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 ’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l 118 No 11
Feb 12005
Ξ
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
李蓓蓓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得到重视,而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是一个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本文综合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17(2005)01-0060-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农村面
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环境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农民身体健康,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治理农村污染对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
农村环境污染是农药污染、化肥污染、农用薄膜
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生活废弃物污染及乡镇企业污染等污染交织在一起,而且污染范围呈扩大趋势。
1.农业生产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一是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据统计,1996年我国化肥施用量38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单位面积使用量居世界
中等水平,但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只有30%—50%,这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形成环境污染,对土壤、水、生物、大气及人体健康产生污染危
害。同时,随着农作物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农民农药施用量也随之上升。农药使用量是仍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1995年达2618万吨,而喷洒的农药大约只有约1%接触到目标害虫,绝大部分农药残留在土壤、水体、作物和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对动物和人体造成危害。据统计,目前我国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930万公顷。此外,农业生产中使用塑料薄膜,由于不注意回收清理而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二是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近几年来,由于禽畜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成为一个重要的污染源。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畜禽粪便年排放19万吨,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年排放量的214倍,部分地区如河南、湖南、江西这一比例甚至超过4倍。
2.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七十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迅速。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乡镇企业数量众多、布局混乱、工艺陈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部分企业
6Ξ
收稿日期:2004-11-10
作者简介:李蓓蓓(1974-),女,湖北武汉市人,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讲师,硕士。
3.生活废弃物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人口快速增长,村镇规模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引发村镇的生活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其他原因,村镇的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4.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的蔓延。据统计,目前“三废”污染农田已达011亿公顷,比1983年增加了215倍,约有15%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13万公顷以上, 5331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13%,比八十年代增加了116倍。因为环境污染,造成每年粮食减产100亿公斤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1.经济规模转向集约化、工业化造成的负面影响。其他条件不变,经济活动的规模越大,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快,污染越严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个步伐加快,对原材料需求量猛增,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强化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人为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情况,很多土地被盐化、碱化、沙化、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耕地以每年50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2.农业科学技术进步还难以满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需要。同样产业结构的两个国家,如果使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不同,产生的污染也不同。一般来说,使用低技术的国家,会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产生更多的污染。
3.对环境保护的管制方式和效果不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目标的轻重缓急和管理手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程度也会变化。目前由于有关部门的重视力度不够,再加上执法难度大,使得农村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首先,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时期,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奔小康问题,往往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其次,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的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照现行的监管体系,有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相互衔接的执法管理网络。再者,农村的环境保障体系仍比较薄弱,广阔的天地成了各类垃圾的天然排放场,“垃圾到处堆,蚊蝇满天飞”的场景在农村并不罕见。有关职能部门在监管或执法时往往力不从心,农村的环境保护难以落实。
4.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导致农业环保支出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意味着资金的投入,许多环保设备十分昂贵,环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种奢侈品。只有随着收入提高,和老百姓手里的钱多了,可以用于环保的资金才会增加。1979年以来,中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所缩小,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被取消,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增长较快。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使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从而导致用于农业环保支出的严重不足。此外,农民负担过重,也导致农民没有环保资金或环保资金有限,难以承担农村环境污染的重任。
5.农民素质偏低。农民素质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农业发展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至关重要。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正相关关系。以科学技术进步为特征的现代环保农业要求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否则就不可能掌握和接受先进的农业无污染技术。目前农民素质和农村智力结构较低,很难适应向农业现代化的转变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6.农村土地制度所形成的制约。1979年开始,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由一家一户来进行。土地仍然属于集体所有,土地所有制性质未变,只是变革了农业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农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它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伟大创造。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主要是大包干承包制缺乏对土地使用权的长期考虑,更缺乏土地使用权继承和有偿转让的规
16
李蓓蓓: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范,致使农民对土地缺乏长期观念,造成土地的滥用、撂荒和肥力下降,更谈不上对农村土地资源的爱护和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三、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
农村环境保护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与稳定,一旦农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污染,农村经济发展就会严重制约。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农村环境污染。
