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1:59:48
文档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次氯酸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B.23FeO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C.铝制品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耐酸碱、抗腐蚀D.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新型合金材料2.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A.B
推荐度:
导读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次氯酸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B.23FeO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C.铝制品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耐酸碱、抗腐蚀D.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新型合金材料2.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A.B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

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次氯酸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B .23Fe O 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

C .铝制品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耐酸碱、抗腐蚀

D .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新型合金材料2.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40.1mol NaHSO 固体中含阳离子数目为A

0.1N B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A

0.2N C .常温常压下,14g 由2N 与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A N D .5.6g 铁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失去的电子数为A 0.3N 4.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

20.1mol L l MgC -⋅溶液中:Na +、K +、3NO -、24

SO -B .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a +、2Cu +、Cl -、24SO -

C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Na +、Cl -、24SO -

、3Fe +D .新制氯水中:2Ca +、2Fe +、3NO -

、Cl -

5.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中,不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23Na NaOH Na CO NaCl →→→B .23

Cl HCl NaCl NaNO →→→C .()2333Al Al O Al OH AlCl →→→D .()()223

Fe FeCl Fe OH Fe O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卤素单质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降低

B .13153I 和127

53I 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C .碱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都能生成两种含氧化合物

D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鸡蛋壳(主要成分为3CaCO )与醋酸溶液反应:2322CaCO 2H Ca H O CO ++

+=++↑

B .小苏打与盐酸反应:2322CO 2H CO H O

-+

+=↑+C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322Fe 6H 2Fe 3H ++

+=+↑

D .往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呈中性:

224422H SO Ba

2OH BaSO 2H O +-+

-+++=↓+8.下图所示实验方案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甲制备Fe(OH)2

B .用图乙制备少量Cl 2

C .用图丙制备并收集O 2

D .用图丁比较S 、C 、Si 的非金属性强弱

9.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可与e反应生成b

B.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C.可将e加入浓碱液中制得d的胶体

→→→→的循环转化关系

D.可存在b c d e b

10.下列关于金属钠、铝、铁、铜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粉可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发生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为四氧化三铁

B.足量铝片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等量的2H C.钠失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用沙土盖灭

FeCl溶液

D.铜单质较稳定,不溶于稀硫酸,但可溶解于3

11.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括号里为少量杂质)

CO CO:用酒精灯点燃

A.()

2

NaHCO Na CO:置于坩埚中加热

B.()

323

FeCl FeCl: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C.()

23

Fe O Al O: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

D.()

2323

12.用如下装置探究氯气的性质,图中三支试管口均放置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②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l-

B.①中淀粉KI试纸变蓝,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

C.③中的溶液变为棕黄色,说明氯气有氧化性A.由A、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B.C的单质能与丙反应置换出

C.B和D所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

D.丁是一种红棕色固体粉末,俗称铁红

15.现有AlCl3和Mg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

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OA段Al3+、Mg2+均沉淀

AlO-+2H2O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2

S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C.原溶液中Cl-与24

D.B点溶液的溶质是NaCl和Na2SO4

二、实验题

一位小数)

三、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C中为淀粉

A中试剂为,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

18.已知三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写接口字母)

。(2)实验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中碱石灰的作用是。(4)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

冷却后将硬质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质一并快速转移至锥形瓶中,对固体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淡红色溶液中加入过量22H O 后,溶液颜色变深的原因有a :

(写出离子方程式);

b :()33Fe 3SCN Fe SCN +-+=。(5)该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探究。

步骤1: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3FeCl 溶液无明显变化;

第二份滴加KSCN 溶液,出现红色;

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2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步骤2:另取同浓度的3FeCl 溶液滴加2滴KSCN 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2O ,无明显变化。

得出结论: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五、填空题

19.按要求填空。

(1)生活中若将“84”消毒液(有效成分是NaClO)和洁厕精(主要成分是HCl)混合,易产生黄绿色有毒气体2Cl ,请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2)某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Na +、2Cu +、2Ba +、3Fe +、Cl -、24SO -、

2CO -,某同学为检验其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n

②当滴入盐酸的体积为12.5mL时,溶液中(CO参:

【详解】A .Na +、K +、3NO -、24SO -

与Mg 2+、Cl -互相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 正确;B .与铝反应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性也可能为碱性,2Cu +与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 错误;

C .使酚酞变红的溶液呈碱性,3Fe +与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 错误;

D .新制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和氢离子,氢离子与3NO -

将2Fe +氧化为3Fe +,次氯酸也具有氧化性,不能大量共存,D 错误;

答案选A 。

5.C

【详解】A .Na 与水反应生成NaOH ,NaOH 与CO 2反应生成Na 2CO 3和水,碳酸钠和CaCl 2反应生成CaCO 3和NaCl ,故A 不符合题意;

