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_溶液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2:00:10
文档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_溶液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单元即时练基础过关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剂可以是水、酒精、汽油等多种物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答案:D2.(2010江苏徐州,12)2010年2月5日,徐州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
推荐度:
导读单元即时练基础过关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剂可以是水、酒精、汽油等多种物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答案:D2.(2010江苏徐州,12)2010年2月5日,徐州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
单元即时练

基础过关

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溶剂一定是水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剂可以是水、酒精、汽油等多种物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答案:D

2.(2010江苏徐州,12) 2010年2月5日,徐州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    )

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                             B.盐水的沸点较高

C.盐水的凝固点较高                             D.盐与雪发生反应

答案:A

3.(2010甘肃嘉峪关,17) 将100 g KNO3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图表示的是(    )

解析:随着水分的蒸发,KNO3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来越大。当达到饱和时就不再变化了。

答案:D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石灰石                 B.汽油                C.纯碱               D.面粉

答案:C

5.t ℃时,向一支盛有0.1 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 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 g                      B.溶液是t ℃时的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解析: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A、C、D都错。

答案:B

6.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解析:仰视读数水的量取小了;用蒸馏水润洗等于稀释了溶液;氯化钠晶体不纯,食盐的量取少了。这些情况都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

答案:D

7.(2010湖北黄冈,6)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机械动力搅拌得到食盐

C.利用阳光和风力将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D.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答案:C

8.把铁片分别放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Al2(SO4)3                B.CuSO4              C.H2SO4            D.AgNO3

答案:C

9.(2010江苏苏州,12) 已知20 ℃时钾的溶解度为31.6 g。在该温度下将20 g钾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    )

A.24.0%                  B.28.6%              C.31.6%             D.40.0%

解析: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但题目中并没有直接告诉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分析知:将20 g钾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是20 ℃ 钾的饱和溶液,又知20 ℃钾的溶解度为31.6 g,所以便可以用20 ℃钾的溶解度除以100 g与钾的溶解度之和。

答案:B

10.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入一定质量的钾晶体                     B.加入少量饱和的钾溶液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解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变化,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改变。

答案:C

11.(2010湖北荆州,12)已知某物质在20 ℃和40 ℃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0 g和40 g。某温度下,将5 g该物质加到20 g水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0 ℃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 g

B.40 ℃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C.不管什么温度下,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20%

D.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根据题意,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质溶于水时只有溶解在水中的部分才能算是溶质,未溶解的部分不是溶质。

答案:D

12.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解析: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答案:C

13.160 g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与100 g质量分数为50%的NaNO3溶液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28%                    B.25%                 C.27.5%                D.50%

答案:D

14.(2010广西柳州,14) 20 ℃时,将25 g氯化钠和25 g钾分别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两种物质的溶液。根据下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在20 ℃时都是饱和溶液

B.两种物质在20 ℃时溶解度相同

C.降温到10 ℃时,氯化钠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升温到30 ℃时,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析:由图示可知升温到30 ℃时,两种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1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解析: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是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钙,与物质溶解性无关。

答案:B

能力提升

16.下图所示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解析:A、B、C 都属于混合物的分离。

答案:D

17.甲醇的化学式为CH4O,某甲醇溶液中甲醇所含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                  B.50%               C.47.1%               D.无法判断

解析:分子或原子个数要换算成质量,必须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C

18.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x g 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升温时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

解析: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升温可溶解更多的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A

19.(2010重庆).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答案:溶解  过滤  蒸发结晶  玻璃棒

创新应用

20.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完成下列问题:

(1)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 ________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60 ℃时,将80 g 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1)小于  (2)40  (3)37.5%

21.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标签残缺(如图1所示)的溶液。为了测定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25 g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请计算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图1                     图2

解析:由题目图示可知4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与25 g该溶液完全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MgSO4的质量为x,

2NaOH+MgSO4====Na2SO4+Mg(OH)2↓

80      120

40 g×10%=4 gx

解得:x=6 g

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 g/25 g×100%=24%。

答案:24%

22.炎热的夏天你想喝自制的汽水吗?小雨同学为你提供了“七喜”汽水成分表(见下图)。

(1)根据“七喜”汽水的成分表,分析自制汽水所需的原料是:白砂糖、果汁、食用香料、________和________。

(2)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请你对该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完成下表:

猜想与假设验证方法及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汽水的成分可由图示直接得出。根据CO2的性质去设计,实验探究、方法、现象、结论要写完整。

答案:(1)柠檬酸  小苏打(或碳酸氢钠)

(2)

猜想与假设验证方法及操作观察到的现象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把汽水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23.在某一恒定温度,W g氯化钠溶液蒸发掉10 g水或加入3.6 g氯化钠均可使之成为饱和溶液,求该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解析:假想可以将该溶液分成如图示的两部分,一部分是10 g水,另一部分是恰为饱和溶液(W g-10 g)。

可见加入3.6 g氯化钠恰好和10 g水形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

S=(3.6 g/10 g)×100 g=36 g

答案:36 g

24.在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200 g中,滴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 g,恰好完全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得到的沉淀与所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问:

(1)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将容器中的溶液在t ℃时恒温蒸发27克水后,恰好达到饱和,计算t ℃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析:由图示可知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50 g。反应后最终得到的溶液是硫酸钠的水溶液。生成硫酸钠的质量可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算出。溶液的质量不包括沉淀的质量。

答案:(1)50

(2)氢氧化钠与硫酸和硫酸铜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71 g,

    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00+100-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27 g水,

    氢氧化铜的质量为:50 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24.5 g,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1 g/(200 g+100 g-24.5 g-27 g)×100%=28.6%。

文档

2011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第九单元_溶液测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单元即时练基础过关1.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剂可以是水、酒精、汽油等多种物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物质。答案:D2.(2010江苏徐州,12)2010年2月5日,徐州市普降大雪,为确保道路的畅通,有关部门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其原因是()A.盐水的凝固点较低B.盐水的沸点较高C.盐水的凝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