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秧歌舞》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5:55
文档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府谷四小:高军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3、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手绢、锣、鼓、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语2、播放MTV——《爱我中华》a歌曲演唱的内容及情绪b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c出示图片——56个民族3、师生简单展示几
推荐度:
导读《秧歌舞》教学设计府谷四小:高军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3、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手绢、锣、鼓、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语2、播放MTV——《爱我中华》a歌曲演唱的内容及情绪b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c出示图片——56个民族3、师生简单展示几
《秧歌舞》教学设计

府谷四小:高 军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 

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 

          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手绢、锣、鼓、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语 

2、播放MTV——《爱我中华》 

a歌曲演唱的内容及情绪 

b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 

c出示图片——56个民族 

3、师生简单展示几个民族的舞蹈动作 

师: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教师播放《秧歌舞曲》教师随音乐表演 

2、板书课题 

3、介绍秧歌舞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汉族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秧歌舞起源于古代农业劳动,汉族劳动人民在田间辛苦插秧、耕耘,耘田的劳动,以敲锣打鼓,用来助兴,其实早在宋代就有农事中唱秧歌的记载。秧歌舞除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秧歌舞是传统节日必不可少的的娱乐形式。

三、学唱歌曲 

1、出示大歌谱 

2、欣赏动画歌曲秧歌舞,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教师范唱 

4、学生评价,给予教师掌声 

5、跟节奏朗读歌词 

6、教师弹琴,按乐句教唱 

7、弹曲填词:老师弹一句,同学填词唱一句 

8、 指导学生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 

四、歌曲处理:出示重、难点——渗透乐理知识 

1、重点:附点八分音符(教师示范唱) 

2、难点:七度大跳——歌曲结束句 

五、学跳秧歌舞 

1、出示手绢 

2、教师教跳十字步 

3、教几个简单的秧歌舞到动作 

4、“十字步”采用两进两退的方法让学生感受 

5、 学生分组展示 

六、用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 

    锣 2/4 :× ×|××  ×|| 

    镲 2/4 :× ×|O×  ×|| 

鼓 2/4 :××× ××|××  ×|| 

1、拍手练习 

2、教师教授敲鼓、敲镲 

3、分组练习,并汇报表演 

4、部分学生用手绢花,而部分学生扭秧歌,部分学生演唱歌曲加上锣鼓伴奏。 

七、 欣赏 

1、  师语: 

2、 欣赏陕西秧歌 

3、 浏览民族舞步——拓展知识 

八、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表达:我学会了秧歌舞,还了解了其他民族的舞蹈,这节课就上到这,再见。(同学们随音乐扭出教室)

《秧歌舞》说课稿

                       府谷四小:高 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民族的脚步》之活动课《秧歌舞》。

一、说教材:

1、《秧歌舞》是一首流传于东北地区的脍炙人口的秧歌舞曲,歌曲旋律简洁,节奏活泼,附点八分音符的运用,增强了节奏的动感,是东北人民歌唱幸福生活得新民歌。

2、秧歌源于汉民族元宵节庆时的集会表演,是北方诸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流星于陕西、内蒙古、东北等地,跳舞时,脚走“十字步”,双手挥舞红绸,情绪欢快热烈。

二、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秧歌舞》。

2、能力目标:学歌曲《秧歌舞》,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3、情感目标: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

2、难点:①、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

          ②、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

四、说教法:音乐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呢形式,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强调 要 加 强“听”、“奏”、“唱”、“演”、“说”、“写”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表现 力。也就是说要丰富学生情感的变现能力。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演”即富有情感的肢体表现——律动、形体、舞蹈等方面的培养,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现在的许多人在文娱活动中,唱奏有余而表演见拙、不会运用肢体更好的抒发、表现内心的情感。21世纪音乐课程标准注意到这一问题,在教学要求中提出:“培养音乐表演兴趣,有勇气、有表情地独自在众人面前演唱或演奏……。创编出有表现力的表演动作或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丰富歌曲的表现内容。”在教材中也安排了相当数量的表演内容,“秧歌舞”这一教材,就是要通过教与学,让学生在音乐的实践中,培育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及节奏感。

1、“情趣激趣法”,引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游戏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愉快的掌握本课知识点。

3、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将运用“听唱法”、“示范法”让学生在多听、多唱中把握音准,唱好歌曲。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引导者。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运用听唱、教唱、讨论、合 作、表演等多种方式学习,获取知识。

六、说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运用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教学中,我注重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并汇报,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和宣讲资料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教自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学的也有兴趣。对于一些身体协调能力差的,我把“扭秧歌”简化成2/4拍的音乐律动,让学生用“两进两退”的步法代替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简单的“秧歌步”。用“两进两退”步法来实践、体验不同速度的2/4拍音乐,这一做法很好,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十字步”,对学生来说是很生疏的,一时间内很难运用自如。如果由于一时没能掌握而产生了心理障碍,将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用“两进两退”的步法代替“十字步”,并不是不要求“扭秧歌”要走“十字步”,而是将“十字步”做为知识介绍给学生,让接受快的学生走“十字步”,让接受慢的学生走“两进两退”,待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至熟练,再做统一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利于保护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扭秧歌”用红绸、方巾、扇子做道具,已司空见惯。本课让学生使用节奏乐器“响板”和“串铃”,是别有用心的:一、二拍用响板是“进”,三、四拍用串铃是“退”,用这种方法即提示了学生的动作,又培养了内在节奏感。还增加了节奏乐器的实用效果,用学生自己奏出的音响来烘托课堂气氛,对学生、对教学都是有特殊意义的。

七、说流程:……

八、说教学启示: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过程的安排,到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表现欲,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审美的情趣、

在此,希望各位各位专家辅导老师及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文档

《秧歌舞》教学设计

《秧歌舞》教学设计府谷四小:高军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秧歌舞》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2、指导学生学习秧歌舞的基本动作,并随音乐表演。3、用打击乐器锣、鼓、镲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学歌唱曲《秧歌舞》并学跳秧歌舞步,随音乐表演。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七度大跳音准。2、学习秧歌舞的基本舞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电子琴、手绢、锣、鼓、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语2、播放MTV——《爱我中华》a歌曲演唱的内容及情绪b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c出示图片——56个民族3、师生简单展示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