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7:19
文档

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

实验五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一、测定意义茶黄素和茶红素是红茶发酵过程中形的主要氧化产物,是红茶茶汤“浓、强、鲜”等特征的物质基础,对茶汤品质起重要作用,测定其含量,可作为品质感观审评的一种有用的补充,也是品质鉴定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测定红茶制造过程中的在制品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动态,对探明红茶品质形成规律及改进工艺技术具有指导意义。二、方法原理利用茶黄素(TF)、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能溶于不同有机溶剂或溶液来实现三者的分离,该三类物质在波长380nm处有吸收。茶黄素和茶红素均
推荐度:
导读实验五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一、测定意义茶黄素和茶红素是红茶发酵过程中形的主要氧化产物,是红茶茶汤“浓、强、鲜”等特征的物质基础,对茶汤品质起重要作用,测定其含量,可作为品质感观审评的一种有用的补充,也是品质鉴定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测定红茶制造过程中的在制品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动态,对探明红茶品质形成规律及改进工艺技术具有指导意义。二、方法原理利用茶黄素(TF)、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能溶于不同有机溶剂或溶液来实现三者的分离,该三类物质在波长380nm处有吸收。茶黄素和茶红素均
实验五  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

茶黄素和茶红素是红茶发酵过程中形的主要氧化产物,是红茶茶汤“浓、强、鲜”等特征的物质基础,对茶汤品质起重要作用,测定其含量,可作为品质感观审评的一种有用的补充,也是品质鉴定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测定红茶制造过程中的在制品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动态,对探明红茶品质形成规律及改进工艺技术具有指导意义。

二、方法原理

利用茶黄素(TF)、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能溶于不同有机溶剂或溶液来实现三者的分离,该三类物质在波长380nm处有吸收。茶黄素和茶红素均能溶于热水,用乙酸乙酯可以从茶汤中提取茶黄素和部分茶红素(SⅠ型),一部分茶红素(SⅡ型)留在水相中,用NaHCO3处理前后的吸光度下降值是由茶红素的除去造成的,据此可推算酯相中茶红素的含量,水相中的茶红素通过草酸化,使其成为游离酸加以测定。

三、试剂及主要设备

1.乙酸乙酯(AR):为除去其中游离酸和其它水溶物质,使用前用等量蒸馏水洗涤2-3次;

2.95%乙醇(AR);

3.2.5%碳酸氢钠(AR):2.5克NaHCO3溶于100毫升水中,须现配现用;

4.饱和草酸溶液:20℃时100ml水中溶解10.2g。

5.分光光度计;

6.水浴锅、分液漏斗(125ml、60ml)、容量瓶及吸量仪器。

四、测定步骤:

1、供试样制备:称取3.00克茶样,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沸水125毫升,在沸水浴上提取10min,浸提中搅拌2~3次,浸提完毕,趁热抽滤于干燥三角瓶中,冷却至室温。

2、吸取上述供试液25ml于100ml分液漏斗中,加乙酸乙酯25毫升,振摇5min,静置待分层后,将乙酸乙酯层(上层)和水层(下层)分别置于100ml具塞三角瓶,将瓶塞塞好备用。

    3、吸取乙酸乙酯萃取液2ml,放在25ml容量瓶中,加入95%乙醇定容得a液(TFs+TR SⅠ)。

4、吸取乙酸乙酯萃取液15ml,加入2.5% NaHCO3溶液15ml ,在50ml分液漏斗中迅速强烈振荡30s,静置分层后,弃去NaHCO3水层。吸取乙酸乙酯上层液4ml,放入25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得c液(TFs).

5、吸取第一次水层待用液2ml,放入25ml容量瓶中,加入2ml饱和草酸溶液和6ml水,并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得d液(TR SⅡ+TBs)。

6、分别吸取25ml供试液和25ml正丁醇放入100ml分液漏斗中,摇振3min,待分层后将水层(下层)放于50ml三角瓶中,取水层液2ml于25ml容量瓶中,分别加2ml饱和草酸溶液和6ml蒸馏水,再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得b溶液(TBs)。

7、用1cm比色皿,以95%乙醇作空白参比,在380nm波长处分别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A。

4结果计算:

茶黄素(%)=Ac×2.25/(m×w) ×100%

茶红素(%)=(2Aa+2Ad-Ac-2Ab)×7.06/(m×w) ×100%

茶褐素(%)=7.06×2Ab/(m×w) ×100%

式中,m—试样质量(g);

      W—试样干物质含量(%)

      Aa—溶液a的吸光度;

      Ab—溶液b的吸光度;

      Ac—溶液c的吸光度;

      Ad—溶液d的吸光度。

     2.25和7.06—均为在同等操作条件下的换算系数。

一般的红茶TF含量范围在0.3-1.5%左右,TR含量范围在8-20%左右,TB含量一般为红茶干物质总量的4-9%。成品红茶中,TF与TR比例以1:10-12为好,若TR含量太高,茶汤显得深暗。

注意事项:

1、除去酯相中的茶红素时,使用的NaHCO3,纯度要求较高,若其中含有Na2C03则使

pH值增高,使茶黄素损失,故宜用优级纯。NaHCO3溶液应现配现用。

   2、为减少测定过程中因碱性引起茶黄素自动氧化,振荡时间以30s为宜,时间过短TR SⅠ去除不完全,茶黄素测定结果偏高,而振荡过久茶黄素可能因自动氧化导致测定值偏低。另外,在此碱洗过程中,两相分层后,水层应立即弃去。

   3、溶液配制后即时比色,否则会影响结果,尤其是c液。

文档

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

实验五红茶中茶黄素、茶红素的测定一、测定意义茶黄素和茶红素是红茶发酵过程中形的主要氧化产物,是红茶茶汤“浓、强、鲜”等特征的物质基础,对茶汤品质起重要作用,测定其含量,可作为品质感观审评的一种有用的补充,也是品质鉴定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测定红茶制造过程中的在制品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动态,对探明红茶品质形成规律及改进工艺技术具有指导意义。二、方法原理利用茶黄素(TF)、茶红素(TR)和茶褐素(TB)能溶于不同有机溶剂或溶液来实现三者的分离,该三类物质在波长380nm处有吸收。茶黄素和茶红素均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