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座号
学习目标:1、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
2、会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解决有关问题。
重点: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
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 如图,小聪在A处,小明在B处,他们两人做抢礼物的游戏,
问:礼物放在何处游戏才公平?
2、知识回顾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并且 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尺规作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
二、探究新知(教材94-95页)
在MN上任取一点P,连结PA、PB;
量一量:PA、PB的长,你能发现什么?
由此你能得出规律: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
并证明你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
1、已知:如右图,直线MN⊥AB,垂足是C,且AC=CB.点P在MN上
求证:PA=PB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几何语言:
(写出该定理的)逆命题:
并证明该逆命题的正确性:
2、已知:如图,PA=PB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逆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几何语言:
试一试: 证明: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已知:在△ABC中,OE、OF分别是△ABC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
求证: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
分析:要证点O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只要证
OB=OC,由已知条件如何证得OB=OC?
证明:
∵OE、OF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
∴ OA= ,OA=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 _= (等量代换)
∴ 点O在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即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三、学以致用
1.如图,在直线l上找出一点P,使得点P到已知点A、B的距离相等。
A﹒
﹒B
l
2.如图,BD⊥AC,垂足为点E,AE=CE.求证:AB+CD=AD+BC.
3.已知:如图,D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BD=BC+AC.
求证:点C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
《§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课后作业
姓名 座号
1.如右图,在△ABC中,AB=AC,ED垂直平分AB,
(1) 若∠A=50°,则∠ABD= ,∠DBC= 。
(2) 若BD=10,则AD= 。
(3) 若AB=14,△BCD的周长为24,则BC= 。
2.如右图,Rt△ABC中,∠C=90°,
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
交BC于点E,AE平分∠BAC,那么下列
关系不成立的是( )
A.∠B=∠CAE B.∠DEA=∠CEA
C.∠B=∠BAE D.EA=EB
E.AC=2EC F.AD=BD
3.如图,在直线l上找出一点P,使得点P到已知点A、B的距离相等。
B﹒
A﹒
l
4.如下图所示,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E,垂足为D,△ABE的周长是15cm,BD=6cm,求△ABC的周长.
5.如图,已知在△ABC中,∠C=90度,∠A=30度,BD平分∠ABC交AC于D。
求证: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