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检测题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翩然(piān) 窥探(kuī) 龟裂(jūn) 追溯(sù)
B.狩猎 (shóu) 山麓(lù) 楔形(qī) 雾霭(ǎi)
C.追溯(sù) 陨石(yún) 刨刮(bào) 潮汐(xī)
D.连翘(qiào) 缄默(jiān) 遗骸(hái) 农谚(yàn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销声匿迹 雨后春笋 按步就班 如火如荼
B.风雪载途 杳无音讯 目空一切 脍灸人口
C.海枯石烂 天衣无缝 貌和神离 兴高采烈
D.草长莺飞 悬而未绝 披星戴月 走头无路
3、请结合语境,给下面句子的横线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分)
① 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国家法》。
② 在灿烂的灯光中,演员们表演得舞蹈精妙绝伦, 人心。
③ 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 了4年。
A.制定 振奋 推迟 B.制定 震撼 推迟
C.制订 振奋 延迟 D.制订 震撼 延迟
4、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蜗居》这部连续剧就像一首城市的悲歌,着实冷酷,让我们看见了人生鲜血淋漓的真面目。我们的人性中的灰色远比书本和道德标准上那些黑白来得多。无论是指责哪一种生活方式,其实都是没有真正经历者的隔岸观火,说得轻巧而已。
B.种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已是人心向背,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B.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D.每天傍晚时分,身体瘦弱的张教授的父亲,总喜欢在这条幽静的小道上散步。
6、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B.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望,请务必在家恭候。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7、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⑤这笔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A ①④②⑤③ B ②⑤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④ D ②①⑤④③
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的脚印”是一个借喻。本体是“大自然中的岩石的各种变化过程”。这个比喻的意思是:大自然的岩石,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记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地理环境变迁的故事,就像时间老人留下的脚印一样。
B. 《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作者从恐龙化石遍布全球的角度来谈板块的移动 。
C.阿西莫夫,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压扁的沙子》一文阿西莫夫指明了恐龙灭绝就是因为地球曾遭受撞击。
D.《大雁归来》出自《沙乡年鉴》,是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一篇关于大雁的论文,作者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这种写法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9—13题。
人类在古代就(1)“地可动山可摇”。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2)了漂移的假说。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3)了海底扩张说。(4)海底扩张说和漂移说,进而形成了板块构造说。
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相互分离时,每一个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9、概括文章的内容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主要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的学说。
B.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阐述了板块移动的问题。
C.所有地球板块每隔一定时期汇聚而成的主要陆地叫做”泛”
D.漂移假说证明了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
10、关于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②“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③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也已完全分开。
A.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B.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
C.作诠释、下定义、举例子 D.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
11、根据短文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B.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的海岸线非常吻合
C.北美洲和非洲、欧洲在地层、岩石构造上遥相呼应
D.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12、依次填入文中(1)、(2)、(3)、(4)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A.懂得 提出 出现 参照 B.发现 创立 形成 参照
C.发现 提出 形成 结合 D.懂得 创立 出现 结合
13、“的漂移是板块移动的表现之一”,从全文看,这句话是指 ( )(2分)
A.板块移动表现为移动。 B.板块移动和漂移的本质是相同的。
C.板块移动是漂移的动力。 D.板块移动造成了漂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①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②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③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所言薄莽,其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①安众,县名。 ②字,哺育、养育。 ③笃dǔ,忠实。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使其自迁善也 迁:改变、变化 B.或谓母曰 或:或者、或许