B .Cl 2溶于水会生成HCl ,HCl 和NaOH 反应生成NaCl ,NaCl 与银反应生成3NaNO ,故B 不符合题意;

C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Al 2O 3,Al 2O 3无法通过一步反应生成Al(OH)3,故C 符合题意;

D .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 2,FeCl 2与NaOH 反应生成Fe(OH)2,Fe(OH)2和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故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

6.B

【详解】A .卤素单质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升高,A 错误;

B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13153I 和12753I 互为同位素,

化学性质基本相同,B 正确;

C .Li 与氧气反应只生成Li 2O ,K 与O 2反应还能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C 错误;

D .族序数等于周期序数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例如氢元素,D 错误;

故选B 。

7.D

【详解】A .醋酸为弱酸,不可拆,离子方程式为:

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H 2O+CO 2↑,A 错误;

B .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HCO 3-

+H +=CO 2↑+H 2O ,B 错误;C .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 +=Fe 2++H 2↑,C 错误;

D .往硫酸氢钠溶液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的量少,按氢氧化钡的离子比例反应,离子方程式:2H ++SO 24-

+Ba 2++2OH -=BaSO 4↓+2H 2O ,D 正确;

故选D 。

8.B

【详解】A .煤油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能隔绝氧气,可以制备氢氧化亚铁,A 正确;B .二氧化锰和稀盐酸不反应,应该用浓盐酸制备氯气,B 错误;

C .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利用排水法收集,C 正确;

D .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CO 2,CO 2通入硅酸钠溶液中生成硅酸沉淀,该装置可比较S 、C 、Si 的非金属性强弱,D 正确;

答案选B 。

【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非金属性强弱比较、制备以及气体的收集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可行性的评价。

9.C

【分析】图中所示铁元素不同化合价的物质:a 为Fe ,b 为FeCl 2、FeSO 4、Fe(NO 3)2等Fe(II)的盐类物质,c 为Fe(OH)2,e 为FeCl 3、Fe 2(SO 4)3、Fe(NO 3)3等Fe(III)的盐类物质,d 为Fe(OH)3。

【详解】A .Fe 与Fe(III)的盐类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Fe(II)的盐类物质,

如Fe+2FeCl 3=3FeCl 2,故A 不选;

B .Fe(II)为铁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因此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故B 不选;

C .Fe(III)的盐类物质与浓碱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操作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 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C 选;

D .b c d e b →→→→转化如

22O H O 22NaOH HCl Fe 233Fe(OH)Fe(OH FeC )FeCl l FeCl 、稀−−−→−−−−→−−−→−−→,故D 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C 。

10.B

【详解】A .Fe 与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Fe 3O 4和H 2,A 正确;

B .322Al+6HCl=2AlCl +3H ↑、2222Al+2NaOH+2H O=2NaAlO +3H ↑,根据Al 与盐酸、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当盐酸的浓度与NaOH 溶液浓度相同时,NaOH 放出的H 2量较多,B

C.钠会和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故钠失火时不能用水扑灭,应该用沙土盖灭,C正确;

D.Cu可以和Fe3+反应生成Fe2+和Cu2+,D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A.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很难被点燃,且燃烧时还需加入氧气,引入新杂质;应将气体通过加热的氧化铜,将CO转化成CO2,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加热转换为碳酸钠,除去的是碳酸氢钠,碳酸钠仍为杂质,故B 错误;

C.FeCl3加入足量铜粉生成FeCl2和CuCl2,引入CuCl2杂质,故C错误;

D.Al2O3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AlO2,Fe2O3不溶于NaOH溶液,过滤、洗涤,能达到除去Al2O3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12.A

【分析】浓盐酸与KMnO4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可与KI反应生成I2使淀粉变蓝色,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伴随氯气一起通入AgNO3溶液中,所以无法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CI,A错误;

B.氯气可与KI反应生成I2使淀粉变蓝色,其中氯气作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氯气的氧化性强于I2,B正确;

C.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氯化亚铁被氧化为氯化铁,溶液变为棕黄色,所以氯气有氧化性,C正确;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正确;

答案选A。

13.B

【详解】A.火焰呈黄色说明一定存在Na+,可能存在K+,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才能确定是否存在K+,A错误;

积为12.5mL 时,反应碳酸根离子0.0125L×1mol/L=0.0125mol 、生成碳酸氢根离子0.0125mol ,故此时溶液中()()233

CO :HCO n n --为(0.025mol-0.0125mol):(0.025mol+0.0125mol)=1:3。

文档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次氯酸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B.23FeO常用作油漆、涂料、油墨的红色颜料C.铝制品表面覆盖着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耐酸碱、抗腐蚀D.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新型合金材料2.下列逻辑关系图示中正确的是()A.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