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自然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事物总是想要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喜欢问这、问那,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开始。
孩子们的头脑里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他们遇到问题要问个究竟,遇到问题愿意去探索,更乐于动手做做,而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过程实际就是在学科学、做科学。因此,科学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同时这些都为学习科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个单元和一个专项学习。其中,第1单元“走进科学”重点关注科学本体,第2单元“用感官观察”和第3单元“用大脑思考”重点关注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方法,第4单元“用双手创造”重点关注科技与生活。每个单元都安排了3课时,专项学习建议2课时。
教材关注的两个重点:科学探究与工程实践。
在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为载体,解决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到好奇的小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观察伴随着今后科学探究历程的每一步,逐渐习得观察的各种方法,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品质。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动脑习惯的培养。
难点:促进学生在事物的外部表象与内部特征间建立联系,综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的技能。
三、教学目标
1.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制作产品。
2.知道观察就是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事物的信息。
3.通过观察,描述物体颜色、形态、大小、轻重、表面粗糙程度等特征。
4.知道猜测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
5.能够针对一些简单问题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6.观察和了解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外部特征和产生过程,利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学会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7.认识到小学生也能像工程师那样做改进小车的工作。
8.能够提出问题,完成气球小车的设计以及制作并进行展示性交流。
9.能如实讲述观察结果,当发现事实与自己原有的想法不同时,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钻研新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趣味游戏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研讨中学习。
4.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
5.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策略。
6.在课堂上渗透科普阅读意识,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五、教学进度
周次 | 单元或章节内容 | 教时 | 本单元重点、难点 |
1~2 | 开学第一课 | 1 | |
第一单元 | 重点:了解科学家与工程师的一些工作场景。 难点:能够像科学家与工程师那样去尝试做一些小的探究活动或是制作产品。 | ||
3 | 1.小小科学家 | 1 | |
4 | 2.小小工程师 | 1 | |
5 | 3.上好科学课 | 1 | |
第二单元 | 重点:知道观察就是利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事物的信息。 难点:能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次观察活动,并乐于交流。 | ||
7 | 4.认识感官 | 1 | |
8 | 5.感官总动员 | 1 | |
9 | 6.借助工具观察 | 1 | |
第三单元 | 重点:知道猜测要有依据,猜想不一定正确。 难点:能够针对一些简单问题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 | ||
10 | 7.做个小侦探 | 1 | |
11 | 8.暗箱里的秘密 | 1 | |
12 | 9.树叶变黄了 | 1 | |
第四单元 | 重点:能够区分什么是自然物,什么是人造物。 难点:利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学会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 ||
13 |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 1 | |
14 | 11.衣食住行的变化 | 1 | |
15~16 | 12.轮子的故事 | 2 | |
专项学习 | 重点:知道工程师在不断改进汽车。 难点:能够提出问题,完成气球小车的设计以及制作并进行展示性交流。 | ||
17~18 | 像工程师那样…… | 2 |
19~ | 复习检测 补充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