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 | 开工日期 | 计划竣工日期 | ||||||||||
施工单位 | 项目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 ||||||||||
建设单位 | 设计单位 | 监理单位 | ||||||||||
制度标准化 | ||||||||||||
序号 | 检查项目 | 检查内容和方法 | 检查记录 | 整改建议 | ||||||||
1 | 综合管理制度 | 1 是否全面,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施工)》是否相符; 2 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 ||||||||||
2 | 施工管理制度 | |||||||||||
3 | 质量管理制度 | |||||||||||
4 | 安全环保管理制度 | |||||||||||
5 | 计财管理制度 | |||||||||||
6 | 物资设备管理制度 | |||||||||||
人员配备标准化 | ||||||||||||
1 | 现场施工管理机构设置标准 | 现场组织机构是否按集团公司下达的项目部成立文件要求设置 | ||||||||||
2 | 项目经理、安全员、质量员、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相关证书是否齐全 | ||||||||||
3 | 培训 | 相关培训记录 | ||||||||||
4 | 考核 | 是否有考核办法,实施情况如何 | ||||||||||
现场管理标准化 | ||||||||||||
现场布置 | 1 | 项目部选址 | 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 |||||||||
2 | 项目部硬件设施 | “三室”、“五小”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 ||||||||||
3 | 项目部标识牌 | 是否符合标准文明工地要求 | ||||||||||
施工设备管理 | 1 | 主要设备、 机具、仪表 | 1 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要求配置,是否满足投标承诺; 2 是否建立台帐; 3 仪器仪表是否在检验合格期内。 | |||||||||
物资材料管理 | 1 | 材料管理 | 1 材料设备堆放是否整齐; 2 物资设备是否有名称、型号、数量等标志。 3 是否建立计算机台账,账物是否相符 4 供方管理相关文件、记录是否齐全 | |||||||||
技术工作 | 1 | 图纸审核 | 1 是否有图纸审核记录及设计回复资料; 2 是否有发放记录。 | |||||||||
2 | 施工复测 | 是否进行施工复测,相关记录是否齐全。 | ||||||||||
3 | 技术标准 | 1施工技术标准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2是否有发放记录。 | ||||||||||
4 | 作业指导书 | 1 是否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 2 发放和接受是否有统一编号和登记记录。 | ||||||||||
5 | 技术交底 | 1 现场技术交底是否逐级交底,是否交到作业人员;记录是否齐全 2 技术交底内容是否有针对性。 | ||||||||||
6 | 设计变更 | 1设计变更手续是否齐全; 2是否发生未批准先施工现象。 | ||||||||||
7 | 施工记录 | 1 工程、调度、工班日志是否建立 2 记录是否连续 3 填写是否规范 | ||||||||||
质量管理 | 1 | 质量体系 | 质量体系是否健全、质量责任是否明确到具体人员。 | |||||||||
2 | 质量目标 | 质量目标是否满足建设单位要求,相关文件中质量目标描述是否一致。 | ||||||||||
3 | 质量教育培训 | 1 是否进行质量教育培训,记录是否齐全; 2 教育培训内容是否有针对性。 | ||||||||||
4 | 检验批、隐蔽工程自检及报检 | 1 自检、报检手续是否齐全; 2 是否发生未报检进入下道工序现象; 3 是否发生报检未经监理签认进入下道工序现象。 | ||||||||||
5 |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验收资料 | 1 资料是否齐全,相关人员签认是否齐全; 2 和现场实际是否相符。 | ||||||||||
6 | 其它质量记录 | 1 质量例会记录 2 质量信息收集反馈记录 3 质量活动(月/年),隐患排查记录 4 质量考核奖惩记录 | ||||||||||
安全生产 | 1 | 业主或建设单位安全要求 | 1 是否进行了安排部署; 2 是否按要求进行回复。 | |||||||||
2 | 安全责任制及安全体系 | 1 项目负责人是否制定安全目标,并进行分解; 2 是否建立项目负责人及各级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书是否层层签订; 3 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各部门、岗位是否有安全职责; 4 是否落实“安全事故四不放过”; 5 施组中是否制定安全措施。 | ||||||||||
3 |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及防护设施 | 1 检查项目部是否执行业主要求的安全资金投入; 2 安全措施费的计提使用情况; 3 防护设施采购、发放记录、现场使用情况。 | ||||||||||
4 | 应急救援预案 | 1 是否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及相应的救援队伍; 2 是否有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具有针对性; 3 应急保障器材准备; 4 应急预案的演练及评估。 | ||||||||||
5 | 安全例会 | 1 项目部应定期召开安全例会(月、周); 2 安全例会纪录是否符合制度要求(人员、时间、分析、问题、整改措施等)。 | ||||||||||
6 | 安全奖惩 | 1 应建立安全奖惩细则; 2 检查发生的奖惩事例。 | ||||||||||