C. 状己之过 过:错误、过失 D.临终敕诸子曰 敕:命令、训诫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文矩为安众令 向吾不为斯役 B. 四子以母非所非 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C. 而穆姜慈爱温仁 黑质而白章 D. 虽母道益隆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二、阅读理解 (30分)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2分)
(2)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2分)
17、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8—19题。(6分)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8、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19、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四)阅读美文《低到尘埃的愿》,回答 20—23题。(17分)
①路过一个工地,几个农工吃完饭,聚在一起打牌,每个人面前堆着一堆面值很小的角币。“要是每个月给我们发两倍的工资,那我们打牌就不像现在这样说手缩脚了。”“是啊,是啊,那就妥妥的了。”
②在东北,人们爱说“妥了”,那是一种心灵满足后的肯定。就像给生命放了一张舒适的床,生命跟着熨帖了。知足是一种境界,口袋里只有5元钱,妥了,那就吃4元钱的“大餐”——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炸酱面。剩下的1元给蹲在墙角瑟瑟发抖的小乞丐,他已经给路人行了无数个礼,却还没有“开张”;没钱坐车去上班,妥了,那就骑自行车或者跑着去,正好这个年龄该减肥了。
③人的心永远想去山那边看上一眼,并非为了明白,也非为了征服。人的心总在远方——财富、权力、名声以及许多,人常常会忘记当下。殊不知,回到自己的生活,一样可以精彩。简单如一的生命,也可以是那根最优美的琴弦,上面满是快乐而炫目的音符。听着那几个民工畅快的笑声,我想这何尝不是一种生的境界,简简单单的向往,踏实而天真,温暖着社会你死我活的残酷。
④人世间有多少愿望,在旁人看来触手可及,可于他们却是奢侈的。比如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他的愿望是在假期多编几个篮子卖掉,有了学费就可以继续上学了;比如一个拾荒的老人,他的愿望是明天早上可以第一个去占领那个富人区的垃圾箱;比如一个乞丐,他的愿望是今夜不要下雨,因为窝棚盖被风刮掉了;比如一个流浪汉,他的愿望是冬天再迟一天来,缩在墙根儿再多取一天阳光的暖;比如两头相爱的猪抢食吃,彼此希望明天早上自己的重量超过对方而被宰杀,那样就可以让对方苟活下来;比如一个车辙里的两尾鱼,希望能再吐出一点唾液给对方,以求延长一秒此生的幸福……
⑤苏轼写过“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无灾无难,便是他对孩子的愿望。安德烈问他的母亲龙应台:如果将来我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你会失望吗?龙应台告诉她的儿子: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有无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朋友在新年短信里说,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这些很低很低的愿里,藏着很深很深的爱。
⑥忽然想起自己一个个简朴的生日和一张张亲人的脸,那很低很低的愿的蛋糕里,不是一样插着很饱满的蜡烛吗?
20、幸福是个比较级,在相对的平衡中才能感受其真实的存在,选文中作者是通过一件什么事顿悟到幸福的?(4分)
21、文中第④段的划线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22、选文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4分)
23、时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提升幸福指数,现在你是否有被幸福紧紧包围的感觉。请晒出你的“幸福账单”。(提示:至少从三个角度来谈;50字以内)(5分)
24、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检测题答案
1、A 2、B 3、B 制定”和“制订”都是动词,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如制定、计划、章程;“制订”创制拟定,如制订拼音方案。题中语言环境是“反国家法”,因此应选“制定”。“振奋”振作奋发;“震撼”震动摇撼。“振”多用于主体的摇动和挥动,“震”多用于来自自然或客体的震动。题中聋哑人“精妙绝伦”的表演让观众心灵为之“震颤”,所以用“震撼”。“推迟”指把预定时间向后改动;“延迟”指推迟。二者用法大致相同。因此答案选B。
4、C 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不合语境。本句中成语“如数家珍”的不恰当之处还不完全在成语本身。因为根据词典释义或者通常的理解,“如数家珍”的意思就是“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本句中说“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当然“他”对这些东西一定“十分熟悉”。但是使用“如数家珍”这个成语有一种情况必须除外,即“熟悉”的对象不能就是“家珍”,这也就是词典中都说到的“如数家珍”的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像’数(说)家中的珍宝一样”。
5、A. B句多向性与多面性”换一下顺序,因为后边的内容前两方面是多面性,后两方面是多向性;“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暗换主语,其主语应为“我们”,而前边的主语都是“文化”c句“表示”与“兴趣”搭配不当D句歧义,可改为“张教授身体瘦弱的父亲”
6、D A项“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B项,“务必”具有命令口吻,不当。“恭候”意思是“敬辞 ,恭敬地等候”,用来说对方 C项 .“垂询”敬词,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这里应用“请教”;
7、B 8、C 9、A 10、D 11、D 12、C 13、D
14、B或:有的人 15、A A:前句:为:做。后句:为:做.意义用法相同;B:前句:以:认为。后句:以:把;C:前句:而: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但是。后句:而,连词,表并列;D:前句:虽:虽然。后句:虽:即使。16、①四个孩子不孝得很,为什么不叫他们另外居住来疏远他们一些?② 我们兄弟不知道孝顺,是禽兽心肠。17、①丈夫死后,照顾关心前妻之子胜过亲生;②程兴被继母感动,携弟自求刑罚,致郡守表彰其继母;③继母临终戒子。
1
18、闲适恬静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
19、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
20、作者由民工打牌时满足和愉悦的状态顿悟到幸福其实很简单。
21、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或者过渡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承接上文简单而美好的愿望引出了下文生活中许多渺小的愿望。
22、“不祝愿我飞得有多高,只祝愿我飞得不那么累”,饱含着朋友对“我”的关爱;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向上的过程,在“行走”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收获快乐,而不仅仅是疲惫追逐。
23、提示:来自学校、家庭、自然或社会的幸福账单。
评分说明:(2分)写出一份账单不得分,写出两份账单得1分,写出三份账单方可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