;B:900 s;C:1800 s;D:13000 s
23、
24、。A.(0B.(RC.(RTD.(nRT
25、关于评标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A.(评标是审查、确定中标人的必经程序B.(评标委员会应依法设置C.(评标委员会人数一般应为5人以上偶数D.(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负责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