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财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
——18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
一,课堂研讨
战前中国与世界
中国 | 英国 | |
社会形态 | ||
政治制度 | ||
经济基础 | ||
军事力量 | ||
思想 | ||
科技 | ||
外交观念 |
材料一:(1)开放舟山、宁波和天津对英贸易;(2)援旧例,准许英人在北京设一货栈,买卖货物;(3)将舟山附近一个岛屿让与英,以便函英人居住和存放货物;(4)将广州附近一块类似的地方让与英国;(5)英货自澳门运往广州减免过境税;(6)粤海关除正税外悉免其他一切税收,中国应公布关税额例,以便遵行。
——马戛尔尼访华的六条要求
材料二:“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遗使恭齑表章……朕被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至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一节,此则与天朝不合,断不可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天朝尺土俱旧版籍,疆址森然,即沙洲岛屿,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
——乾隆帝的答复
(1)材料一反映了马戛尔尼访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试分析其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外交理念?结合所学试分析其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问题
当时中英贸易的种类、多寡状况如何?试分析其原因。英国是如何扭转贸易逆差的?吸食鸦片有何害处?
材料一: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 ——林则徐
材料二:鸦片烟例禁愈严,流弊愈大,应亟请变通办理……今闭关不可,徒法不行,……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入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夷人纳税之费,轻于行贿,在彼亦必乐从。……今若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则烟性平淡,既无大事,且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 ——许乃济
(1)为解决鸦片问题的清内部存在哪两种意见?归纳其异同点。如何评价这两种意见?
(2)清最终采纳了谁的意见?为什么?
林则徐禁烟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林则徐在广东采取了哪些措施禁烟?有何意义?
英国水兵殴毙华人,义律包庇凶犯。林则徐屡令交出,义律说是英皇不许。林斥其狂悖诬妄,“该国向有定例,如赴何国贸易,即照何国法度”,“杀人偿命,中外所同。但犯罪若在伊国地方,自听伊国办理,而在天朝地方,岂得不交官宪审办?”
历史学家认为对该事件的处理证明林则徐的确“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为什么?
战争爆发
英国对于我们独自尊大,闭关自守的态度已不满意,要想和我们算一次帐,倘若我们因鸦片问题给予英国任何藉口,英国绝不惜以武力对付我们。 ——蒋廷黻
当林则徐强令鸦片贩子交出鸦片时,英国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命令英国商人缴烟,保证烟价由英国赔偿,并劝告美国商人缴烟,声明烟价同样由英国赔偿,义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①意识到走私鸦片的不道德而配合中国进行禁烟②把中国处分不法分子的问题扩大为中英两国间的问题③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制造借口④拉拢美国日后共同侵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和直接原因各是什么?
战争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讨论:1、中国战败原因及其启示
2、蒋廷黻先生曾说,林则徐的被罢黜是他个人的大幸,而是国家的大不幸。因为这样一来,林则徐免除了兵败误国的罪名,反因为饱受“昏君”、“奸臣”的排挤打击而赢得同情;但是中国却失去了一次更为清醒地认识与英国之差距的机会,在鸦片战争以后仍然昏睡不已,从而失去了二十年的至为宝贵的反思和振作的时间。
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试说明理由。
不平等条约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
条约 | 内容 | 危害 |
南京条约 | ||
南京条约附件 | ||
望厦条约 | ||
黄埔条约 |
材料2:“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民自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
材料3:“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1)指出上述三则史料的文献出处及其危害。
材料4:美国公使顾盛说“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了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
(2) 材料中“ 这门户开放得更宽阔了。”表现在何处?
中国近代史开端
试从下列几方面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 | 战后 | |
社会性质 | ||
主要矛盾 | ||
任务 | ||
思想观念 | ||
其它方面 |
世界
背景 中国
英国
根本原因
鸦片 爆发
战争 直接原因
过程
结果
影响
三,随堂练习
1、鸦片战争前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这种经济形态的特征之一是
A.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基本用于自己消费B.地集中在地主阶级手中
C.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D.民不到市场上出售农产品
2、18世纪时,英国多次要求扩大中英贸易,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以通有无”。此话反映出清朝统治者
A.坚持闭关自守的外交 B.夜郎自大,愚昧无知
C.已感受到来自资本主义的威胁 D.认为中国经济水平高于英国 .
3、乾隆时大将军福康安观看欧洲火器操法后说:“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没有什么稀罕!”这说明
A.清朝军事技术先进 B.是清技不如人的粉饰之词
C. 清王朝是“天朝上国” D.清王朝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4、鸦片战争前夕,清实行的闭关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5、下列关于18世纪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原因的各项解释中,错误的一项是
A.清实行闭关锁国 B.清朝纵容和保护鸦片走私
C.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D.英国对中国商品有较大的需求
6、英王乔治三世派使者来华,赠予中国航海望远镜和战舰模型,而乾隆帝以丝绸宣纸等回赠的史实可看出
A.英国与中国交往密切 B.英国向中国炫耀武力
C.英国有联合中国之意 D.中英科技已有相当距离
7、英国进行鸦片战争的直接动机是
A.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B.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
C.制造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D.改变对华贸易的入超局面
8、鸦片战争前白银兑换制钱数(如下表)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 一两白银兑换钱数 | 年份 | 一两白银兑换钱数 |
1823~1824 | 1249文 | 1833~1834 | 1363文 |
1828~1829 | 1337文 | 1838~1839 | 1638文 |
C.小农经济破产,物价波动 D.白银外流,银价上涨
9、林则徐禁烟的根本目的是
A、阻止白银外流 B、维护人民利益 C、维护清朝统治 D、保持贸易顺差
10、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者,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①对外商注意区别对待②鼓励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③主张对外通商,反对闭关锁国④坚持正义,讲究斗争策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
11、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在中英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的地位
B.中国的禁烟运动使英国商人受到极大损失
C.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政治经济却相对落后
D.工业后,英国对市场和原料产地的需求加强
12、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12、鸦片战争中,以下清军爱国将领为国捐躯的先后顺序是①关天培②海龄③葛云飞④陈化成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3、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经济落后,政治黑暗
B.英国已完成工业,处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C.道光帝妥协屈服,主战的立场摇摆不定
D.作战双方力量对比过分悬殊
14、以下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根本目的的是
A.割占岛 B.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C.五口通商及协定关税. D.获得领事裁判权
15、除南京条约及附件以外,19世纪40年代英国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权益有①在通商口岸建教堂②英舰任意出入通商口岸③在中国内地传教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永久居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
A.《南京条约》附件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17、“合众国人民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这一条文出自:
A.《南京条约》附件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天津条约》
18、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久。”这表明: ①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②资本主义制度优于封建制度③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④手工生产难与机器生产相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B.中国社会一半是半殖民地的,一半是半封建的
C.主权部分丧失,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D.政治上半殖民地,经济上半封建
20、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这意味着
A中英两国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 B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
C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D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2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
A中国不能单独决定关税税率 B英国有权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
C中国海关必须由外国人管理 D中国关税必须保持低税率
23、马克思说:“成千上万的英美船只开到中国,这个国家很快就为不列颠和美国廉价工业品所充斥,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中国工业经不住机器的竞争,牢固的中华帝国遭受了社会危机。”它指出鸦片战争说明了 ①中国将被卷入世界市场 ②落后的经济决定中国失败 ③资本主义将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④中国开始遭受了社会危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24、马克思在《中国和欧洲》中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这场战争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是一场反封建的战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取代了阶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