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号 | 17 | 授课教师 | 李艳君 |
课题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
教 学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 | ||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说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 |||
过程与方法 | |||
学生依据学案中知识框架梳理知识脉络,明确本章的基础知识,通过学案中练习题来巩固本章的基础知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技巧。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正确对待考试和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 |||
教学重点 | 1. 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 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利用和保护。 3.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 ||
教学难点 | 掌握复习自然资源的基本方法和答题技巧 | ||
教具 | 自制课件 | ||
课型 | 新授课 | ||
课时 | 1课时 | ||
教学方法 | 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巩固检测 | ||
教学过程 出示目标 2分钟 梳理框架 13分钟 合作探究 5分钟 |
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依据学案中的基础知识导航梳理框架。 出示学案中练习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 | ||
巩固练习 20分钟 | 检测学案中的练习题 | ||
板书设计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二.土地资源 三、水资源 | ||
教后反思 | 成功之处: 1.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详细解读明确学习目的。 2.先让学生自已完成本章的知识框架,完成之后利用2分钟时间组内汇总答案统一,分组进行汇报。知识框架使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系统。 3.利用练习题使学生巩固本章知识,发挥小组作用,充分发挥组员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利用课堂中剩下的时间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及时反馈更好的掌握学情。 不足之处: 1.有些学生觉得都学过的知识不用多加记忆,在组内合作时有留号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想办法让组长更好的调动组员全员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