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5:43
文档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A..C..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的时间内以v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的时间内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则v1的值是()A.15m/s.16m/s.17m/s.18m/s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推荐度:
导读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A..C..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的时间内以v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的时间内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则v1的值是()A.15m/s.16m/s.17m/s.18m/s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  )

A. .

C. .

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的时间内以v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的时间内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则v1的值是(  )

A.15m/s  .16m/s  .17m/s  .18m/s 

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1时,速度的变化为△v,紧接着位移为x2时,速度的变化仍为Δv。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C. .

4.智能手机的导航软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如图是某驾驶员利用手机导航的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刻

B.图中52.8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C.图中上午10:40到达指的是时间间隔

D.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不可看作质点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可以用速度与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B.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C.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

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也为零

6.测得某短跑运动员在100m跑步比赛中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4m/s .

C. .

7.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  )

A.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

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

C.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

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减小

8.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则全部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 . .

9.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Δ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2的方向相同

C.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反

10.在下面研究的对象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  )

A.研究在跳水比赛中的吴敏霞

B.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那什迪巴巴

C.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度乒乓球

D.研究李娜打出的ACE球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12.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间

B.物体在5s时指的是物体在5s初时,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初这1s的时间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

二、填空题

13.一人晨跑时从A点出发,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C为一半圆,当其到达C点时,其运动的路程为___________,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 

1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_______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如图所示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打下的点迹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历时__________s。

15.一质点绕半径为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如图所示,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m,路程是______。若质点运动了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m,路程是______m(取3.14,)

16.小球从2m高度竖直落下,被水平地面竖直弹回,在1.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________ m,________m。

17.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2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1=-4m,t=6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2=6m,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x = ______m,平均速度v =______m/s。

18.一足球以15m/s的速度水平向东飞去,碰到球门框以后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返回,球与门框作用时间为0.1s。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

19.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一个运动员从高处自由落下,以大小为8m/s的竖直速度着网,与网作用后,沿着竖直方向以大小为10m/s的速度弹回,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Δt=1.2s,那么运动员在与网接触的这段时间内,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________m/s2,________(填向上,向下)。

20.瞬时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它精确地描绘了运动的快慢。

三、解答题

21.一物体以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后到达B点。求:

(1)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前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3)物体在第3s、8s和12s时的速率。

22.如图是在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指向车辆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经车辆反射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在某次测速过程中,超声波测速仪对某一汽车共发射两次信号,接收两次信号,数据如下:(测速仪固定不动)

时刻/s

00.511.6
事件发生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发生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

(1)求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若该路段汽车限速60km/h,则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23.一质点沿直线Ox轴做直线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m),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m/s),求该质点

(1)在t=2s时的瞬时速度;

(2)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

24.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的距离,第4s内通过15m的距离,第5s内反向通过10m的距离.求:

(1)这5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后2s内的平均速度。

25.某质点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经5s向东运动了30m到达B点,又经过5s再次前进了60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s后又向西行,又经过6s运动120m到达A点西侧的D点,求:

(1)质点由A点刚好到达C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质点运动全程(AD)的平均速度

26.如图所示,一个绕竖直轴旋转的洗衣机甩干筒,稳定工作时转速n=600r/min(即每分钟转600圈),甩干筒从静止开始加速旋转直到到达稳定工作转速,共用时t=5s,期间转速均匀增加。在加速旋转的这5s内,求:

(1)甩干筒平均每秒转速的增加量b;

(2)甩干筒总共旋转的圈数q。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BD.纵轴截距表示的初始位置,BD图像表示丙在起点前面启动,BD错误;

AC.横轴截距表示启动时刻,A图像表示甲第一名,A错误,C正确。

故选C。

2.D

解析:D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解得 。

故选D。

3.C

解析:C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所用时间为

则可知质点位移为x1和x2过程中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解得

故选C。

4.D

解析:D

A.图中1小时2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不是时刻,故A错误;

B.图中52.8公里指的是路程,不是位移大小,故B错误;

C.图中上午到达指的是时刻,不是时间间隔,故C错误;

D.交警在判断前方40米是否压线时,汽车的大小与形状不能忽略,汽车不能看做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C

A.由可知,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故A错误;

B.由可知,速度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还要看所用的时间,故B错误;

C.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越大,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即速度变化越快,故C正确;

D.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汽车启动的瞬间,小球竖直上升到最高点时,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D

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D。

7.A

解析:A

A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A正确,D错误;

BC.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BC错误。

故选A。

8.D

解析:D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

设总位移为x,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

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

全部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代入数据得

故选D。

9.C

解析:C

A.Δv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汽车做减速运动,A错误;

BCD.汽车的加速度为

即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从图上可以看出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2的方向相反,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B