7 | 料库安全管理 | 1 易燃易爆物品分类存放; 2 料库防盗、防火设施是否满足要求; 3 是否有防火、禁烟标示。 | ||||||||||
8 | 安全宣传 | 1 有宣传栏读报栏和黑板报等; 2 有安全标语和安全标志(安全揭示牌); 3 标牌规范整齐。 | ||||||||||
9 | 消防 | 1 是否建立义务消防队; 2 现场是否配备消防器材并在有效期内。 | ||||||||||
10 | 车辆管理 | 1 是否建立车辆、驾驶员档案; 2 档案内容是否符合制度要求。 | ||||||||||
11 |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 | 1 项目部是否与相关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 2 是否按要求上报施工计划; 3 安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 4 主要负责人营业线路施工安全培训情况。 | ||||||||||
环境保护 | 1 |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控制 | 1 是否有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对危险源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2 是否有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应建立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清单,重要、重大危险源及环境因素应进行控制建档; 4 是否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的应急预案。 | |||||||||
文明施工 | 1 | 封闭管理 | 1 门口应设置企业、项目标志; 2 进入施工现场佩带工作卡。 | |||||||||
2 | 施工现场 | 1 是否按要求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2 现场安全防护是否到位; 3 是否做到“人走场清”。 | ||||||||||
过程控制标准化 | ||||||||||||
1 | 创优规划 | 是否编制创优规划,规划是否有利于质量目标实现。 | ||||||||||
2 | 开工报告 | 是否有开工报告,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 ||||||||||
3 | 施工组织设计 | 1 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2 施工组织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3 是否有专项技术方案,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 ||||||||||
4 | 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 | 1 《进场材料/设备/构配件报检表》是否签认,产品合格证或质量证明文件是否齐全; 2 电缆测试记录; 3 设备开箱是否进行三方检验,记录是否齐全。 | ||||||||||
5 | 继电器、转辙机等专用器材检测 | 1 是否在建设单位认可的检测单位检测; 2 是否获取检测合格报告。 | ||||||||||
6 | 自检、互检 | 是否有自检、互检记录及质量跟踪卡。 | ||||||||||
7 | 专职检查 | 1 专职质量(员)工程师检查记录是否齐全; 2 质量整改是否形成闭环。 | ||||||||||
8 | 巡检 | 1 项目经理是否做到了每月不少于2次巡检; 2 项目副经理或总工是否做到每周1次以上巡检。 | ||||||||||
9 | 质量问题整改 | 1有无来自建设、监督、监理有关质量问题通知单; 2每份整改通知单是否形成闭环。 | ||||||||||
10 | 质量事故 | 1事故是否是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 2 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 ||||||||||
11 | 安全培训 | 1 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考核(试); 2 日常安全教育是否健全。 | ||||||||||
12 | 安全技术交底 | 1 是否对现场存在较大安全风险采取安全措施; 2 安全技术交底是否有纪录; 3 交底内容是否全面(应包括工程特点、危险源及针对措施,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 ||||||||||
13 | 安全生产检查 | 1 项目部是否按要求进行每月一次安全检查,安全生产检查执行情况、记录; 2 检查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 3 项目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按要求填写“整改通知书”并验证整改问题。 | ||||||||||
14 |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 1 是否出现安全事故; 2 当出现事故后是否按程序规定进行报告; 3 是否按相关规定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 | ||||||||||
15 | 临时用电 | 1 配电箱和开关箱外形结构是否牢固并防雨和防尘,是否有明显标志牌; 2 是否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检查; 3 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皮现象; 4 室内线路及灯具高度应不小于2.5米。 | ||||||||||
16 | 手持式电动工具 | 1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插头、开关和负荷线等是否完好无损; 2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