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下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钠原子, 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C )
A.Cr2O3 B.CrSO3 C.Cr2(SO4)3 D.Cr2S3
3.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54 | 17 | 20 | 0 |
反应后的质量(g) | 10 | 0 | 2 | X |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4.下列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C )
A.天然气燃烧 CH4+O2CO2+H2O
B.处理污水中的硫酸 Ca(OH)2+H2SO4===CaSO4+H2O
C.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CO2+Ca(OH)2=CaCO3↓+H2O
D.稀硫酸除铁锈 2H2SO4+Fe2O3===2FeSO4+2H2O
5.用“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
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参加反应的“ ”和“ ”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6.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D )
A.只含氧元素 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钠元素 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7.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质量轻、电量大等优点。锂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B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
8.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图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图中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不相等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合的是( D )
选项 | 用途 | 化学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A | 红磷用于制烟幕弹 | 4P + 5O2 2P2O5 |
B | 天然气用于作燃料 | CH4 + 2O2CO2 + 2H2O |
C | 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 3CO + Fe2O3 2Fe + 3CO2 |
D | 稀硫酸用于除锈 | Fe + H2SO4 === FeSO4 + H2↑ |
A.CO2+H2O=H2CO3 B.2H2O2H2↑+O2↑ C.Mg+2HCl=MgCl2+H2↑ D.2CO+O22CO2
二.填空题
11.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见光易分解 ,物理性质是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各写一条)。
(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2ClO2。
1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Mg3N2。(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 + CO2 2MgO + C,指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
13.节能、环保、高效、新材料的使用是上海世博会的亮点。
点燃
(1)世博园区内的“阳光谷”(如图5)顶棚膜是国内首次采用具有自洁功能的聚四氟乙烯碳索纤维材料制成的,其使用寿命可以超过100年。聚四氟乙烯碳素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填“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2)下列做法能体现世博会“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 B C。A.用可降解“玉米塑料”代替传统塑料制作餐具B.用回收的牛奶包装纸盒再生的材料制造休闲椅C.多个展馆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源热能、生物质能(3)世博会已右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2H6O+3O2====2CO2+3H2O。
(4)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如图6所示),其“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4.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水,右盘
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
产生气泡,气球胀大 ,天平的指针 在标尺
(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针 偏左 ;原因是 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
15.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或浓度)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不变(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16.第17届省运会在我市召开。(1)为确保运动员身体健康,工作人员会向游泳池中加入 CuSO4(填化学式),使得池水呈蓝色,该物质可以杀菌消毒的原理是重金属离子可使细菌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2)径赛发令所使用的“火药”通常是氯酸钾(KClO3)和红磷,发令时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该反应如下,请你进行配平:5KClO3 + 6P ====5 KCl + 3P2O5(3)“兴奋剂” 已成为竞技体育的一大“毒瘤”。某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该兴奋剂由3种元素组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0.5%;(保留1位小数)(4)城运会期间,倡导使用可降解的各种塑料制品,其目的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
三.计算题
17.长时间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03和Mg(OH)2。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想测定水垢中CaC03的含量为多少。他们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min)内生成CO2质量,测量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1 2 3 4 5
生成CO2的质量/g 30 50 60 66 66
计算:
①4 min后,水垢中的CaC03是否反应完全?完全
②该水垢中CaC0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