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谢朝玲 课型:新授 审核: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3.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
B. F3=F4
C. F1=F3
D. F2=F4
4.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图)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抛球、腾空、击球和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
A.抛球
B. 腾空
C. 击球
D. 落地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
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
A.F1<F2,W1=W2 B.F1<F2,W1<W2
C.F1>F2,W1>W2 D.F1>F2,W1=W2
6.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W甲<W乙<W丙 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 D.W甲=W乙<W丙
7.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B. 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 若G1>G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D. 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8.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 P1≠P2 B.W1=W2 P1=P2
C. W1=W2 P1>P2 D.W1=W2 P1<P2
9.下列事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夏天在饮料中放入冰块使饮料喝起来更凉爽
B. 冬天在寒冷的室外互搓双手来使双手变暖
C.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 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而发光发热
10.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 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
D.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11.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机械能一定减少
二.填空题
12. “4•18”前夕,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扬州城到路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小常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s内行使了40m,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 J,平均功率为 _________ W.
13.如图所示,质量为50g的金属小球从a处自由下滑,经过b处、到达c处时,恰好停下,在a到b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_________ J,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_________ J.(g取10N/kg)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物体,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物体上升 _________ m,手拉绳子的力为 _________ N,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1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物体重力为150N.用滑轮组匀速将物体提升2m,所用拉力F为 _________ N.
16.小新同学遥控重为10N的小型无人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竖直上升阶段,共用时20s,然后悬停在距地面16m的高度.在减速上升阶段飞机的动能 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在整个上升阶段飞机的重力势能 _________ (选填“一直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在整个上升阶段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 m/s;若不计空气阻力.且无人机在匀速竖直上升阶段的速度为1.2m/s,则在匀速上升阶段,无人机升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
17.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
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
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 _________ ,燃气的 ______
能转化为盒盖的 _________ 能,这与四冲程汽油
机的 _________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18.烈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非常凉爽,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的比热容.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 J.[(c水=4.2×103J/(kg•℃)].
19.小明将1kg温度为10℃的水加热到90℃时,需要吸收 _________ J的热量,这相当于完全燃烧 _________ 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水=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J/m3].
20.完全燃烧0.3m3的天然气来加热水箱中的水,放出的热量是 _________ J;若放出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可以将水箱中20kg,20℃的水加热到 _________ ℃.【天然气的热值为3.0×107J/m3,C水=4.2×103J/(kg•℃),当地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三.解答题
22.作图题
(1)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F=100N,物体B重300N(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
(2)为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动力Fl的示意图,并作出阻力F2的力臂.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看作是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所示的示意图中画出阻力臂L2,并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4)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你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23.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 2 | 3 |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6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4 | |
机械效率η | 74.1% | 62.5% |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 _________ (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___ (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_________ m,机械效率η= _________ .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 _________ .
2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观察比较 _________ 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_________ 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
②为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_________ 两个图来分析.
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
25.如图所示,小机车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机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kw 重物重3500N,动滑轮重500N.机车所受摩擦阻力不计,绳重及滑轮转动时摩擦忽略不计.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要求重物以1m/s匀速提升,则机车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量为多少?
26.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求:
(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