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一张比例尺是20:1的精密图纸上,量得零件长3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
2、六(1)班今天出席48人,请假2人,六(1)班的出勤率是( )%.
3、如图,瓶底的面积和锥形高脚酒杯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中,能倒满( )杯。
4、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小球各10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取( )个球,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6、林老师用500元钱去买体育用品,每个篮球元。若他买了6个篮球,还剩( )元;若a=50,买6个篮球还剩( )元。
7、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5.12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8、一个周长是50.24米的圆形花坛,要在其周围铺设2米宽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 )平方米.
9、常用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 )统计图,( )统计图。
10、妈妈买了一台电视机,原价1500元,现在商场打七五折出售。买这台电视机用了( )元。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
2、半圆的周长就是用圆的周长除以2.( )
3、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 )
4、半径是2cm的圆,它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
5、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画圆时,圆的周长为15.7cm,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 )
A.2.5cm B.5cm C.15.7cm
2、如果甲、乙是两个成反比例的量,那么当甲增加50%时,乙一定会( )。
A.减少 B.减少 C.减少50%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 ).
A.20% B.80% C.2% D.98%
4、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在变化过程中,一种量缩小,另一种量( )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体积扩大( )倍。
A.3 B.9 C.27
四、计算题。(共33分)
1、直接写得数。
2、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1﹣÷﹣ (+×)÷
÷[(+)×2] ×58+42÷8 36×(+﹣)
3、解方程。
五、作图题。(共8分)
1、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图并回答问题。(每个小方格的对角线长表示200米)
(1)把图形①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②。
(2)画出图形①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③。
(3)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图形①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4)小青家在学校东偏南45°方向600米处,在图上标出小青家的位置。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小李和小王在一次数学测验中,他们的分数比为5:4,如果小李再少得25分,小王再多得25分,那么小李和小王的分数比为5:7,小李和小王原来各得多少分?
2、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城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开出后4小时相遇,相遇时甲、乙两车的路程比是6:5.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六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2人,如果从六(1)班调8人到六(2)班,那么(1)班和(2)班人数的比是10:13,两个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4、实验学校4月份用水108吨,比3月份节约了一成,3月份用水多少吨?
5、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相遇时客车与货车的路程比是5:4,相遇后,货车提速,每小时比客车快 15千米,结果两车同时到达对方出发地,货车共行了10小时,全程为多少千米?
6、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60米。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在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先后分别到B、A两地后即刻沿原路返回,甲乙二人又再次相遇。如果A、B两地相距420米,那么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相距多少米?
参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0.15厘米
2、96%
3、6
4、216 56.52
5、5
6、500-6a 200
7、11.28
8、113.04
9、折线 扇形 条形
10、1125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A
2、A
3、D
4、B
5、C
四、计算题。(共33分)
1、1.35;;0.16;9
;18;4;4
2、;0;
;12.5;21
3、;;
五、作图题。(共8分)
1、(1),(2),(3),(4)见详解
【详解】
六、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4分)
1、小李:100分 小王:80分
2、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
3、(1)班原有48人,(2)班原有44人
4、120吨
5、600千米
6、1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