1.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作,涉衣到农村的方方面面,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宣传、教育阵地、运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学校、文艺、广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和法规。不仅要在农村基层干部宣传,而且还要强化广大群众生态和环保意识。同时,还要加大农村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环保教育,加深学生的环境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倡文明生活方式,逐步营造一种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为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为防治农村环境污染奠定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目前,我国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及地方法律,但就整体而言,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很不完善,也缺乏可操作性,此外,在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不少领域,我国还存在着法律上的空白。因此,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督的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3.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第一,在全国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和污染防治示范,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和化肥使用安全管理,制定农药和化肥使用的标准体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二,强化对规模化畜养殖场的综合治理,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鼓励建设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工程,积极发展农村沼气,使畜禽粪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4.加强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防治乡镇企业的污染,就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把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与治理乡镇企业污染结合起来。属于应该淘汰的乡镇企业,要坚决淘汰;属于保留的乡镇企业,一方面要引导它们向工业园区集中,实行乡镇企业污染的集中控制;另一方面,要按照小城镇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技术升级换代,以降低物耗能耗,减少污染排放。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业向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转移。
5.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克服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现象,是解决农村环保资金来源的重要途径。国家必须给农业以适当的支持,逐步缩小和消除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增加对农业和支农产业及机构的投资,使农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大体持平。具体措施包括:
(1)加快价格改革步伐,清除农产品的地区分割,促进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形成。
(2)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促进农资工业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
(3)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形式,对农民负担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保证农民除向土地所有者交租金,对国家纳税以外,免除一切超经济的负担。
(4)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6.深化农业科技改革,推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作用,必须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改善农业科学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真正做到科技兴农。
(1)各级财政要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并由各级制定相应的法律,实施法制化。
(2)深化农业科技改革,凡属于应用科学,应当实行有偿服务。农业科技组织也可以兴办企业,以企业养科研,并且可以通过农业科技组织兴办的企业起到生态农业的带头作用。
7.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加大农村环保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到目前大约还有15%的县级行政区域没有成立环境保护机构,农村环境技术支持体系更是不完善。全国县级环境监测站只有2000个左右,其它技术咨询、服务组织更少。多数乡镇企业只配一名专(兼)职环保员,与较发达地区的乡镇拥有上百家企业,逾几亿甚至几十亿、上百亿工业产值的经济规模相比,更显得疏于管理和服务不到位,
2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因此,要不断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此外,乡镇企业环保的投入少,其每年用于环保的投入仅占GNP 的011%,致使环境污染防治速度远远赶不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速度。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 DP的115%,要使环境改善须达到G DP的21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G DP的115%,这表明我国的环境“透支”已相当严重。因此,应切实加大对环保事业的投入,今后环境治理资金的增长应适当超过当年G DP增幅,以弥补以前投入的相对不足,力争达到G DP水平的2%左右的目标。我国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环保产业发展滞后也有一定关系。所谓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资源利用、信息服务、自然保护开发等活动的总称,是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的技术保证和物质基础。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而且可以通过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入有效启动市场带动经济增长,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提高、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键在于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和指导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各级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国情观、政绩观和法制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1.
[2] 杨勇刚.中国农村人口与环境可持续发展[J].山东科
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3] 周菊香.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
策[J].经济问题,2001(7).
[4] 曹新.中国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攀登,2001
(2).
[5] 刘春华.持续农业发展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1
(1).
[6] 沈梅,唐嘉义.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
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2(5).
[7] 有效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访国家环保总局自然
司杨朝飞[N].中国环境报,2002-03-05.
[8] 曾国宁.福建农村污染问题分析及治理对策[J].福建
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
[9] 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J].湖
南商学院学报,2001(6).
R easons for Rural Environmontal Pollution and Analysis of Countermeasures
L I Pei2pei
(The Department of Economics,Xi’an Institute of Finance of Econmics,Xi’an71006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2 ous,especiall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While much emphasis has been put on urban environment,rural environment is comparatively in weak protection,and degenerates into bad conditions.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ural pollution,the essay explores the reasons and put is forward some sugges2 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 ey w ords: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al administering
(责任编辑、校对:李勤)
36
李蓓蓓: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