解析:B

A.研究在跳水比赛中的吴敏霞,不能忽略吴敏霞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被看作质点,A错误;

B.研究在女子万米比赛中的“长跑女王”特鲁那什迪巴巴,能忽略特鲁那什迪巴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被看作质点,B正确;

C.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度乒乓球,不能忽略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被看作质点,C错误;

D.研究李娜打出的ACE球,不能忽略ACE球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被看作质点,D错误。

故选B。

11.D

解析:D

A.加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A错误;

B.根据

速度变化量 大,如果花费很长的时间,加速度不一定大,B错误;

C.物体有加速度,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错误;

D.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D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D

A.前一秒末和后一秒初是同一时刻,即第4 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A错误;

B.5s时指的是6s初这一时刻,故B错误;

C.5s内指的是前5 s这一段时间,故C错误;

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614m500m

解析:614m    500m    

[1]当其到达C点时,其运动的路程为

[2]位移大小为

14.低压交流026s

解析:低压交流    0.26s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都是一种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其工作电压一般在6V左右,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源。

[2]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从打下A点到打下B点共14个点迹,即为13个时间间隔,故历时

15.628141785

解析:62.8    14.1    78.5    

[1][2]运动一周,位移为0,路程为

[3][4]运动周,位移为

路程为

16.208

解析:2    0.8    

[1]路程是物体通过的轨迹的长度,小球从2m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2m,而反弹到1.2m高处通过的路程是1.2m,故整个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

[2] 位移是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故位移大小为

17.

[1] 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2]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18.250m/s2水平向西

解析:250m/s2 水平向西    

[1][2]设向西为正方向,则此过程中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西。

19.向上

解析:向上    

[1]设向上为正方向,则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2]方向向上。

20.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解析: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精确地描绘了运动的快慢。

三、解答题

21.(1),;(2),;(3),0,

(1)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全程的位移

全程用时

故平均速度为

方向水平向西。

物体全程的路程

故平均速率

(2)前内物体一直向东运动,速度为,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即

方向水平向东,此过程中路程与位移大小相等,故平均速率也为。

(3)第时,速率为;第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速率为0;第时,速率为。

22.(1)17m;(2)合法;(3)见解析

(1)由题意可知,零时刻发出第一次超声波,经过0.5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从1s时刻发出的第二次超声波,经过0.6s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则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2)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为

则汽车的速度为

因为58.3km/h<60km/h,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23.(1);(2)

(1)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6t2,当t=2s时

负号说明此时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6t-2t3+2,当t=0时

当t=2s时

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负号说明平均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4.(1)10m/s,方向是汽车开始运动方向;14m/s;(2)2.5m/s,方向是第4s内汽车运动方向

由题意知汽车在第1秒内的位移是x1=5m,第2秒内的位移为x2=20m,第3秒内的位移为x3=20m,第4秒内的位移为x4=15m,第5秒内的位移为x5=-10m,所以物体在5s内的总位移为

x=x1+x2+x3+x4+x5=5m+20m+20m+15m+(-10)m=50m

所以5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是汽车开始运动方向;

物体在5s内的总路程为

s=5m+20m+20m+15m+10m=70m

所以5秒内的平均速率

后2s内的位移为

x′=x4+x5=15m+(-10)m=5m

后2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是汽车第4s内运动方向。

25.(1);(2),方向向西

(1)以向东为正方向,质点运动的起点为A,到达C点时位移为:

=30m+60m=90m

时间为:

5s+5s=10s

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m/s

(2)全过程的位移为:

m

时间为:

s

平均速度:

m/s

负号表示方向向西.

26.(1)2(2)25 r

(1)甩干筒这5s内转速的增加量

Δn=nt-n0=600 -0=600r/min=10 r/s;

甩干筒平均每秒转速的增加量应等于转速的增加量与时间的比值:

=2 r/s2

即甩干筒平均每秒转速的增加量b为2 r/s          

(2)由于转速均匀增加,甩干筒这5s内的平均转速

r/s

  这5s内,甩干筒由慢到快总共旋转的圈数,与甩干筒以平均转速匀速旋转的总圈数相等,总圈数

q=t=25 r

文档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人进行百米赛跑,当裁判员发令打响时,甲、乙两人立即启动,丙自诩实力超群而故意滞后启动,比赛结果让丙懊恼不已,具体如下:甲第一、丙第二、乙第三。若甲、乙、丙三人的运动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则能够大致反映他们三人运动情况的位移-时间图象是()A..C..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全程前的时间内以v1的速度运动,全程后的时间内以12m/s的速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4m/s,则v1的值是()A.15m/s.16m/s.17m/s.18m/s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